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时间:07年5月18-20日。 培训地点:杭州西湖、千岛湖、乌镇。 参训人员:市行全辖员工22人,本行4人。 参训原因:保险任务完成较好,奖励本次培训学习机会。 主要行程: 5月18日 5点出宿州,3小时出滁州入江苏,9点30,宁杭高速上天阴欲雨。10点半,经太湖西岸,入浙江。12点半,杭州市内。饭后至岳王庙,1小时后至某有限公司,观看缫丝与丝绸表演,约1-2小时。再至西湖,游船。傍晚入住。 5月19日 6点半出杭州,9点半到千岛湖。128KM。坐游船,上下午各登2个岛,15点40回杭州。6点至某有限公司,品了三级西湖龙井,至天色渐晚。 5月20日 7点出发,8点40至某有限公司,品完菊花早茶,继续前往乌镇。初见江南水乡。12点10分开始返回。13点10由湖州入苏境。19点30至宿州。车接至家。 主要学习心得: 1、未入杭州城,心里已蹦出一句话来,叫“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于是一路往外看美女。终未如愿。 2、山青水秀的南方本身就很美了,西湖之美,便美在人文美。如果不是苏东坡、白娘子等人。呵呵。不知道是传说付于西湖灵感,还是西湖吸引了众多传说。西湖的魅力实在无可抵挡。 3、看到了邓公给杭州的题辞:“像杭州这样的风景旅游城市在世界上可是不多的,要把杭州的旅游业好好发展起来”。再次证明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4、千岛湖因建新安江水库而形成,露在湖面上的众多小岛应该都是曾经的小山吧,星罗棋布这个成语在这儿得到了最好的注释。农夫山泉据说产于某个湖区深层湖水。在网上查到的资料中,还有“千岛湖水透明度在7米以上,不经任何处理,即可达饮用标准。”的介绍。可惜这已成为历史。 5、坐游轮徜佯在群峰环侍碧绿千顷微波荡漾的湖面上,最好的欣赏美景的地方应该是船头了。但几乎所有的人都呆在舱内,或聊天,或享受带些潮湿的轻风拂面,有的人居然还在打牌。我抡把椅子座上船头,感受船在或宽或窄的水道弯转,看到绿色的、赭色的、灰的小岛们,渐行渐远慢慢隐入层层雾气中了。 6、据说乌镇是江南水乡六大民居之一。当大家持门票要进入一个还有居民正常生活的小镇,我自己的感觉还是怪怪的。仿佛象一只小鸟,被关进了笼子一样。小镇大概由一条河,三排砖木结构房子组成。从东往西望去,小河上有几道高拱的石桥,一侧岸边满是绿柳,黄绿色的河水明显不怎么清澈。右侧是斑剥错落的民居,白的墙、赭色的瓦片、深色的木栅。能把这些古拙淳朴的外观刻意保留下来,本身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 我比较喜欢的是看到几处手工作坊,茅盾故居,还有类似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已呆过的那种江南小店场景。石板街道宽约二米,夹道的房子高而拥挤。房内空间狭小灰暗。气味独特,恰如百年前陈酿。也许因为空间狭小,各处便显得非常灵巧紧凑,由书房到客厅,攸然一个转身就到了。走的匆忙,似乎走廊与隔断门窗的镂刻装饰也非常精致。 7、归途中,同去的女士说西湖也就那回事,民居也就些破院子。我听后直乐。忍不住说,俗话说看景不如听景,为什么呢,因为看景时你可能缺乏想像力。没有想象力你就看不到其中的美了。导游不是说了吗,西湖最重要就是人文美,如堤坝,拱桥,雷锋塔。这些景物也许还能见到类似的,但在西湖,首先是故事在吸引你。 乌镇民居更适合在一个带点薄雾的早晨或黄昏,想象一下绿水中倒映着刚刚升起或落下的太阳,柳丝低垂,河面上摇曳着二三条乌蓬船,还有炊烟——映衬着这边儿白的墙、黑的瓦。再在空阔静宓、略微硌脚的石板路上走两步。此时的心情和脚下感觉肯定都轻飘飘的。 而现在,早上八九点钟就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各种现代化的喧嚣更是将想象力破坏的一塌胡涂。 其实这倒也没什么遗憾的,我们从来就不是一个缺乏想象力的民族,只是现在还来不及想的这么多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