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徙步雨崩闯入世外桃花源-自驾游记

[游记]徙步雨崩闯入世外桃花源-自驾游记

2007-07-16    china228.com

4月14日17点30分,航班才刚到昆明,我赶不上当晚去德钦的班车,夜宿大脚氏国际青年旅社。

4月15日,昆明去了滇池和西山后,按计划上了直接去德钦的夜班车。结果诺大的车上只有7个旅客,车老板觉得不划算,一阵联系后把旅客倒给了另一辆去中甸的车。于是我遇到了同样只身一人的广州女孩---燕子。可能是我的登山鞋让她看到了同类吧,在一个休息点聊了几句后,都欣喜地发现我们都是相同的线路及行程,于是相约同行。

4月16日,经过一夜半梦半醒的颠簸,天还没亮就到了中甸。继续捱到天蒙蒙亮,下车取行李,一边和车老板交涉中甸到德钦的车票,一边和燕子商量,看看能否找人拼车。于是有如神助地遇到了小蔡和小妮,还是他们的装束和背包让我确定了正确的人选。燕子过去一沟通,大家的行程又是一样!于是梅里雪山-雨崩之行开场了。

放弃了车老板已经交到我手里的去德钦的车票,4个人包车成行。皮卡越野车,司机农布七林,人均150元,相对于淡季来说贵了点,不过也过的去,关键是司机人不错。于是中甸早餐后,一路向西北。7点55分过那帕海、10点08分到月亮湾、11点55分到白茫雪山第一垭口下车玩雪照相、12点27分到白茫雪山第二垭口,在那块海拔4210米的标识牌下,居然没有什么反应,窃喜。

13点12分到达104国道雾农顶观景台,天随人意,整个梅里雪山一字排开,毫无遮拦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各个山峰历历在目,13座白塔,随风飞舞的经幡,看到此景心满意足。其实这才是我梅里雪山之行的良好开端。

14点到了飞来寺观景台游客中心。我们四人一家家考察过去,最终选择神山大酒店,标间50每人,淡季就是可以如此从容啊。15点多我们就把午饭和晚饭并在一起解决了。饭后出去散步,整个飞来寺地区很小,就一长排酒店,再就是有8个白塔的烧香台,也是观景台。从这里是侧面看梅里雪山,但更近。此时天上已经有了云朵,配合着洁白的雪峰和蓝天,又是完美的取景效果。我和燕子散步走到了飞来寺,这个藏佛寺庙显的很小,香火暗淡,感觉有些落魄。整个寺庙就一幢建筑,墙体外围一圈转经筒,只有2个上了年老的藏人拄着拐杖,蹒跚而行地转经。入乡随俗吧,我也转了一圈。燕子则转了三圈,我开玩笑地说燕子积了不少功德,神灵该会保佑我们的雨崩之行能有好天气吧。回到烧香台,我和燕子沿着8个白塔走下去,发现一条小路,再往前走有几个地方可以看到对面山谷里的村落,这应该就是尼农吧,4天后我们计划从尼农沿谰沧江峡谷走出来的。

4月17日,一夜无话,第二天6点半天刚微亮,就看见烧香台白塔前三五成群地聚集着看日出者,他们一个个紧裹厚衣抵御寒风,边跺脚边准备相机,等待日照金山出现。看看时间不早了,赶紧出酒店,找好拍摄位置。可惜日出是有了,但日照金山的景象无缘一睹。感觉老天也是蛮公平的,昨天我们看到了梅里雪山全景,已经够好运了,不能太贪心。简单早饭后,在酒店老板招呼下谈妥一小面包车,120元送至西当温泉。于是整理完行装出发。

等到了西当温泉公路尽头,已是 10点45分,从温泉开始只能徒步或租骡马。我先前制定计划时,已经将温泉至垭口的马费做了预算。没想到燕子一开口就是要徒步,我怎么能输给人家女孩子能。于是也很装酷地对热情揽客的马夫说:要徒步!上海的小蔡夫妇则要等马,于是我和燕子先行出发。

才走了十几步上坡,就有点呼吸加重的感觉,暗自叫苦。幸好燕子也有同感,要调整一下装束。于是我把上衣内衬的羽绒层卸下,用背包带捆好,挂在背包外,重新背好背包,手里只拿装满的一升水瓶。燕子则脱了冲锋衣和抓绒衣,包在背包外,又拣了根很合适的树枝当手杖,这才正式出发。

从以前的功课里得知,从西当温泉到拉宗那垭口一路都是上坡,穿行在原始森林中,中途有两个休息店可以作停顿调整。

一开始,我和燕子还一前一后,保持着说话能听得到的距离,渐渐地拉开到能目视看得到。期间不断有人从垭口下来,打个照面,问一下路程,得到的回答都是:还早呢,万里长征才开头呢!高原连续的上坡让我感到吃力的是如何调整呼吸节奏,腿倒是不觉得酸。一开始,我是计算步子,每200步作一停顿。不卸包,原地站立一分钟,拍照、喝一小口水。渐渐地150步一停,等喘气平息继续向上。中间有几批骡马队伍超过我,马夫还背着游客的包,唱着歌快步行走,真让我望尘莫及。

11点到12点15分,从温泉走到第一个休息点,我走了整整75分钟!所谓休息点是一个藏民搭的木棚茶亭,兼作小卖部,可以买到饮料小吃方便面什么的。在休息点坐了些时间,燕子也上来了。我们和下来的一队有当地向导的4人小队聊了聊尼农出来的线路,向导说遇上天气不好时,那条线路太危险,不适合的。说着刚好刮起了大风,向导说这样的大风,那条线路上山上会有落石的,所以他们重新翻垭口出来的。这时小妮骑着骡子赶了上来,小蔡居然跟着骡队一路赶上来,牛人一个!

休息到12点40分,我决定继续向上,燕子还要休息。这时我的水还剩下750毫升,这次我调整了策略,不再计算步数,以不大口喘气的行走强度为标准,连续走10分钟在休息。同时还要控制饮水,要在到第二个休息点时还剩500毫升。也许是适应了海拔高度,也许是渡过了疲劳点,这段路不向一刚起步时那么累,可以行走15分钟再作一次休息了。在13点52分,我到了第二个休息站。

在休息站我遇到了骑骡超过我的小妮他们,他们正和向导说笑着休息,看来我追上了这队马队。但不久他们又出发了,我则继续休息,吃点干粮,等燕子上来。期间茶亭女主人帮我补充了水,真是太感谢她了!看这又满的水杯,信心也随之而来。14点15分,决定继续向上,于是给燕子留了个字条,出发了。

向上不久有一岔路口,不能确定如何走,于是有返回茶亭问路,得到的答复是都一样。再次返回路口,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个路标,继续向上,希望燕子能看到。这段路我还是保持一定速度,每15分钟休息、喝水一次,半小时坐下休息2分钟,效果不错。14点48分,前面路旁的树上现了经幡,我明白,说明我已接近了垭口,感觉快成功了,又走了10几分钟,15点05分,终于到了垭口!站在休息站木棚边上,撞入眼前的是缅茨姆蜂和五冠峰。这么近的距离上看,和雾农顶上和飞来寺边的远眺感觉更激动。在垭口茶亭里休息了25分钟,还是没有等到燕子上来。于是又留了一张字条向雨崩上村出发。

从垭口到雨崩上村一直是下坡,虽然走下坡路不再喘气了,但连续的下坡会使膝盖负担过重。于是我干脆倒退行走,这招真管用,膝盖和脚腕都轻松了,只需留意右侧路边就可以了。途中有不少当地藏民赶着骡马出垭口去,都很友好地打招呼。还遇到了西当村的阿布,他可是功略里的提到一个名人啊,招呼后,他还送个我一根竹子作手杖!继续一路下坡,山谷里的雨崩村显的渐渐清晰了,我告诉自己,我进入了这网上照片看了无数次,GOOGLE EARTH 里定位了无数次、近忽与世隔绝的雨崩村,被广大驴友称为世外桃园的雨崩村。

16点35分,到了上村村口,见到的第一个建筑就是雨崩第一家-梅里客栈,立刻进去打听招呼,小蔡他们已经到了,还给我们后面的人预定好了床位。除了我们还有一队人今天入住梅里客栈,是福建的老陈和另外4个上海的女孩。见面聊了以后才发现是在第一站休息点之前超过我的马队,那老陈也是徒步进来的牛人。此刻正坐在露台长椅上喝啤酒着看风景,真是超级享受时刻。梅里客栈的热水洗澡是24小时的,水很热,一不留神会变烫,就水流量偏小点。洗了个淋浴后,脱了登山鞋,换上拖鞋,手捧茶杯,同样坐在露台长椅上,看着远处的雪山和下面的下村,放松下来,所有付出的辛苦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

约半个小时后燕子也到了,真是巾帼英豪一个!是今天我见到的徒步进雨崩的唯一的女孩!

晚饭小小FB了一下,就记得土鸡汤的鲜美了。和老陈他们聊了聊,他们明天也是去大本营和冰湖,而且还有向导,我们真是太走运了。据客栈里的人说,如果没有向导,去大本营极易迷路,走入深山老林里。晚上老陈居然拿出了一套工夫茶具,请我们喝了乌龙茶,又是个意外的惊喜,别样的体验。

4月18日,早晨很早就醒了,天已放亮,拉开窗帘就看见雪山顶上已经开始有日光洒在上面了。已经7点了,再次准备好相机,来到外面露台上,拍了几张,但还是没有日照金山的效果。看来这完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去厨房转了下,客栈的主人和客人都没起来几个,于是回房。刚出厨房门,就看到来了一男一女两个老外朝客栈走来,够早的啊。但是...他们不是从垭口方向过来的,而是从上村尽头的白塔方向过来的,也就是说他们这么早应该是从大本营方向过来的。难道是老外昨晚在山上露营?于是我饶有兴趣看着他们。老外走的很慢,似乎很疲惫,走到客栈门口就直接进了厨房,在炉子前坐下,就着碳火烤火取暖,这间接印证了我的猜测。回到房里有休息了些时间,才整理好今天要上山的东西,去露台边洗漱。等我在回到厨房时,那两个老外已经走了。

早饭是简单的面条,就着昨晚的剩菜,不太好吃。我们四个、福建老陈、另四个上海的女孩今天要去大本营、冰湖。还让客栈老板给每人煮上2个鸡蛋,由于小妮和那四个上海女孩要骑骡子,而跟在骡队后赶路很累人的。向导关照我们出了上村白塔后沿路一直往前,在前面岔路口等他们。于是8点10分,我、燕子、小蔡、老陈先出发了。

我们路过雨崩村小学,穿过两侧木桩篱笆的泥路,经过村口的白塔,向大山深处走去。一开始,路很明显,甚至有拖拉机的车辙印。路边树木茂盛,间或夹杂着几株桃花,这里海拔高,又近雪山,桃花开得很晚。记得在飞来寺的小院里,我指着山坡上的一株桃花对燕子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时间、地点、事物竟是如此的贴切。

往前慢慢地走,路两侧的树越来越粗,看样子有些年头了。有些树虽然不高,但树冠很大,垂下的树枝上挂满了“树胡子”,一直垂到地面,样子有些狰狞。还有那些倒伏枯死的树干、树根。走过这片树林,路已不太明显,也没有看到向导提到的岔路,有些犹豫。于是停下来等向导和马队。我则尽情地深呼吸,享受这天然的氧吧。

8点50分左右,看到向导来了,马队则还在后面。向导是个20左右的小伙子,个子不高,但走路很快。他右侧腰际上挂着藏刀,随身只带了几个泡面,水壶都没有。边走路边唱歌,不时停下来拍风景照。向导说,现在是平路,还没有到上坡路,可以走快点。于是我也迈开步伐跟上。9点,路过一处水力磨房的小木屋,接着经过一个跨在山涧上的独木桥,又开始了上坡了。

从上村到大本营要翻过一座山,一个小的垭口。我跟着向导上坡,他不是走之字形的马道,而是直接往山坡上走。好几处是从密林间强行穿越、从半米多高的倒伏的树木上爬过去。渐渐地,我跟不上了,几个拐弯后向导消失在前面的密林里。我只能站着大口喘气。休息了会儿,后面的马队上来了,在我的视线范围内走着之字型的坡路。于是我拼力向上,翻过一小段山坡,走到马队的必经之路上等着,休息喝水。等马队上来后,就夹杂在马队中间继续赶路。

这时看见福建老陈了,他好象走得也挺累的,不时原地站立休息,还拿出红牛饮料补充体能。我们交流了一下,我认为自己一开始跟着向导的速度翻山坡是比较失策的。走的太猛了,过大地消耗了体力,以至于现在过早地疲劳。

继续往上爬,有些路段太陡了,马夫门爱惜自己的骡马,让那几个女孩下马自己走一段。趁这时,我渐渐地赶了上去,超过他们。路边的山坡上还保留着未融化的积雪。10点25分,我终于爬上了这个小垭口。从这里向下一点在往前不远就是大本营了。这里又看到了向导,他说在垭口等我们N久了!超人啊!

过了垭口,我以为该一帆风顺了。谁知马上面临更大的难题!下垭口的陡坡上全被冰雪覆盖了,又陡又滑,这段约20米的下坡太危险了。那些马夫们二话不说,下去用刀、木棍、木板把路上的冰雪铲开,敲成阶梯状。更让人感动的是,他们就站在着陡坡上,伸出手,接扶大家一个个依次通过。

小心地过了这段险路,接着是平坡。不久一条小河出现在路旁,不远处一座木桥。向导说过了木桥在往前就是大本营了。此时是10点40分,我们在河边休息、拍照。小河、木桥、森林、雪山,象是童话里的世界。老陈则坐在桥上的美女堆里拍照留念,哈!

向导在河边捡了个大矿泉水瓶,洗干净准备到大本营汲水用。我看了也捡了个小水瓶洗干净,准备装水。向导说,不用急的,到了大本营的河边,那儿的是水更干净。

一路平坡,走出树林,眼前豁然开朗,11点15分,眼前出现了几个木房,大本营到了!说是大本营,其实就是山坡前靠河边的两座陈旧得发黑的木棚。另一侧是两三间新造的木房子,地上堆放着整块的厚木板。中间是一条依稀可见的小路,一直通向雪山,消失在雪山前低矮山坡上的灌木丛中。

我在长凳上坐下休息,向导则忙着劈材,从河边打水,回到那间黑旧的木棚里架起一个烟熏的发黑的大水壶准备为大家烧水。可能忙中出错,竟望带打火机了!我也没有,吸烟的老陈还在后面呢,这次幸亏燕子带着火种,看来她装备很齐全的!

我去河边洗了脸,这河水就是从雪山上流淌下来的冰雪之水,清澈冰凉。于是我装了满满的一瓶500毫升水,放进背包里。两天后,我背着这瓶水从雨崩尼农走出。到了荣宗村终点断水了也没舍得打开。一直等回到飞来寺酒店,才将这瓶水烧开,泡茶与燕子一起细细品味!

在大本营休息了50分钟左右,吃了块压缩饼干、巧克力,又在向导那补充了开水。向导为我们指明了上冰湖的路,准备向冰湖出发。这时有个4人小队到了大本营,未作停留直接上冰湖去了。听大家说,这4个牛人昨天翻垭口进雨崩,当天就去了神瀑,结果回到徒步者之家已经晚上9点多!黑夜里赶的路啊!

看着这4个牛人走远了,12点10分,我、燕子还有老陈也出发了。一开始小段的上坡路,脚边全是低矮的灌木。跨过一座有些破烂的木桥后,渐渐地开始爬高。灌木也过渡成了一人多高的树林,再不停地往上。12点55分,我赶上了那支4人小队,他们正停下来讨论线路是否正确。因为再往上的路完全被积雪覆盖了。问我向导有没有上来,得到否定的答复后,他们犹豫了下,还是继续向上。我虽然心里没底,但想到出发前向导说这路一直到冰湖的,也跟了上去。

这段路是我梅里雪山之行最辛苦的路了:一手拉着路旁小树的树枝,一手撑着手杖,踏着积雪上前人留下的脚印。积雪很深,一脚下去,完全陷到小腿。手杖由于不是专业的,一下子可以插进雪里半米多。走着走着,燕子赶了上来,她装备着雪套,此时正是用武之地。很快她超过了我,我急着向上赶,一不留神,在没有脚印的积雪上踏了下去,结果一直陷到大腿!等拔出脚来,感觉登山鞋里进雪了,暗自叫苦。于是放慢速度,每次伸出脚,都要把雪往下踩实,再移动重心。走了好久,就听见上面有人叫到:“看见冰湖了!”胜利在望!顺着雪坡到顶,往右边山梁上拐,来到一处没有积雪的山岗顶上,再望前看,底下就是传说中的冰湖!看了下时间,是13点30分,算来在雪地上挣扎了半个多小时了!

可能4月份里来看冰湖太早了,此刻冰湖完全封冻着,看不到水面,有些小小的失望。拍完照,才感到右脚冰冷。于是左下,脱了鞋袜,把鞋子尽量翻开,再把袜子挂在树枝上晒。大家坐在山岗顶上看着冰湖和上面的雪山,这时雪山顶很近,就在眼前。

坐了十几分钟,看到有人正从积雪的山坡往上,快到了。于是我赶紧穿上鞋袜,准备下山,因为这山岗顶上地方并不大,估计只能坐不到10个人。

下山的路依旧艰险,在积雪里还滑了一跤,幸亏用脚抵住一棵树,才没有继续下滑。小心地走完积雪路面,才松了口气。燕子又走到我前面了,她下坡好象特别轻松,我则最怕下坡,为了不加重膝盖负担,只能小步侧身慢慢往下。

终于在14点50分回到了大本营,接着休息,后来干脆在长凳上躺了下来,用帽子遮住脸,睡觉!可惜好景不长,躺了不久,其他人陆续回来了。不久开始了回程。返回雨崩上村的路可累惨了,连续下坡,只能慢慢的走。终于在17点15分回到梅里客栈。今天大本营来回用了9个小时。

晚上,我们和老陈他们一起拼晚饭,还拼了一只烤乳猪。老陈豪爽地请我们几个喝啤酒。客栈的主人也在自娱自乐地唱歌跳舞。另一边,老陈在头灯的灯光下,用我的那把小号的瑞士军刀分割盆里的烤乳猪。我们就着瓶口喝酒,再大块朵颐。这一晚是我在梅里最难忘的。不过也有意外,小蔡和小妮决定明天不去下村和神瀑了,要和徒步者之家的那个4人小队走尼农出去,并已经和他们说好明天9点去徒步者之家找他们。而老陈听了我介绍的“25公里平路、风景优美、6小时搞定”的介绍下也毅然要跟那4人小队一起走。第二天在神瀑客栈向阿青布详细了解该线路才知道,6小时是他们当地人的速度,我们起码要10个小时!以至于燕子开玩笑地说:“老陈这次是被我的话给坑了!”

不管怎么样,我和燕子还是按计划明天去下村走神瀑,后天再走尼农线路。

4月19日,今天,我们的路线是到下村,去神瀑。

早晨一直睡到7点半,可能是昨天太累的缘故。早饭后和小蔡、老陈、客栈主人他们告别,8点半,我和燕子背起背包,向下村走去。从上村到下村,先下坡,依次经过徒步者之家、飘飘客栈。过桥后再上坡,沿着村里的小路七拐八绕地,9点20分到了下村尽头的神瀑客栈,遇见了阿青布,和他几句对话便确定了客栈的住宿、去神瀑的线路,9点35分,我和燕子出发了。

按照网上功略,从阿青布家到神瀑单程7公里,来回约5小时。而我们今天有一整天的时间来走这线路,所以时间上很宽裕。我们走的很慢、很悠闲。

走过阿青布家自己建造的寺庙,路很宽,也很平整,路沿都是用石块垒的,感觉象是在公园散步。两侧古树密布,间或有巨大的岩石出现在雨崩河边。在走过一片的河滩上,看到了密密麻麻的玛尼堆,大大小小的不计其数。这景象是相当震撼的,让我感受到宗教和信仰的力量。

继续向前,开始出现了山坡。路过一段在半山腰上的牧场。在空无一人的木棚边,牦牛、骡马悠然地吃草,我们的路过显然丝毫不影响到它们。

来到了一处岔路口,左侧前方是一块巨石,右侧往上山崖上出现了木房,好象是寺庙。此刻没有向导、路标。我和燕子就先上右侧的山路,一直到顶,过了木屋,路就是尽头了。显然走错了岔路口。这时是12点种,我们也不急着往回赶,就在一小山头上休息,吃午饭。我照例是压缩饼干和巧克力,还有就是水。此时水已剩下小半瓶,不过我也不担心,到了神瀑就不会缺水了。

坐着休息时,燕子还向上去探路,结果是无功而返。我们看见走过的上山道路上出现了一队人,好象还有向导带领着。路过那个岔路口时,直接向左,朝着巨石走去。

又休息了些时间,我们返回正确的线路,12点45分,路过那块巨石。走近了才看到巨石下,旁边的树上,堆满或挂满前人留下的各种东西:藏饰、帽子、衣服、皮包...........。往上又走了十几步,忽然看到右侧远方的山崖上飞练而下两条白纱般的瀑布。我们已经到了神瀑的山脚下了。再往上攀登45分钟就可以近距离感受神瀑了。这最后45分钟的攀登之路全是乱石道路,坡度越向上越陡,搞的体力不支,差点崩溃。

13点19分,经过一片挂满经幡的树林,同行的那队人的向导说,看到经幡就快到了。终于13点32分,我登顶了,来到了神瀑形成的细雨中。这是一片开阔的山坡,山脊的一侧被冰雪覆盖着,走过这片积雪,直接来到神瀑形成的小溪旁,再往前,我走进了小溪里。神瀑之水哗哗地往下倾泻,洒在我的头上、身上,淋了个痛快。在靠近岩壁的小溪发源地,我满满地装了一瓶水。

回到山脊处,身上已经淋湿了,坐下晒太阳,晒鞋袜,直接光着脚丫搁在雪地上。看着飞泻而下的神瀑,泯上一口神瀑之水,甘甜冰凉。想着当地藏民进山,来到神瀑之下,为的是接受神瀑的洗礼和滋润,去病消灾,体会着那种对神山崇拜、敬畏之情。晒干了后背,穿上鞋袜,忍不住再一次走进积雪中,张开双臂,迎接这漫天细雨般的神瀑水。

14点20分,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开始下撤,下坡路上没有一句话,一直默默地走。

15点20分,又回到了那条象公园里一样平整的道路,15点30分,走到那片有着无数玛尼堆的河岸边,时间还早,燕子提议在这河边休整。她兴致好高,脱了鞋袜走到冰凉的河水里,居然走到了河对岸,又认真地堆了一个玛尼堆。我卸了背包,在河边洗了脸,用河水浸润我已经干裂的嘴唇,然后在河边一棵倒伏的树干上坐下,目送清澈的河水流向远方的密林深处。闭上眼睛,聆听山风摇曳树林的声音,还有这潺潺的流水声,整个世界是如此的安静。

今天是在梅里雨崩徒步最悠闲的一天。

直到16点47分,我们才慢慢地回到阿青布家的寺庙旁。从这里往四周看,雪山、森林、河流、牧场、喇嘛庙,有构成香格里拉的一切要素,是现实版的世外桃园。

17点回到了神瀑客栈,洗澡休息。阿青布家的浴室是我在雨崩看到最干净的,只可惜热水也很小,洗的慢了会冻感冒的,哈。到厨房关照了晚饭后,回到客栈二楼长廊坐下,又是捧着茶杯看景发呆。楼下院子里有三个喇嘛,席地而坐,围在一起玩纸牌,看来还不能免俗啊。不久来了四个驴友,一男三女,大家打招呼。他们是来自江苏无锡,今天刚翻垭口进雨崩,其中两个女的居然是徒步进来,不过看得出都累惨了。大家的话题最多的还是线路,他们时间有限,只能在大本营、冰湖和神瀑之间二选一,可惜了。听了我和燕子明天的尼农线路后也打算尝试一下。

晚饭时,我们继续讨论线路,客栈里的人告戒我们走尼农出去一定要请个向导,以免发生意外。这忠告是不错,但150元的向导费用感觉有点贵了。结合之前准备的功课,我直接向阿青布确认线路。阿青布热情地给我画了一副地图,标明了河流、线路、桥梁,沿途房屋、地标、岔路口都作了详细说明。唯一和我的功课不同的是,阿青布画的地图上共有五座桥,而不是以前功略里的四座!秘诀是除第三座桥不能过,其余都必须过!我还特地询问了他们当地人走这段路的时间标在图上以作参考。这下有信心了,和燕子商量后就决定不请向导,自己走!

晚上,擦了燕子提供的曼秀雷敦摩擦膏,腿上的肌肉酸痛也缓解了许多。本来还在担心明天的天气情况,等看到满天的繁星出现时,感觉又能天遂人愿了。

4月20日,早晨,7点起床,第一件关心的是看天气,又将是阳光灿烂!虽然可以成行了,但走这条线路最好是多云或阴天。因为尼农以后一直到西当都是荒凉干热谰沧江峡谷,路上没有高大植被可遮阴的。

昨晚睡觉前就把阿青布画的地图牢牢地记在了心里。所以吃完早饭,8点钟就悄悄地出发了。

从阿青布家门前的草地上直接向河边走去,8点08分到第一座桥,过桥后沿着河的左岸山路行走。初升的太阳无法穿越山路上的密林,所以不会晒的很厉害。而路上居然还有以前驴友留下的形形色色的路标,最明显的是撕碎的扑克牌,每搁一二十米总会出现。真不知怎么评价,这段路其实还是很明显的。

8点26分,走过一处废弃的牧场围栏、木门。8点28分看到和对岸有一大片山坡被塌方的滑石完全覆盖了。8点39分路过一处完好的牧场围栏,但没有看到牲口和藏民。8点45分,河对岸远处的山坡上出现了一座木屋。

8点48分,到了第二座桥,通过后来到河的左岸,前行了10分钟,沿河山坡上出现了大片耕地。路就是直接从耕地中间穿过,这片耕地就是阿青布说的苞谷地,只是现在是一片光秃的黄土。应该很快就能到第三座桥了。

路过木屋门口,遇见一个藏民,打个招呼后,他拿出了一个手机问我们会不会调整。他说自己不知按了哪个键,里面的时间设置全乱了。我接过一看,是NOKIA570,老乡都用上彩屏手机了,比我的SIEMENS2118领先好几代了。不会玩,交给燕子,燕子可能也不太熟悉,试了十分钟,都无法保存设置。由于还要赶路,只能向藏族老乡说抱歉了。

9点12分,来到第三座桥,这是阿青布特别关照唯一不能过的桥,只能继续向前。雨崩河流到这里已经感觉水流加快了,有些地方散布着绿色的深潭。路渐渐离开了河岸,开始拐向山腰的树林。走在树林里,还偶尔能听到流水声。

9点45分,来到第四座桥,这里河的两岸都是沿山坡开垦的耕地,对岸还有两座木房。站在桥上,看到雨崩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向山谷外奔流而去。走过桥后,沿着耕地中间明显的路径,走过无人的木房。
10点左右,走出了开垦过的山坡,路又延伸进山坡上的密林里。这段路旁全是大小不一的岩石,左侧的雨崩河在这里有了明显的落差。咆哮的河水撞击着河道里巨石,轰鸣而下,形成小瀑布。10点15分,我和燕子忍不住河水的诱惑,走下山路,穿过障碍,小心地来到河里巨石滩上。正好我水瓶里从神瀑装的水全喝完了。就直接从这河里舀水灌满。雨崩河水从雪山上一路流淌到这里,依然是清澈干洌,完全可以直接饮用。

脚下的路又渐渐的偏离了河岸往右侧山上拐过去。可能此时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地错过了某个岔路口,我和燕子走到一个“明显的岔路口”,是当地人用山石垒出的一道矮墙,感觉象是一条通道。而我和燕子都以为到了第五座桥前的岔路口,我还高兴地充当路标拍照留影。结果往左走了一段,感觉不对,象是走进了人家的围墙里。退出往右走就更远离雨崩河了。此时才发现已经迷路了。结果顺着路走到尽头,遇到了那道石墙的尽头,被荆棘树枝和石头封掉了。不管了,我们直接翻了过去,似乎又有了路,但走了不久就看到底下的雨崩河及前面很远处的桥。这是我们要过的第五座桥。而我们此时却在半山腰上,接近河边的山坡上有一座木房子,这应该就是阿青布在地图上标注的第五座桥前岔路口山坡上的房子。此时我们如果在房子旁边应该看到这岔路口的。看着底下的房子,走回头路是不可能了。燕子决定就从山腰上直接下去,先到房子那,再穿过房子下的山坡到河边。这是个大胆的冒险方案。我最怕下坡了,而且这里下山,都是土石坡面,偶尔有几棵小树和灌木,很危险,不过也别无他法了。

于是燕子在前头探路,在接近几乎45度的山腰斜坡一点点往下,利用仅有的几处灌木丛迂回下降,我在后面只能跟进了。看着脚下的砂石不断往下滚,心都悬到了口中。一步一步,伴随着流沙滚石,艰难地下到了木屋旁边。再回头看看,真不敢相信自己是从这近十米高的砂石陡坡上下来的。接下来的山坡坡度缓和了些,走之字形线路,一点点往下,终于在11点55分,下到了雨崩河边,这里又有明显的路径了。

12点,我们来到一处水流稍缓的河边,还有一片浓密的树阴,这是个不错的休整地。于是休息、午饭。消耗了的水,还是直接从河里补充。半小时后,我们继续出发。12点32分,过了第五座桥,回到了雨崩河的左岸。接下来就没有岔路了。有我们期待的伴随着尼农水渠的悬崖小道。

12点37分,路的前方出现了尼农水渠的开头。雨崩河在右侧成了瀑布往下落,部分河水穿过左侧岩石底下流入当地村民紧贴悬崖开凿出的水渠,沿着山体,蜿蜒而行。水渠右边只有三十厘米左右宽的小道,还有些地方被水渠里溢出的水漫过。山路的右侧是雨崩河谷的悬崖,深不见底。而山路靠雨崩河谷悬崖侧几乎无遮无拦。在这里行走算是真正的探险了,其实只要不是刻意地往下看,保持双目平视,是不会有恐高的感觉的。不过还是要留意脚下,我在过一处漫水路面时,左脚滑了一下,结果一脚踩到了水渠里,还好登山鞋的防水性救了我。要不,穿着一只湿鞋,是无论如和也走不完剩下的那一大半路程的。这段路上,我和燕子都保持一定的间距,但又很默契。只要前面的人看不到后面的人了,就会停下,等后人上来进入视线了才继续走。

13点03分,路上有一处地方,村民为防山体塌方阻塞水渠,而用木料盖在水渠上,上面的山石落下后堆在木料上形成了一个小斜坡,盖住了路面。过了这个危险的路面不远,三分钟后终于到了雨崩和汇入谰沧江处,水渠和山路也左拐,开始沿着澜沧江峡谷走了。

顺着水渠小路往前,满目是澜沧江峡谷荒凉的景色,几百米深的峡谷底下,浅绿色的澜沧江静静地流淌着。前面狭窄的路上出现了两匹马,却没有马夫,看来是当地藏民放养在外面的。马儿只顾低头吃草,我们只能在后面赶,而不能超越,也无法利用它们来驮一下背包,这么长的路下来,感觉背包越来约沉。

继续走了N久,在水渠路的右侧看到了一道半人高的土墙。我知道已经是尼农村了,但沿着土墙,路一直走不到尽头似的。14点,来到土墙边的几棵大树下,遇上三个年轻的喇嘛,赶紧打招呼。喇嘛说这里已经是尼农村里了。算起来从早上出发到现在,我们已走了整整6个小时了。MY GOD!这仅仅是一半的路程。一会儿,燕子赶上来了,打听到西当的路程,喇嘛们说,很快!就一个小时!听到这个,我已经哭笑不得了!阿青布说他们当地人走尼农到西当是6个小时,而我们只能走一半的路程。看来以我们的速度,参照喇嘛们说的一小时,我们估计起码要2个小时以上。而结果确实是:3个小时后,我们走到了西当两公里外的荣宗村。

没有作长久的停留,告别了喇嘛,继续往前赶路,此时体力已经不是问题了。好象很机械地一直往前走,一但停下休息后,要重新开拔才感到艰难。沿途还是荒凉的峡谷,对岸偶尔出现了一个绿意盎然的村庄就象是沙漠里的绿洲一样。我迈开大步,还是走在前面。15点,在前方又看到了土墙,难道是西当村?但接下来的景象很快否定了我的猜测。因为三天前进温泉时就路过西当的,那可是有着成片绿色的青稞地,还有房屋树阴的。而眼前只有废弃的耕地和裸露的砂石。看了地图,好象是中间的扎龙村,不过怎么没人呢?

15点20分,停下卸包休息。此时我只剩下小半瓶水了。接着上路,这时整个世界简单的只剩下头顶上的天空、峡谷下的澜沧江还有脚下的盘山小道。而脚下的路似乎永远没有尽头,感觉要这么永久地走下去。

16点35分,又走到了一处房屋前,还遇见一个藏民,赶紧上前招呼,打听路程。藏民说这儿已经是属于西当村的范围了,要继续往前,翻过左前方的山头,就可以到西当村的公路上了。还热情地向我们推荐了出村的包车电话。

可是我和燕子实在走得太累了,不想再上坡翻山了,于是我们还是沿着小路继续向前。前面又有了人工水渠,有水渠就说明能通到村庄,我们就沿着水渠走。遇到一些在修水渠的村民,都笑着对我们说,快到了!
17点,忽然看到峡谷里的荣宗桥和桥边的白塔了,我们居然绕过了西当村。最后水渠路断了,出现的是靠左手侧的围墙。沿着围墙走,终于在17点15分,来到了公路上。上了公路,才走了十几步,就不想走了。于是两人在公路边坐下,燕子用手机拨通了刚才村民推荐的包车电话,告诉了我们的位置,十分钟后,一辆小面包车载着我们向山外开去。我们的梅里雨崩徒步就此结束了。五十分钟后,回到了飞来寺。

后记,当晚我们还是入住神山大酒店。晚饭前,燕子眼明手快地联系好了第二天回中甸的顺风车,每人50元,真是超级顺利啊。

4月21日,回到中甸,我直接去客运站买了第二天去四川稻城的车票。

4月22日,早晨6点,天还没亮就离开了古城青年旅社。我在云南部分的假期结束了,因为幸运地遇到燕子,才感到徒步梅里雨崩的过程近乎完美。相比之下,4月23日、24日在稻城

转自:http://travel.china228.com/shtml/20070624/27203.shtml38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