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丽江,金沙江峡谷梓里—太极徒步

[游记]丽江,金沙江峡谷梓里—太极徒步

2007-08-04    yododo.com

0
好评

丽江,金沙江峡谷梓里—太极徒步

贡献者:顿河青鸟相关景区:丽江 云南

(原文链接)

收藏此攻略

本攻略价值 [
觉得有用: 0 人 |
觉得没用: 0 人 ]

梓里--太极,滇西北沿金沙江峡谷的又一条徒步线路。

为什么要徒步?没公路没车,却又想走走别人不易走的路,看看别人看不到的风光,就只有一个办法--徒步。其实“徒步”是近些年开始流行的一个时髦词语,如果我回家对我老爸说,在山沟里长大的我老爸肯定不以为然:什么徒步,不就是爬山嘛。

在滇西北,虎跳峡的徒步、宝山石头城--永宁(泸沽湖)的徒步也都是金沙江峡谷的徒步。而梓里和太极,两个相距约七八十公里的江边村落,将我此次沿金沙江徒步的又一条新路线连接了起来。
即使在外人(游客模样的外人)中,梓里--太极的徒步我也不是第一个。至少我也是听说有人走过这条路,才一直想着要走一趟看看--想了已经有一年多了。
几乎找不到有关这线路的任何徒步资料,也没听任何人说曾实际走过全程。所以出发前,我脑子里只有地图上的几个地名:梓里、太极、永安、秀美……一起出发的还有一个老朋友老猪(48岁)和一个小朋友小J(23岁),共三人。

我就流水帐般做个吃住行记录吧,以便也有计划徒步这路线的驴友有个参考。

第一天(5月25日):丽江—金安桥—梓里—永安—下永华

懒懒的,想着到哪里算哪里,三人起床并不早。丽江—永胜班车半小时一趟,多的很,票只需买到金安桥,票价每人8元。
凭经验,走的是金沙江河谷,炎热,衣服不必多,所以衣着就是快干衬衣、背心、可脱卸快干裤、厚袜子、登山鞋、遮阳帽。每人一个小背囊,装的都只是要换洗的内衣裤、头灯、一大瓶水、两三块压缩饼干;怕途中下雨,我包里还塞进了冲锋衣,当然还有两套相机。

11:30的班车从丽江出发,行去永胜方向的公路约50公里,约一个半小时,抵横跨金沙江上的金安桥,海拔也从丽江的2400米降为1450米。
金安桥是一座建于七十年代初的钢筋混凝土公路桥。在这桥修建以前,永胜宁蒗等地人想去地区行署所在地丽江,必须先坐车到下关,再从下关走214国道抵达丽江,需时两天。现在的金安桥也是游人从攀枝花到丽江的必经之地。
从桥东离开公路折向南,江边有一条坑洼的土石路,相必就是去梓里的路了。可没有任何车辆可搭可租。一打听,说等等看吧,应该有农用车。等到啥时候呀,三人还是决定走吧,途中有车就招手搭了。结果这一走,就走到了10公里外的梓里。

13:20开始步行。河谷炎热,简易公路也越绕越高。超近路,攀山径,穿过路上的第一个村子高美村(1620米),已是到梓里的一半路程。再继续前行,绕过两个山岗,梓里村就在眼前了。此时却有拉货的车路过——还搭它干吗,我们都已经到达了。
15:50,一行三人抵达梓里(1850米)。休息,午餐——每人一碗鸡蛋面而已。
梓里号称古镇,粗略一观,我可不觉得有多少古老的东东。普普通通的村子,沿大路(也算是街了)几间简易的铺子开着门,售卖着日常百货,也有着两三家小吃店。
也许是没赶上“街市”。梓里村每月逢1、逢6日为集日,这是个多民族相融合的集市,从街边搭设的长长的空货架来看,临街市日,想必是喧哗闹热,绵延近千米。

金沙江在村子的脚下蜿蜒。梓里村西公路边有一条古驿道,顺江坡盘旋而下至江边,近一小时,可到梓里桥,当地人叫“金龙桥”。
如果说塔城铁桥曾经是万里长江上建造最早的铁桥,那么,这座金沙江上的铁链桥,则是万里长江上现存最古(建于清代)并仍被使用的一座铁链桥。
有资料称,这个桥由18根粗大铁链悬系两岸,上铺木板,每根铁链都是由500余只大铁环扣成,每只铁环重达4公斤多。据说建桥时,每匹骡子只能驮6只铁环,铁环全部驮到江边后,再用炉火加热并手工煅成大铁链。对于一个偏远之地,这个工程非常浩大。
梓里到金龙桥需徒步来回,两地海拔落差约400米。想着来回一趟起码需要两个多小时,我们只好远远地眺望一下这古桥了。

简易公路还可以通到永安。但是仍然没有车可搭。16:30,三人又继续出发徒步区永安。
梓里到永安七公里。路较平坦,缓缓上升——这平坦只是相对于步行,如果你租小车走在这路上,相信司机会要求你加钱了,坎坷的很。一个半小时后,我们抵达了永安(1950米)。

永安,和梓里一样,永胜县大安乡的一个村子。公路到这里就结束了。太阳已经挂在西边的山梁上。前方的路况一无所知,三人琢磨着继续走还是就在永安找住宿。
路遇一个小卖部,实在也没什么东西卖,一人一瓶啤酒解渴吧,随便也就向店主打探前方的路了。
休息了半个小时,还是决定乘着天黑前的近两小时继续行走,到7公里远的下一个村子再入住。

18:30出发,窜村走坝,翻山越岭,终于在两个小时后抵达了下永华村。正好天色已暗。
住哪家呢?三人又发愁。想通常村长家条件不错,我决定就找村长家住去!在村人的指点下,拐弯抹角终于寻到了和村长家。说明来意,想借宿一晚,当然,付钱的。
村长也客气,满口答应。我也就不客气了,试探着说还没吃饭,想弄个鸡吃吃。谁知村长说正好杀了鸡已经在炖着了。原来这几天正农忙,加上当天正是周末,村长那在乡里念初中的一对儿女也回了家,准备着丰盛的晚餐呢。
围着火塘,喝着村长家自酿的白酒,吃着丰盛的菜肴(其实仍然是简单的,共7、8个人,就炖鸡、白菜炒腊肉、炒鸡蛋三大盆菜),主食是米饭和粑粑一起上。
酒足饭饱,“洗洗睡吧”。村长带我们三人到房间,不错,每人有一张床。走了大半天的路,三人随即入梦了。

第二天:下永华--秀美--大岩湾--安静

7:40起床。早餐是永胜油茶、苦荞粑粑,我还吃了点米饭和昨晚的剩菜。
山里人不好意思谈论钱,我也不用问多少多少,掏出100元交给村长夫人--一个勤快的纳西妇女,必然又是推搡一番才收下。(三人100元是足够了的,我是这样算的:住宿每人10元;晚餐有鸡有腊肉,三人算50元吧;早餐就算每人3、5元了)

8:40,带上两个粑粑,三人告别村长家,踏上了第二天的行程。
无穷无尽的山路,一个又一个的小村落。正是农忙季节,梯田里有村民在犁田插秧,所以倒是很方便问路。三人爬坡越岗,走走歇歇,9:40过此趟路线的最高点(2450米),10:00过老马甸村,下一个河谷(2100米),10:40又爬上阿罗甸村(2300米),11:30又翻越一山岗(2390米),远眺到的就是秀美村了。

秀美是个大村,平均海拔约2350米,已经是永胜县团街乡的辖地了。原打算在秀美村找个农家用午餐或找个小买部泡碗方便面,可是因为农忙,四周的山上田间身影绰绰,可家家却几乎没人。没办法,三人在村旁路边掏出携带的粑粑压缩饼干就着凉水权当午餐。
12:30,离开秀美,又是一个接一个的山岗沟谷,13:30前后过陶家村、落脚村,14:30经过大坪子村,15:30经大岩湾,17:30过北面子村;接着山路渐渐下行,19:30,抵达了板桥乡境内的安静村(1880米)。

连续徒步了11个小时,因为没有向导,有时候走岔了道,等到前路已尽又不得不返回重新找路,所以三人已经筋疲力尽,在安静村的一个小卖部前,懒着就不想再前行。天又渐晚,向路人打听接下去的路,说法却又不尽相同,于是决定就在安静村投宿吧,弄明白接下去的路明天再行。

还是前一天的老办法,找村长家投宿。天黑尽的时候找进了村长杨东强家,忙了一天农活的村长夫妻俩已吃毕晚餐准备休息。一见我们远道而来,又是杀鸡生火塘做饭,村长夫人还去小卖部专门卖来了“火爆”酒(滇西北一带正流行的一种低价高度白酒)。还是三个菜:炖鸡、炒蜡肉,炒鸡蛋。饿极了的三人狼吞虎咽,实在是美味啊。
杨村长家的条件比前一天和村长家要差一些。我们三人只有两张单人床。可真犯难了,有两个人必须合睡一张单人床,但是两个大男人合睡一头,肯定别扭;一人一头,对方的脚就在自己头边,尽管睡前洗了脚,但长时间的徒步每人的脚仍然奇臭,何况还在头边!无奈归无奈,我和老猪还是不得不合睡一床。天气热,黑暗里蚊子嗡嗡飞舞着,不时地在裸露的胳膊腿上咬上一口。但是我和老猪还是很快睡着了。

第三天:安静—江东—嘉禾—太极

七点多起床,早餐是昨晚的剩饭剩菜,热一下吃了。还是付给村长夫人100元钱(三人),接着就打算出发。
昨晚向杨村长一番认真探听,终于弄明白接下来该怎么走了。去嘉禾太极有两条路,一是向东去,一个多小时后到板桥老街(板桥分老街和新城,新城即板桥乡政府所在地,老街距新城又是一两个小时的山路),折向南走山路可抵金沙江边的嘉禾;另一条路是走西南方向先抵金沙江边,到江东村,再沿东南走向的金沙江也可抵嘉禾。
两条路,走江东村的路程要远一些,但好处是到江东后可摆渡过金沙江对岸的鹤庆县中江镇,中江就有班车可去鹤庆县城,或可坐班车直接抵达太极村江对岸的下河米村,在下河米村摆渡又可到太极,这样就可少徒步约20公里的路。杨村长竭力推荐走东江的路,因为东江村有他的堂哥,中午我们可在他堂哥家休息午餐。小J也喜欢走这路线,连走两天的小J已经有点不胜体力,巴不得快快有车可坐。
于是,三人决定走绕经江东村的路。8:00,热心的杨村长引领我们走下山道。一路都是下坡了,9:20抵大堂村(1600米),9:50过小庄河村(1400米),小庄河从东向西流入金沙江,跨过这山间溪流上的一座石桥,就进入了鹤庆县的地盘。

金沙江奔流而来穿越滇地,一直是云南不同县市的天然分界线,可是在这里,永胜县和鹤庆县的辖地有了出入。据说这是历史上的土地买卖所造成的——鹤庆人来到永胜买得土地。所以即使我们一直行走在金沙江的这一边,却还是走入了大理州鹤庆县的地界。前方将抵达的江东村,也是鹤庆中江镇的江东村。
金沙江滔滔南去,我们终于又走在了金沙江河谷的小路上。村舍连绵,汽车拖拉机的轰鸣远远传来,前方江对岸的中江镇高楼林立,感觉终于回到了“发达地区”。江边路窄却再已没有起伏,但河谷的气温炎热难耐,好在溪水就在身旁流淌,江水伸手可及。老猪和小J已越走越慢,我在前面探路,有岔路时我只好在路边等候,竟然等他们一个小时才又汇合。终于在12:30抵达了江东村(1400米)。
在村人的指点下,我们找到了杨村长的堂哥家。休息,喝茶,热情的杨大哥欲张罗午餐,我忙制止,称能有几个粑粑带上就可。打听对岸中江镇是否还有去金沙江下游方向的班车,答已是过了12点,所有班车都没了;而且正值“非D”时期,对岸有管理人员镇守渡口,我们登上渡船怕是也上不了对岸。
一江隔两岸,明显的生活交通条件就不同。尽管两岸都已是村舍不断,对岸鹤庆地界却有沿江公路相连,班车可直通下关、鹤庆、永胜等地;而这边丽江永胜境内,公路都还没有,更没有车可搭。
无奈,我们仍必须徒步行走,小J也死了坐车的心。半个小时后,我们辞别杨大哥又继续上路。

接下来的路程,是我们三天里最艰苦的旅途了。
炎热的河谷犹如酷暑,正值午时,太阳在空中一无遮拦地照在江边田埂沙滩。除了庄稼地,河谷植被稀少,几乎没有高大的树木,没有可躲荫凉的地方。路是真正的“马路”——只有骡马才走的路,路面遍布石砾,高低不平,路两旁低矮的荆棘灌木时不时在我们裸露的胳臂和腿上留下一道道红印或丝丝血迹。
小J已经走不动了,原因是昨晚因为蚊子叮咬一夜没睡好,说是真想躺下来睡一觉。老猪的一双脚掌都已磨起了水泡,走得一瘸一拐。我也麻烦多多,两个肩膀因为前两天的裸露爆晒而黑紫一片,背囊背带勒在上面,钻心的疼,登山鞋终于因我对他五年来的野蛮使用而报复我了,一只鞋的脚尖部位张开了大大的口子,走在这样的“马路”上,沙石总是灌进鞋里,一两百米的路我不得不脱下来倒一下。
实在不行了,坐在灌木丛下躲着太阳,喝点水吃点干粮并休息片刻。一丝风都没有,金沙江河谷的美丽风光都已无心欣赏,倒是黄黄的江水引得我们真想下去好好泡泡解暑。在一个平静的河湾,老猪还真决定下水了,但想想还有很多路要走,下水游泳耽搁时间更消耗体力,我还是阻止了他。
喘不过气来的闷热,烧烤般的的阳光,疲惫不堪,却又是一段陡坡要爬。就在三人饮水已尽,快要中暑晕厥的时候,陡坡的终点终于是一个叫何家坪的村落。蹒跚着找进一户路边人家,三人拼命喝水、灌水,洗脸,好在村民的凉水是从山沟里引来家中的,不花钱;然后不顾礼貌几乎是躺在凉爽的泥地上边休息边和男主人聊天。
休息半个多小时,谢过户主,又继续出发。村里有人售卖着自制的冰棍,三毛钱一根的冰棍我们每人两根边走边吃着,那幸福呀。

何家坪村又是永胜的地界了。接下来的路已被村人叫做公路,其实也只是可开拖拉机那般宽度,坑坑洼洼的也不可能有车可出入,所以根本就没任何车辆。好在走起来已经舒服多了。阳光依然灼热,偶尔见一路边大树也会让我们无比兴奋——又可以躲个荫凉了。我估计阳光下地表温度会有50多度,小J出主意让我将表放在阳光下的路上测一下嘛,我可不干!我怕把我的表也晒爆了。
偶尔有片云挡住了太阳,三人又抓紧时间赶路,好景不长,太阳马上又钻出了云朵,又不得不找块石岩躲荫。就这样走走躲躲,终于在17:00抵达了太极乡的嘉禾村(1470米)。

嘉禾是金沙江边一个很大的村子,已有着较平坦的公路通向太极——还有约14公里。但当得知嘉禾去太极还是没车可搭时,小J几乎崩溃了,瘫坐在村边小卖部的门口,三人喝着啃着三天来唯一可见到的饮料(可是健力宝哎)和火腿肠(还是鸡肉火腿肠哎),疲惫至极的小J硬是不想再走了,叹着气说:要有车多好啊!
于是,我在村子里跑来跑去打听是否有车租。村里有着几辆农用车,可是正值农忙,有的车在田地里,有的驾驶员不在家,所以就是找不到车可租。
但是,我们当晚应该抵达太极的呀。太极是个乡,就有旅店可洗澡有饭馆可点菜,一大早有班车可通永胜。如果今晚入住在嘉禾,明天就不可能赶回到丽江了。于是,还是说服小J继续走太极吧——就2、3个小时,慢慢走无所谓,黄昏没太阳了不会热,公路好走入夜也不会迷路,晚上虽没月亮(农历四月下旬)但我们都有头灯,如果真有便车路上也可搭车。

一个半小时的休息后,小J恢复了体力,终于同意继续行路。18:30,夕阳西斜,三人又踏上了路途。
好运也来了。仅仅走了十几分钟,一辆东风大卡车从我们身后隆隆驶来。看我们狂招手,司机笑着说,上来吧!车上装着化肥和收购来的芭蕉,三人站在货厢里,又幸福地眺望起金沙江河谷的黄昏了。
更巧的是,司机在太极还开着一家旅店。我们免去了到太极还要找旅店的麻烦,直接在司机家门口下车,干净整洁灯光明亮的房间,门已经为我们敞开着……
19:30,我们终于抵达了此次徒步的终点—太极。此时,太极村和金沙江河谷正暮色苍茫。

第四天:太极—涛源—旗纳—程海--永胜—金安桥--丽江

太极是永胜县太极乡,乡府所在地就是太极村。
太极最奇特的景致,是它如鬼斧神工般的地形。站在村东的山坡上,可见金沙江水在此绕了个大大的S,半弧江水就宛似太极图上半区的“阴鱼”,江心刚好有块天然黑礁石,奇巧的正点在“鱼眼”位置;而顺江势建的太极村,村形恰如太极图下半区的“阳鱼”,村里一个大水潭又正好在“鱼眼”处。所以这也是太极村村名的由来。
可村里一个小伙子对“太极”一名不是这样理解的。小伙子说:一直来这里的年轻人结婚很早,大姑娘十六七岁就嫁人,过20岁未婚的几乎就没了,使得还未娶亲的小伙子们太多埋怨,都怪姑娘们“太急了!太急了!”,慢慢的,这里就被叫成了“太极”。我怀疑小伙子还没找到对象吧?一问,果然是!

每天上午太极有四趟班车通往永胜方向,但不到永胜,只是到半路的旗纳镇,而地处交通要道的旗纳几乎每15分钟就有一趟开往永胜的班车。
睡前三人商定了乘坐9:00的最后一班车离开太极。可我还是在七点不到就起床了,我要爬爬村子附近的山岭俯瞰一下这“太极图”。在旅馆店主(司机)的指点下,我登上了村东的一座小山。朝阳下的金沙江从右向左果然走了一个大大的“S”,又径向南去。但是这山不够高,我没能看到我想象中的“八卦图”,如果有整天时间的话,我会爬上江边另一座约一千多米高的山顶,在那看金沙江想该有多壮观啊。可是,近9时了,我不得不下山去坐班车了。
同样还有一桩遗憾的事是,因为正值金沙江禁鱼期,在太极我们没能吃到江鱼。

公路沿着金沙江蜿蜒前行。约40公里后经过的是金江。金江曾是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通川要津,历史上著名的渡口和重镇,直到建国后这里建了公路桥,古渡口才黯然消亡,但“古渡晚霞”至今仍是金沙江上的胜景之一。
在太极村前后到金江的金沙江江面上,最重要的景观就是壮观的淘金场。这个古老的金场,现在已全是机械化的采金船在工作。置身在有着数十上百条淘金船的江面,看着正被采淘的神奇江沙,你顿然就能明白金沙江之名因何而来。雨季将要来临,淘金船正乘着这最后的水浅季节忙碌着。

过金江就是涛源乡。这里每天也都有若干趟去永胜和一趟去丽江的班车。出涛源,我们乘坐的班车就已行驶在下关—永胜—宁蒗的省道公路上了。12:00,车到旗纳镇,换乘停在路边去永胜的班车,过程海,两个小时后(14:00),车抵永胜县城。
路过的程海是著名的螺旋藻基地,也是永胜境内最大的湖泊。公路沿着程海湖东的山岭盘旋上升,俯瞰浩淼的程海,清澈蔚蓝,又是一番景致。

14:30,一行三人又乘坐去丽江的班车,一路经过广阔的永胜坝子,驶过金沙江峡谷,越过三天前我们徒步的起点金安桥,17:30车终抵丽江。

四天徒步旅行的流水帐,到此终于结束了——对了,此趟行程,全部费用分摊后每人139元。

该徒步路线的有关信息补充和提醒:
1.有班车的路段:
丽江到金安桥,坐丽江--永胜的班车就行,平均每半小时一班,车票只需买到金安桥,票价每人8元,车程1.5小时;
太极到旗纳,每天上午6、7、8、9点四趟班车,票价13元,车程约3个小时;
旗纳到永胜,约每20分钟一班车,票价10元,车程约2小时;
永胜到丽江,每半小时一班车,票价16.5元,车程3小时;
另外,丽江--涛源之间(过永胜)每天有一班车,时间票价不详。
2.通简易公路但没班车的路段,运气好可搭车或租车,没有车就只有徒步:
金安桥—梓里,约10公里;
梓里—永安,约7公里;
嘉禾—太极,约13公里。
3.全程我们用了三天徒步,一天坐车。但估计较多驴友难有这样的速度,建议徒步时间用四到五天,最后一天坐车。每天行程分别是:
D1,丽江--金安桥--高美--梓里--永安,宿永安;
D2,永安--下永华--老马甸--阿罗甸--秀美,宿秀美;
D3,秀美--大坪子--安静--板桥老街,宿板桥老街;
D4,板桥老街--赖皮村--嘉禾,宿嘉禾(到嘉禾后如果有车搭,一个小时就可到太极,宿太极,这样就不需要D5了);
D5,嘉禾--太极,宿太极;太极风光和吃住条件俱好,多逗留片刻很值得(如果是搭车嘉禾--太极,到太极还早,如想继续前行并且有车搭或租,也可前往金江,夜宿涛源乡,涛源条件也不错)
D6,坐车太极--旗纳,换车旗纳--永胜,换车永胜--丽江(如果D5宿在涛源,可直接坐车涛源--永胜--丽江)。
4.还可以有其它线路,如果在D3体力已不能胜任,当晚就不必抵板桥老街,在锦江行政村的安静村投宿;D4过小庄河桥去江东村,摆渡到对岸的中江镇,就有班车可去鹤庆、下关、永胜或太极对岸的下河米村(又可从下河米摆渡到太极)等地。
5.除了梓里、太极两地有简单的旅店、餐馆和商店,这一路上经过的大小村子除了小卖部,不会有旅店餐馆,需要找农家投宿搭伙;有的村子不通电不通电话(中国电信的手机基本有弱信号),更不可能有洗澡的地方。所以要有心理准备(没有虎跳峡那么舒服)。
6.这线路走山岭河谷,沿途可见核桃林、香蕉树、橄榄园等河谷风光;永安、秀美、板桥、嘉禾等一路上大小村子都是纳西族、白族、彝族、傈僳族、苗族和汉族杂居的村子,有着古朴而浓郁的民族风情;路上遇不到任何游人,翻山越沟沿江穿林,更可体验到原始的乐趣,嘉禾去太极一路的河谷更是美不胜收。至于有些资料上提到的秀美 “木楼梯”古栈道、“猴子坡”危岩绿林、板桥的“腊古洞”奇特榕树,我不知道在哪里,我也没兴趣去看这些。
7.河谷气候炎热,5月里半夜都只需短裤T恤,白天更是酷暑,所以投宿地必有蚊子。有必要的话请带上驱蚊水和防晒霜。
8.水罐必须是大容量的,很多时候沿路没水,偶尔遇山涧飞瀑或村舍民居,就可多多装水了。村民家中唯一你可放心使用不必节约的是水,因为是将山泉引来家中,不用也在白白地流着。
9.一双舒适而牢固的鞋是必须的,衣物携带越少越好--你永远只是穿T恤在行路。金沙江就是徒步的路标,但对于山路辨别能力较差的驴友,为不走冤枉路,尽量找个向导。
10.肯定能吃到土鸡,但通常也只有土鸡这道菜了,做法也永远一样,火塘上架个锅,将鸡肉内脏腊肉一古脑儿放入用水炖,其实无论怎么做都美味无比。永胜油茶值得品尝,在小陶罐里放入各种配料和水,放入火塘煨成,然后倒到碗里喝,这边又加水入陶罐,边煨边喝,循环往复,有如泸沽湖边摩梭人的苦茶。在嘉禾太极等临江村子,如果不是金沙江禁渔期,你可以品尝倒鲜美的江鱼,不会是丽江树底桥、中甸桥头、德钦奔子栏餐馆里那般七八十上百元一斤的价格的。
10.食宿的计算通常是:住宿每人10元,早餐3—5元,一只鸡约30—40元,其它腊肉或有酒等再适当算一些。朴实的村民都羞于说价钱,驴友可这样计算付费。好几次不同的徒步途中,这样的食宿通常是三人四人的话我递上100元,两人的话给60—80元(晚餐、早餐、住宿)。这也是滇西北一带村民满意的价格(当然是指交通不便的大山里)。
11.驴友看到村民条件艰苦,算吃住帐时多给些钱也能理解。但建议将吃住帐分开来算,如要说明:这钱是付吃饭和住宿费的(比如50元),这钱就留着给孩子买些书啊交个学费啊之类的(比如200元)。要这样说的理由是,让淳朴的村民知道,他提供的食宿是一个价,另外的只是一种帮助,而不是吃住一晚就可挣250钱。不然后来再去的驴友按实际付价,村民还以为付得太少而不满了,无形中物价也成了天价。
12.这一路都为贫困地区,秀美前后的山中村子有些家庭年收入不足百元。除水稻小麦苞谷外,经济作物有烤烟、核桃、亚麻,临江村子还有甘蔗。

丽江古城

转自:http://www.yododo.com/guide/5A7400EA0DD2873E010DD35E9FEB00DA27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