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走进溪口蒋氏居正邪褒贬寻真谛 |
[游记]走进溪口蒋氏居正邪褒贬寻真谛 |
2008-05-22 sina.com.cn |
武岭路三里长街,属于蒋公祖居地,丰镐房、蒋氏宗祠都离的不远,我们来到丰镐房,这是蒋公发达后扩建的宅子,进了门“报本堂”几个大字跃入眼中,是国民党元老吴敬恒手书;两面楹联:报本尊亲是谓至德要道,光前浴后所望孝子顺孙。系沙孟海所撰,蒋公手书。听工作人员讲,溪口解放前夕,毛泽东亲自告诫:不要破坏蒋介石住宅祠堂等建筑,所以这里保护的很好。漫步各个房间,能感受得到蒋氏一家人的生活气息:这里的西厢由蒋公原配夫人毛氏居住,东厢则是宋夫人住所,西厢旁边独立的两层小楼是蒋母王采玉旧居。蒋公把毛氏和宋夫人关系处理的还是不错,虽然蒋公为了娶美龄和结发妻子离了婚,可毛氏仍以蒋母干女儿的身份住在丰镐房,每当得知蒋公还乡,总是把房间收拾的干净利索,做几手他最爱吃的菜,是个特别贤惠的女人,看照片也是端庄富态,她比蒋公大5岁,20岁嫁到蒋家,当时小丈夫才15岁,说到结婚那天,小丈夫调皮玩耍,最后累睡被妈妈抱进洞房的情景,我禁不住的开怀大笑。 蒋母一生信佛,她的儿子中正和媳妇妻子毛氏及其子孙也是如此,蒋公不但承母信仰,而且极为孝顺,可以说对母亲言听计从,生前是这样,就是母亲去世后,有一次在梦中因为税的什么事指责了儿子,蒋公也不敢怠慢,马上免除了家乡人的税款,至今流传着他的这些故事。我想,撇开政治因素,仅就为人为子,蒋公也是让人尊敬的。一家人信佛的几个小故事听了以后也是蛮有兴趣:那年毛氏到庙里为儿子经国求签:上面写着:秀才出门,状元回家。当时不解其意。事隔不久,中正的哥哥蒋介卿病故,而蒋经国携妻儿回家,蒋介卿就是个秀才,正应了签中之意。蒋公也是只要回老家,必要到庙里烧香叩拜,49年他下野回溪口,抽了个下下签:蜻蜓飞舞力已尽,碰见蛛网更伤心,未知明白怎了解?客居他乡过光阴。当时就脸色发白,自叹道:大势去也!就是这样神奇,就是这样灵验,你信不信? 丰镐房还流传着蒋公的一段佳话:那是北伐胜利以后,蒋公做了南京政府主席,衣锦荣归。想翻新扩建一下老宅,为此征用了周围25户房子,当然也是给足了赔偿,为此有24户同姓族人都搬走了,只剩一户周家未搬,他和蒋公从小一起长大,对前来商量的人说:瑞元(瑞元是蒋介石的小名)“看上了我的房子?让他自己来讲。”老蒋知道这邻居的脾气,带话回来:“周家不想搬,不要勉强”。直到现在蒋家大院独缺一角,我转过去看了看,那里有一“周顺房千层饼店”,当时我想起了物权法,咱们这些钉子户算什么呀,要说周家----最牛! 丰镐房门口清清的剡溪水让我陶醉,丰厚的历史文化更让我不舍离开,旁边有不少店铺,门面上随时可见“蒋家多少代多少代店铺等字样的招牌,在离开这条街到小洋房以前,我到蒋家第三十二代店铺去观看了去年蒋经国后代回家探亲的照片,还买了两包苔芝斋的千层饼,这也是蒋公最喜欢吃的。又找了一家小店品稍作休息,品尝了特色臭豆腐,在这里,我和朴实憨厚的三轮师傅告了别,又请了一位小姑娘担任我下一步的导游。 沿着石阶来到文昌阁,虽然蒋公改建后称它为“乐亭”可当地人还是习惯称这里为文昌阁,明显感觉出这里的洋味,首先两层小楼,水泥栏杆,完全没有那些老宅土里土气的感觉,我想在当时,应该算是很时髦的建筑了。文昌阁是蒋公和夫人美龄的别墅,小洋房是蒋经国和妻子方良的别墅,环境依山傍水,风景怡人,特别是那座小桥,小巧精美,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放眼望去,有山,有水,有亭,有林荫道,有鸟戏声,别有一番风情,确实是观景垂钓的好地方,虽然不是旅游旺季,这里也是挤满了照相的游人。我也跟着屋里陈列的照片,沿着蒋家父子两代人的生活足迹.心随着历史的潮汐,时涨时落,时悲时喜.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f732bf010008m0.html34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