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浙江安吉藏龙百瀑有感-行走网自助旅游功略,自助游游记,自助. |
[游记]浙江安吉藏龙百瀑有感-行走网自助旅游功略,自助游游记,自助. |
2007-07-16 xingzou.com |
一般的人,如果不是风景旅游点的工作人员,也不是导游,一年之内去一个景点游玩四五回,四年之内游玩二十三四回,全世界恐怕不会有,而我,却成了这样的人。也许你会说,是不是那景区老板不收你门票,你老去打白食?我告诉你,那景区的老板我至今不知道姓啥名甚,每次去都自己掏腰包付帐。更不是我发了疯,有钱没处花。如此频繁去一个景点,个中原由有二。一是我所居住的县区近几年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在全国赢得了一定声誉,人们慕名前来旅游络绎不绝,当然,这些人中也包含了我的同学朋友和笔友。他们能来玩,是看得起我,我得招待,引领他们去玩,这也是任何一个“地主”应尽的不可推卸的职责;二是那个景点也确实风景迷人,它既浓缩了江南山水的精华——山清水秀,又有名山大川的峻险奇特。“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以说,去了这景点游玩之后,江南山水你可以不看了。所以,只要有外地朋友来,我自然要带他去那儿看看。 那个景点,名字叫做藏龙百瀑。它坐落在安吉县城西南面18公里的几座千米大山之中,因拥有众多瀑布而得名。7月15号,刚结束碧利斯台风带来的几天降雨,我带着几位江苏的客人游览藏龙百瀑,这是我第24次自费游览藏龙百瀑景区了。 “其实车每往前开一步,都是风景。”去年,来自嘉兴的朋友游完藏龙百瀑后这样评价。不错的,从县城出发,在去藏龙百瀑景区的路上,重峦叠嶂的小山宛如画屏,苍翠的树木,青葱的竹子,加上山上缭绕云雾,崖上飞瀑似练,山间偶尔露出红瓦白墙的民居,无不给江苏的客人以美的震撼和惊喜。车过天荒坪镇以后,小山渐次拔高,两座千米的高山就突兀在眼前了。左手边一山名“搁天岭”,右手边一山名“天荒坪”,两山对峙,中间一条几十米宽的溪涧,进山公路就是傍着这蜿蜒的溪涧,曲折回环着伸进大山的腹地。习惯了平原、习惯了江南妩媚山水的江苏客人,面对这样拔地而起的高山,不由得连连惊叹:江南居然有这样的高山!不是吗?抬头往上,由于刚下过雨,山上云雾蒸腾,山尖正耸入云雾中,宛如电影里的仙境;云层以下;峭壁嶙峋,黝黑的岩石闪烁着黑光,岩石上,却都顶着苍翠的松或枥,一如云南的石林,又似黄山西海群峰;山腰往下,却又是绿竹如茵,森林莽莽。每一道山梁,都有一挂或几挂白练似的瀑布,在黑岩绿竹中间,雪白雪白,分外抢眼。山脚路边,蜿蜒的溪涧中,砸着密密麻麻的硕大而又光滑的溪石,陡峭处,溪石的罅隙间,水花飞溅,飞竹滚玉,流得正猛;平缓处,必有一汪深潭,潭水碧绿温润,有如巨大的祖母绿宝石,静得忘神。江苏的客人几次下车拍照,一再喊“车开慢点,开慢点”,我都笑着说:“更美的再还在前头,最美的还在前头,水的源头就是藏龙百瀑了!” 穿过天荒坪大山腹部的长长的隧道,沿着溪涧再往上行两公里左右,就到了藏龙百瀑景区所在的大溪村,景区的山门就在村口,过一座小桥就是。 其实,这个村子就是一道优美的风景,犹如《桃化源记》里记载的世外桃源。几十幢红瓦白墙的小楼房,依山傍水,偎在山的怀抱里。山上古木森森,屋后溪水潺潺,不是世外桃源是什么?据说,这个村子的来历也颇与桃化源记中的桃源村相似。相传,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运动在湖州、临安进行的轰轰烈烈,后来兵败,一部分将士率领部下藏匿于此深山之中,开垦梯田,繁衍生息。村中居民也以李、翁、施三姓为主,他们也自称祖先是为太平军余部,发展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不信?他们还会指着村前村后高山上的梯田说:“喏,那就是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佐证,山上还有瞭望的哨所,制造兵器的山洞呢!” 开始我也不信,可去的次数多了,我注意到,村前村后的那些需两个人伸直手臂才能合围的高大古老的榧子树,是决不会说假话的。这样粗大老太的榧子树,年岁起码在百岁以上。 藏龙百瀑,其实就是由奇树、奇水、奇石浑然融为一体的一个奇美峡谷。 树的奇,不仅在于罕见,还在于它们的千资百态。在这奔腾着大大小小上百个瀑布的狭小的峡谷里,居然生长着繁茂的的树木,千资百态,遮天蔽日。有贴着岩石生长的,根须裸露在外,紧紧粘住峭壁,像巨大的蜘蛛;有立于水中岩石上方的,不见一星泥土,根须牢牢抓住岩石,像过海的八仙,又像放牛的牧童;有的根在岩石底下,而叶冠全铺在岩石上面,花朵尽绽放在岩石上面,仿佛是顽石开花。粗的,壮如脸盆;细的,长如牧鞭;高的,十几丈许;矮的,宛如草芥。却都在不见一点泥土的岩石上,长得苍劲有力,枝繁叶茂或者繁花似锦,让人惊叹生命如此顽强,或许,一切是因为峡谷中有着常年奔腾不息的瀑布。 瀑布是峡谷最美丽的风景。 顺着生长古老榧子树、山核树的山道拾阶而上,穿越一片毛竹林,登上一个高达十余米的栈道钢梯,来到一座廊桥上。这里有一个瀑石结合几近神话的景点,名曰“神龟听瀑”,很值得一看。廊桥前方是一方小水潭,水潭上方是一座小山似的黝黑巨石,巨石几乎整个砸在谷涧之中,从上游峡谷奔腾而下的山水,把巨石的底部掏空一个大口子,溪水从那大口子中喷涌而出,落到小水潭里。巨石的下方,水潭左边,又有一天然石块,有四仙桌的桌面大小,近水潭的那头,高高翘起一石柱,像极了伸长脖子的乌龟,更令人忍俊不禁的是,这“大石龟”的背上,还有一小“龟”,也为伸颈谛听状。整个景点,瀑布与石龟,大龟与小龟,比例恰当,组合自然,叫人叹服大自然造化的神妙。 继续往上登十几步,又见一深潭,此处名曰“鹰踞瀑”。原来是潭上方瀑布堕落处,有一块岩石,酷似高踞悬崖边上的雄鹰。它正蓬开双翅,转头用它尖尖的喙输理它的羽毛……由于水势较大,石鹰尽没水底。但山水清澈透明,石鹰依然清晰可见。 转过鹰踞瀑,峡谷变得宽敞一些,一道宽四五米的瀑布忽然呈现在眼前。这就是“浣纱瀑”了。上面的溪涧底面岩石似乎被人用刀垂直切走,陡然形成一个六七米高的悬崖。瀑布挂在崖面上,几乎就是一匹新织就的白纱布。瀑下一潭较浅,瀑布飞泄到浅潭里,浅浅的水潭根本盛装不了如此毫不间断涌出来的瀑流,水花飞溅,腾起一阵又一阵的雨雾。偶尔风吹破遮蔽峡谷的树阴,阳光从浓密的树叶缝隙里漏下来,照在水雾上,形成七彩的虹。同来的江苏客人站在瀑布前,一边拍照,一边缩头只喊“好冷”——要知道,七月中旬正是江南炎热季节,而峡谷内冷气逼人,也许,这也是该景点的又一特点吧。 “浣纱瀑”再往上,山势更加陡峭险峻,峡谷也变得更加狭窄,形成了“一线天”景观。忽见一块万吨巨石横跨在峡谷两边,形成一座“天桥”。这就是有名的“仙人桥”了。巨石两端都只搭在悬崖边上,仿佛摇摇欲坠,大有有千钧一发之险!其实,据地质考证,此峡谷乃七千万年前的冰川运动所造就的结果,巨石在七千万年前就悬挂在两边悬崖之间,大可不必惊慌。 越过一线天,我们再次沿着栈道下到谷底,顺着山涧往上攀爬,沿途又有不少瀑布,各不相同,不一一赘述。途中奇石怪树,美不胜收,也不一一赘述。 再上爬约一二百米,一挂四五十米高的大瀑布展现在眼前了,这就是被誉为“小黄果树”的“虹贯龙门”瀑布。我游览过宁波的千丈岩瀑布,也游览过雁荡山的大泷湫瀑布。虽说从高度上比较,“虹贯龙门”瀑布不如它们,但是,从奔泻的幅度、水至半腰撞击突出岩石而水花四射的气势、经阳光折射而出的缤纷五彩,丝毫不与他们逊色,若论及与周围景色的搭配,“虹贯龙门”瀑布的美可能还占优势。大泷湫瀑布周围景色单调,植被没有此瀑布茂盛浓郁;千丈岩瀑布地面开阔,相对瀑布视觉差就显小,而“虹贯龙门”瀑布深藏于几十平米的狭小山谷中,视觉上显得十分庞大。虽没有庐山瀑布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就天”的雄壮,但也不缺“银河落下千堆雪,瀑布飞流万缕烟”伟岸。瀑布旁边,还建有观瀑的长轩,内有条凳方桌,供游人歇息,旁边还有买茶水的小摊。买一杯绿茶,坐轩中赏瀑,感受水的磅礴、壮观,或婀娜多姿、秀丽飘逸,实在是一种享受。孔子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既观景而赏心悦目,又登山而健体延年,登一山而兼得仁智二者,岂有不乐! 江苏客人以为景点到此结束,揉着腿肚说“不虚此行”时,我告诉他们:“最美的还在上头呢!”藏龙百瀑景点的最大特点,就是从下到上,一瀑比一瀑大,一瀑比一瀑奇,看似“山重水复疑无路”,待登上栈道钢梯,便又“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从“虹贯龙门”瀑布往上再登一二百米,就到了藏龙百瀑最大、最美、最壮观的瀑布景观——“长龙飞瀑”。 “长龙飞瀑”,是一个有着三折重叠的大瀑布,落差有60多米。所谓三折瀑,是指同一条溪流上由于地形断裂跌落,形成三个断崖而出现三条瀑布的总称,分别名为上折、中折、下折三瀑。相互连接,各具特色。三瀑之中,上折最高最大,瀑布从岩顶倾泻而下,注入潭中,打了两个旋涡,旋即跌入下一道悬崖,又形成一道亮丽风景。三道雪白的帘幕之间,水花飞扬,寒气四射。说雄伟,壮丽,奇佳,说什么都不过分。爬山是辛苦的,石阶、栈道、天梯、悬崖峭壁,倘若爬到“虹贯龙门”瀑布而止,根本不可能见到这最美的瀑布。看瀑布不是为了别的,站在白练的瀑布下仰望,受到冲刷的不仅仅是水下的石块——还有心境,会被这激昂飞扬的、清澈透明的水流冲洗干净爽朗。上折瀑布水潭上,还别具匠心地架设了一道索桥,游人可以站到索桥上,与瀑布来个亲密接触,或鸟瞰下面两道瀑布,无不给人心旷神怡之感。 游到长龙飞瀑,可以折道下山了。其实,山上还有村落,有饭店旅社,还有太平军的了望哨。回望山脚,红瓦白墙的大溪村掩映在苍翠的树木丛中,依稀可见。对面天荒坪大山上云雾缭绕,朦胧而神秘。春天来,该会黄花满山,秋天红叶似火。山上植被茂密,自然四季泉水不断,峡谷里自然四季瀑布奔流。 2006、7、26于月光斋 文 / 蓑笠翁(刘永亮) 补充: 交通:从安吉乘往到临安北站方向的中巴车,在过天荒坪电站约10公里的大溪乡下车即到。 |
转自:http://xingzou.com/Article_10281.html93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