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梅里雨崩之行(二) |
[游记]梅里雨崩之行(二) |
2007-08-06 |
4月18日,早晨很早就醒了,天已放亮,拉开窗帘就看见雪山顶上已经开始有日光洒在上面了。已经7点了,再次准备好相机,来到外面露台上,拍了几张,但还是没有日照金山的效果。看来这完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去厨房转了下,客栈的主人和客人都没起来几个,于是回房。刚出厨房门,就看到来了一男一女两个老外朝客栈走来,够早的啊。但是...他们不是从垭口方向过来的,而是从上村尽头的白塔方向过来的,也就是说他们这么早应该是从大本营方向过来的。难道是老外昨晚在山上露营?于是我饶有兴趣看着他们。老外走的很慢,似乎很疲惫,走到客栈门口就直接进了厨房,在炉子前坐下,就着碳火烤火取暖,这间接印证了我的猜测。回到房里有休息了些时间,才整理好今天要上山的东西,去露台边洗漱。等我在回到厨房时,那两个老外已经走了。 早饭是简单的面条,就着昨晚的剩菜,不太好吃。我们四个、福建老陈、另四个上海的女孩今天要去大本营、冰湖。还让客栈老板给每人煮上2个鸡蛋,由于小妮和那四个上海女孩要骑骡子,而跟在骡队后赶路很累人的。向导关照我们出了上村白塔后沿路一直往前,在前面岔路口等他们。于是8点10分,我、燕子、小蔡、老陈先出发了。 我们路过雨崩村小学,穿过两侧木桩篱笆的泥路,经过村口的白塔,向大山深处走去。一开始,路很明显,甚至有拖拉机的车辙印。路边树木茂盛,间或夹杂着几株桃花,这里海拔高,又近雪山,桃花开得很晚。记得在飞来寺的小院里,我指着山坡上的一株桃花对燕子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时间、地点、事物竟是如此的贴切。 往前慢慢地走,路两侧的树越来越粗,看样子有些年头了。有些树虽然不高,但树冠很大,垂下的树枝上挂满了“树胡子”,一直垂到地面,样子有些狰狞。还有那些倒伏枯死的树干、树根。走过这片树林,路已不太明显,也没有看到向导提到的岔路,有些犹豫。于是停下来等向导和马队。我则尽情地深呼吸,享受这天然的氧吧。 8点50分左右,看到向导来了,马队则还在后面。向导是个20左右的小伙子,个子不高,但走路很快。他右侧腰际上挂着藏刀,随身只带了几个泡面,水壶都没有。边走路边唱歌,不时停下来拍风景照。向导说,现在是平路,还没有到上坡路,可以走快点。于是我也迈开步伐跟上。9点,路过一处水力磨房的小木屋,接着经过一个跨在山涧上的独木桥,又开始了上坡了。 从上村到大本营要翻过一座山,一个小的垭口。我跟着向导上坡,他不是走之字形的马道,而是直接往山坡上走。好几处是从密林间强行穿越、从半米多高的倒伏的树木上爬过去。渐渐地,我跟不上了,几个拐弯后向导消失在前面的密林里。我只能站着大口喘气。休息了会儿,后面的马队上来了,在我的视线范围内走着之字型的坡路。于是我拼力向上,翻过一小段山坡,走到马队的必经之路上等着,休息喝水。等马队上来后,就夹杂在马队中间继续赶路。 这时看见福建老陈了,他好象走得也挺累的,不时原地站立休息,还拿出红牛饮料补充体能。我们交流了一下,我认为自己一开始跟着向导的速度翻山坡是比较失策的。走的太猛了,过大地消耗了体力,以至于现在过早地疲劳。 继续往上爬,有些路段太陡了,马夫门爱惜自己的骡马,让那几个女孩下马自己走一段。趁这时,我渐渐地赶了上去,超过他们。路边的山坡上还保留着未融化的积雪。10点25分,我终于爬上了这个小垭口。从这里向下一点在往前不远就是大本营了。这里又看到了向导,他说在垭口等我们N久了!超人啊! 过了垭口,我以为该一帆风顺了。谁知马上面临更大的难题!下垭口的陡坡上全被冰雪覆盖了,又陡又滑,这段约20米的下坡太危险了。那些马夫们二话不说,下去用刀、木棍、木板把路上的冰雪铲开,敲成阶梯状。更让人感动的是,他们就站在着陡坡上,伸出手,接扶大家一个个依次通过。 小心地过了这段险路,接着是平坡。不久一条小河出现在路旁,不远处一座木桥。向导说过了木桥在往前就是大本营了。此时是10点40分,我们在河边休息、拍照。小河、木桥、森林、雪山,象是童话里的世界。老陈则坐在桥上的美女堆里拍照留念,哈! 向导在河边捡了个大矿泉水瓶,洗干净准备到大本营汲水用。我看了也捡了个小水瓶洗干净,准备装水。向导说,不用急的,到了大本营的河边,那儿的是水更干净。 一路平坡,走出树林,眼前豁然开朗,11点15分,眼前出现了几个木房,大本营到了!说是大本营,其实就是山坡前靠河边的两座陈旧得发黑的木棚。另一侧是两三间新造的木房子,地上堆放着整块的厚木板。中间是一条依稀可见的小路,一直通向雪山,消失在雪山前低矮山坡上的灌木丛中。 我在长凳上坐下休息,向导则忙着劈材,从河边打水,回到那间黑旧的木棚里架起一个烟熏的发黑的大水壶准备为大家烧水。可能忙中出错,竟望带打火机了!我也没有,吸烟的老陈还在后面呢,这次幸亏燕子带着火种,看来她装备很齐全的! 我去河边洗了脸,这河水就是从雪山上流淌下来的冰雪之水,清澈冰凉。于是我装了满满的一瓶500毫升水,放进背包里。两天后,我背着这瓶水从雨崩尼农走出。到了荣宗村终点断水了也没舍得打开。一直等回到飞来寺酒店,才将这瓶水烧开,泡茶与燕子一起细细品味! |
原始链接:http://www.aixiuxiu.com/lvyouxiu/612.html |
转自:29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