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溪口之旅(上) 宁波之旅 |
[游记]溪口之旅(上) 宁波之旅 |
2008-05-22 sina.com.cn |
溪口之旅(上)-- 张学良幽禁地、妙高台--宁波之旅 2007-09-28 15:02:16 大中小 标签:旅行/见闻旅行宁波奉化/溪口张学良幽禁地妙高台雪窦山 妙高台迎客松 溪口历史 溪口历史悠久,被称为“千年古镇”。据清乾隆<奉化县志>志载,早在唐代贞元中(794前后),“右相樊泽致仕卜居...樊氏子孙世居此焉。”樊泽就是今溪口镇少堤村樊姓的始祖。宁监察御史樊良忠因与丞相王安石不合,弃官归里,陷居溪口。至宋景德五年(1006)溪口建村。据宋宝庆年间统计,人中口已近八千。南宋丞相魏杞奉孝宗命出使金国,不辱使命,成为一时重臣,淳熙十一年(1184)去世。他是安徽寿县人,却选择溪口飞凤山安葬,可见宋时溪口在外地已颇有名气。1902年重修的<光绪奉化县志>中,溪口已列为镇,在现有资料中,这是溪口称镇的最早记载。 此后,溪口称乡镇,变更多次,民国8年(1919)正式成为行政镇,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又曾一度改乡,1951年起,一直称镇至今。 民国时期,特别是蒋介石三次下野期间,溪口一度成为国民党指挥中心,南京与溪口之间军政要员频频往返,溪口镇上车水马龙,冠盖如云,在民国史上曾经产生过很大影响。 1949年5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21军61师进驻溪口,溪口解放。 毛泽东主席指示“在占领奉化时,要告诫部队,不要破坏蒋介石的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筑物。” “文革”期间,在“左”的思潮和无政府主义的影响下,溪口的历史文物遭到了一些破坏。 地方特产 溪口千层饼、奉化芋艿头、奉化水蜜桃,俗称奉化三宝。 2007年9月24日,托妈咪同学的儿子的福,再次来到溪口游玩。和上次路线不一样,从山上到山下,照了不少照片。不过天气是相当的热阿,快把我晒化了。 第一个目的地是张学良幽禁地。张学良将军第一幽禁地--雪窦山招待所(中旅社旧址)位于雪窦寺西侧山坡,1934年上海中国旅行社投资,建造青砖黛瓦平房1幢,面积438平方米,客房6间,餐厅1个。是年6月开业。1937年1月13日,张学良由戴笠“护送”到溪口。24日,与副官、护士等随从住此,夫人于凤至、秘书赵一荻护准轮流陪伴。2月17日张学良给杨虎城及东北军将领写信,勉励他们“为国努力杀敌,为东北雪耻复土,一切以国家民族为重,勿以学良个人为念”。9月22日,招待所失火被焚,移住雪窦寺,24日离此去安徽黄山。其间张私人出资500英镑,于西坑水枧岩布附近丛林中,建成三开间粉墙小楼1幢,离开时赠与雪窦寺方丈,1946年倒塌。时人有“梵宫小涧西,少帅昔幽等栖。观瀑峭崖挂,听禽深树啼”吟咏。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e8c17901000ate.html29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