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眷念西湖[二十一]-六和塔-游记华东地区-游记线路功略

[游记]眷念西湖[二十一]-六和塔-游记华东地区-游记线路功略

2007-07-21    tuuke.com

六和塔位于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其地旧有六和寺,塔因寺得名。初建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僧人智元禅师为镇江潮而创建,共九级,高五十余丈,顶上装灯,江上夜航船只赖以导航。六和之名出自佛经“六和敬”:“身和敬、口和敬、戒和敬、是和敬、见和敬、利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以显示其广阔的含义。太平兴国中改寺名为“开化寺”。北宋宣和三年(1121)塔被焚毁,复于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重建,隆兴元年(1163)建成。明朝正统二年,重修顶层和塔刹,外部十三层木檐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重建。现存的六和塔是南宋的塔身,明代的塔刹,清代的塔外木结构,内七外十三,坡积着历史的泉华。清朝乾隆皇帝游览到此,为宝塔每层题字立匾,名曰: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鳖负载、七宝庄严,从一到七,妙语连珠,而梵音天籁,更见庄严。从塔内拾级而上,面面壶门通外廊,映入青山绿水,那壮观的大桥,飞驶的风帆,苍郁的林岚,如雪的江涛,赏心悦目,令人称艳。宋郑清之有诗句云:“ 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
现存的六和塔,平面呈八角形,塔高59.89米,外观十三层,内为七层,占地888平方米。塔内七层,每层中心都有小室,均为柱子、斗拱仿木结构格式。四周廊子铺有踏磴,220余级螺旋形阶梯可直达塔顶。廊子二侧都有壸门,内通小室,外接廊檐。塔内小室层层相通,塔外木构檐廊十三层,每二层在塔内为一层,均可凭栏眺望。明代张仲举有《登塔》诗:“江上浮屠一快登,望中烟火是西兴。日生沧海横流外,人立青冥最上层。”塔身自下而上塔檐逐级缩小,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塔檐翘角上悬挂了104只铁铃,风过铃晃,铮铮琮琮,悦耳动听。檐上明亮,檐下阴暗,明暗相间,从远处观看,青檐红墙,掩映在绿树丛中,显得十分和谐。廊子内壁饰有“须弥座”。塔内第三级须弥座上雕刻着海石榴、荷叶花、宝相花等奇花异卉,凤凰、狮子、麒麟、仙鹿等神鸟瑞兽,还有飞仙、乐伎和回纹、云纹、如意等各式图案,刻画精细。构思精巧,结构奇妙,精雕细刻反映出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精妙。塔内保存众多的文物古迹,较著名的有南宋堂尚书省的度碟碑与四十二家书家书写的四十二章经残石,尚佛之风遗踪宛在。
登六和塔,阅山览江,气象万千。正感叹“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更难忘“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白居易的《忆江南》词和宋之问的“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诗一样地引人入胜、沁人心脾。据说《水浒传》中的花和尚鲁智深与行者武松最后都在六和塔出家为僧,圆寂于此,原因也在这难舍难分的江涛丽日。“千年未息灵胥怒,卷地涛声到客船”,叱咤风云的英雄之气正宜与江涛为伴。六和塔与滔滔钱塘江相倚相望,江风古塔,境界雄壮。登塔远眺,目穷万里,思接八方。自从钱塘江大桥飞架南北后,塔竖桥横,阅古通今,湖光山色更为壮丽。

转自:http://www.tuuke.com/default/outdoor_outdoorlinecon_27_170.html41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