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在路上 早上醒来天已蒙蒙亮了,周围的乘客大多还在熟睡,看了看表,六点整,卧铺车已开了十个半小时了,应该快到了吧!心里这样想着,抬眼向窗外望去,朦胧中一幢漂亮的藏式民居在眼前一掠而过,我立刻坐起身努力向窗外望去,一片平川呈现在眼前,是草原!我心里不由得微微一阵兴奋。 天很快就亮了,车一直行驶在笔直平坦的柏油路上,路两旁的民居和餐馆渐渐多了起来,我知道县城快到了,快到香格里拉了,这是我第一次来。 到县城后我们一行三人坐上了八点半发往德钦县的中巴车,同车的大多是国内和国外的背包客,当地人很少。班车在行驶两个小时,翻过两条南北纵横的山脉后到达了小镇奔子栏。位于白茫雪山脚下的奔子栏处于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结合部,地理位置相当重要,这里原以出茶马古道牵马人而得名,故曰“奔子”。金沙江就从小镇旁奔涌而过,江对面就是四川省的甘孜州。 过了奔子栏我们的车就开始翻越白茫雪山,车子一路盘山而上,从海拔2100米的金沙江边爬升到海拔4300米的白茫雪山垭口,上升了2200米的海拔高度,气温一下子就降了下来。 车停了,大家忙穿上冲锋衣跑下去照相,寒风中弥漫着清冷的雪山气息,周围的缓坡是高山草甸,上面开满了紫色的小花,不远处就是皑皑雪峰,往西眺望就是连绵的梅里十三峰。 到了德钦县城已近下午三点,这个云南海拔最高的小县城旧名叫升平镇,海拔3400米,整个县城建在高山峡谷中,呈狭长型,县城的风貌已少有了原生态的特点,藏式民居开始贴上了白瓷砖。 匆匆忙忙我们赶上了从德钦到西当村的最后一班中巴车,车上除了我们和两个韩国背包客外,其他都是当地的村民,车上放满了村民们采购的日用百货,车子行了十多公里就到了飞来寺。飞来寺的观景台是拍摄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的最佳位置,梅里雪山的卡瓦格博峰是云南省最高峰,海拔6740米,由于山势陡峭,气候多变,至今仍是一座无人登顶的处女峰,作为藏传佛教八大神山之首的梅里雪山,它不仅是虔诚的藏民心中至高无上的一座神山,也是许多探险旅行者和摄影爱好者心中最美的雪山,有多少人历尽艰辛,长途跋涉,就为了在雪山脚下祈祷,而多少旅行者和摄影者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只希望能看到梅里雪山那雄美的身影,记录下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过了飞来寺,我们开始沿公路盘山而下,所走的214国道就是以艰险著称的滇藏公路,车子顺着陡峭的悬崖缓缓绕行,人坐在车窗旁就可以看到悬崖下滚滚的澜沧江,直叫人心寒,根据海拔高度来看,高差接近2000米,后来我对同伴说,这地方我一生恐怕只会来一次,路途的凶险已达到了人心理承受的极限,体验一次足够了! 好不容易车下到了江边,我的心才落了下来,一看手心全是汗。 五点多的时候,我们终于到了今天的目的地——西当温泉。这是一个小客栈,就像小时候在电影里看到的那种深山老林里的小店一样,全实木的两层小楼,总共五、六间房,什么设施都没有,这样感觉很好,很自然。小楼旁有几间小屋,在小屋里就可以免费泡温泉,水从山上用管子引来,二十四小时都在流,够奢侈吧!美美的泡了个温泉澡后,我们在屋后山涧的低沉轰鸣中沉沉睡去。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还有近二十公里的山路要徒步呢!收拾好行装后匆匆吃过早点,带上店家给我们烙的面饼就出发了。原以为我们是今天第一拔上路的人,没想到同伴说我还在床上的时候,就有七、八个外国人进去了,估计他们是天还没亮就从飞来寺赶来的吧。 路还不算难走,是一条通向山里的马帮驿道,雨崩村的所有生活日用品就是通过这条小道人背马驮地从西当村运进去的。 小道在林子里弯弯曲曲地不断向山顶延伸着,路两旁的原始森林里到处盛开着高山杜鹃,不时看到很大的松鼠和雪鸡从路上穿过。我们的脚步机械地向前迈着,已不像刚才有说有笑了,粗重的喘息和不断的鸟鸣声一直伴随着我们,路上偶尔会有几个旅行者和藏民与我们擦身而过,大家都非常友善的互打招呼。 经过四个小时的艰苦徒步,我们翻越了那宗拉垭口,这是从西当到雨崩马帮驿道经过的最高点,海拔3900米。我们在12公里的距离内负重垂直爬升了1300米左右,心里挺高兴的,还好我们都没有高山反应,稍稍休息了一下,我们一鼓作气向雨崩村走去,一路全是下坡。两个小时后我们到了梦中期待的旷世桃源——雨崩。 雪山环抱中的雨崩村,几乎与世隔绝,环境极其清幽,周围森林密布,树种丰富,因地理环境独特,所以人烟稀少,全村只有二十几户人家,通过一条驿道与外界相通,至今还没有正式通电,仅靠一台小的水力发电机提供不太稳定的电源。雨崩村分为上村和下村,上村可以通往攀登卡瓦格博的中日联合登山大本营,而下村通往雨崩神瀑。小小的村庄四周是一片片绿色的麦田,雪水汇成的神瀑河从旁边哗哗流过,奔澜沧江而去,雪山脚下的小村就是一幅绝美的风景画。 傍晚,坐在神瀑客栈楼下的木椅上,点上一支烟,望着对面仿佛触手可及的雪山,听着神瀑河淙淙的流水声,风马旗在风中的猎猎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