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沉睡的黄金乡-雨崩 |
[游记]沉睡的黄金乡-雨崩 |
2007-08-30 ctrip.com |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藏民有太多足以让世人为之动容为之震撼的财宝了,大到雄伟辉煌的布达拉宫,小到上面这首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缠绵情诗。在去雨崩的路上我跟小酷说,如果能在途中看到三步一磕长头的藏民我可能就要热泪盈眶了。她点头称是。 我当下作了个决定,如果梅里雪山足够壮美到令我臣服,我愿意对着神山叩三个响头。 结果,在雨崩神瀑前,我磕了足足六个响头! 雨崩是香格里拉地区位置最偏僻,海拔最高的村落,如同一个梦乡,久久沉睡在梅里雪山的脚下。 当香格里拉的铜臭味越来越弥漫的时候,人们把对大自然最后的向往全部寄托在了雨崩身上。我们在昆明下了飞机,心心念念都是雨崩,沿途美景全当陪衬,以至于我对歌舞升平的丽江也毫不在意,这不亚于一种奢侈的浪费。 丽江到香格里拉的那天雨水绵绵,却丝毫浇不灭我对雨崩近乎于偏执的热情。 晚上我跟朋友发短信说,我在使用电热毯,这直接摧毁了许多人对夏季气候的认识,如果我的短信不能够怀疑,那他们只好思考我和他们是否是活在同一个星球上。 这样两个世界的差距在我们从香格里拉包车到达西当温泉的时候又被拉开了几十光年! 首先允许我描述一下我心中勾勒的西当温泉的图景:几处峭壁围绕之中有一汪升腾着薄薄烟黛的温泉水,我们一边泡温泉,一边看星空。 但是,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由塑料棚和木头组建的房子,外面一间是厨房加饭堂(总共两张桌子),里面一间又被隔成两个小间,各放3张床。屋子左边是鸡窝,一只母鸡从塑料布里钻出来在我们屋子里悠闲的散步;右边是猪圈,欢实的小猪们连续不断地拱着木板。不要说温泉了,甚至连厕所都没有! 外面雨很大,四处都是泥巴,我不敢想象前途未卜的雨崩之行,我甚至怀疑我为什么要来这里,也许在酒吧喝酒更适合我。 晚上我惊恐万分地给周岸发短信,说,这里的蚊子和蜻蜓一样大! 虽然条件艰苦,可是我都已经站在雨崩的脚下了,说什么也不能退缩。我迷迷糊糊熬过了一整夜。 早晨醒来,我漫不经心朝屋外扫了一眼,眼睛就被明晃晃的光芒刺了一下。 难道是——阳光? 我不顾形象就冲了出去,已经半个多月不曾放晴的雨崩天空终于露出了太阳绚烂的脸!冥冥之中彷佛我们真得神灵的庇护! 按照计划我们今天要骑马进雨崩,然后下午开始徒步神瀑。 为我们牵马的3个藏民中有位年纪较长的大叔,看上去在这一带似乎相当有本领,而后来他更成为了我能完美完成徒步神瀑计划的大恩人。我们都称呼他“吕叔”,回程的时候我才从他口中得知他的老师是仁青平措——我国西藏登山队前任队长,中国登山界泰斗之一。 我骑的骡子的名字,藏语发作“jue nai”(只是接近),意思是“好骑的”,我直接称呼它为“活力小子”。而它的主人更是名副其实的活力小子,只有18岁,却偏偏生怕别人不知道他老练到家,只是后来忍不住一路唱歌的行为稍稍暴露了他孩子的天性。 骑马进雨崩要5个小时,途径海拔最高的垭口,在那里,虔诚的藏民在山坡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经幡,因为在这里,我们可以同时看到梅里雪山十三主峰的概貌,以及神瀑和冰湖,后两者是雨崩最著名的两条徒步路线。 在来雨崩之前,我在丽江的客栈里看了一部有关于梅里雪山的记录片,在此也介绍一下这座藏族的神山。 梅里雪山的藏语是“卡瓦格博”,是藏传佛教中的男性神山,为更多人所知的喜马拉雅则是女性神山,但是较之喜马拉雅,卡瓦格博在藏民心中更加神圣,因为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人登上过它的顶峰,虽然它最高处只有海拔6700多米。 这是人类真正没有染指的圣土了。 在喜马拉雅已经被世界各地的登山者用硬靴登烂的时候,卡瓦格博一次又一次阻挡了人们登顶的脚步。 很多藏民不能理解,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热衷于征服他们心目中的神山,在他们看来,这是对神灵的大不敬。 汉族天子在祭天的时候往往要登上山顶,这是一种“垂直的朝拜”,即从山脚到山顶;但是藏民的朝拜却是一种“水平”的方式,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转山”。我想天神应该更接受藏民的朝拜思想,自然已经赋予人类太多了,为什么人类不能为自然留下最后的一片净土呢? 当年誓死征战梅里雪山,最后依然无功而返的登山队员后来领悟了一个道理,人类所能征服的不过是一个海拔上的数字,而征服一座大山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跟自然相比,人类实在太渺小了! 5个小时虽然时间很长,可是骑着骡子实在谈不上辛苦。沿途山路曲折,藏民却如履平地,好生让人佩服!从西当到垭口,大概有3个休息站,供应酥油茶、烙饼、方便面等等,可以填饱肚子,牵马的藏民们一天要吃5顿才能保证体力。第二个休息站,吕叔打来一壶酥油茶请我们喝。 这酥油茶实在需要要特意推荐!从丽江到香格里拉再到雨崩,我们都喝过酥油茶,得出结论是“丽江酥油茶是泡的粉”! 真正的酥油茶是通过反复筛打来提取牦牛牛奶里的精华,再加入盐调味,很多人对它的味道开始不是很适应,甜甜咸咸,但是喝多了会觉得回味无穷,至少我和小酷着实为离开云南后不能喝到酥油茶伤感了一阵。而且酥油茶最大的功效是缓解高原反应! 到了垭口后有一段陡峭的下山路需要我们步行,在这里我们生平第一次看见了雪山!!! 是的,梅里雪山就横亘在我们眼前。湛蓝的天空映照皑皑白雪,几缕逶迤的白云缭绕在峰颠,投下银灰的云翳。可以看见融化的血水从山顶的悬崖峭壁飞泻而下,然后汇聚在一处山坳,如同一朵硕大怒放的雪莲! 受尽几日坐车赶路折磨的小酷感慨“所有的辛苦一下子就变得很值得”。 是的,这就是所有伟大事物的共同性,非要你历经挫折无奈,尝遍酸甜苦辣,才让你触及沧海桑田的真实! 云山迭迭,林海茫茫。 拿出手机想发短信,却发现没有信号。我想我离人间越来越远,却离天堂越来越近了。 从垭口到雨崩村都是下山路,但是愈发崎岖,很多地方骡子几乎要漂移过弯(我承认我想太多了-_-|||)。行程大约1个小时,终于看见位于群山脚下的雨崩村了。 雨崩分为上雨崩村和下雨崩村,相隔的距离步行大概要将近一小时。 我订的客栈是位于两村中间的“徒步者之家”,这是整个雨崩第一间客栈,老板阿南主也是一个登山专家,他和吕叔是发小,感情很好。有共同追求的人总是惺惺相惜! 我把带来的一公斤文具交给了阿南主,他是村里的副村长,学期开学他将把这些文具转交给村里的小学。 (P.S. 这里请大家响应“多背一公斤”的号召,即在你去往比较偏僻的地区时请多带一公斤文具,发送给当地的小孩。一公斤并不多,但是对穷苦的孩子们来说很珍贵了!顺便感谢我亲爱的妈妈为我准备的这两打本子和60支圆珠笔!你这么善良山神一定会保佑你的!) 到达客栈已经下午两点了,按照计划我们今天要徒步神瀑,来回需要大概6小时,任务很重。 本来吕叔把我们送到客栈就完成职责了,但是我们还是请他做我们的向导。虽然他因此可以赚到我们100块钱,但是将足足多耽误一天时间,也就是少做一天生意。不过那这位善良的藏民还是答应了我们的不情之请。 在吕叔的指导下我们精简了徒步的行装,带上他为我们准备的简易手杖,立即出发。 小酷因为体力的制约选择了骑马,我和老兆在吕叔的带领下开始还算艰辛的徒步行程! 雨崩到神瀑的道路是典型的“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路有三个上坡,其他都是平路。但是这3个山坡占了全程的一半。 爬第一个山坡不会觉得累,旅途开始都是斗志满满,步履稳健。上去之后就是上雨崩村,村里通往神瀑的路都是泥巴,吕叔说这还好晒了一早上太阳,泥土干燥了不少,前几天下雨这简直是泥潭。 万万没想到,回程的时候这条路竟然成了我们的恶梦,这是后话了! 到了一个开阔的草甸,吕叔说这里是雨崩唯一一处手机信号好的地方。我连忙开机,果然有两格信号。我给妈妈和几个一直保持联系的好友发了短信,告诉他们我的情况,说了没信号不用回了。然后关机,享受彻底的与世隔绝! 沿途有很多用石头堆成的类似塔的东西,吕叔说这是藏民为自己过世后在阴间堆砌的房子。 在一块巨石上我看见挂着很多首饰和随身的小件物品。吕叔告诉我这里是神山的大门,来到这里的人会留下自己身上的东西,就等于跟神山拿了进山的钥匙。于是我也将一只手镯挂在了石头上。 第二个上坡路程最长,中间有一处比较陡峭的山坡,溪流顺着道路淌下,人踩在上面相当湿滑。 这个上坡爬完,体力已经消耗了大半,幸好及时出现了一个补给站。在补给站我们和领先的小酷汇合了。从这之后的道路马不能走,她也加入我们徒步的队伍。 吕叔好好夸奖了一番我的体力,这让我对之后的路途充满信心!算算口袋还有3块巧克力,准备有计划地吃掉它们补充体力。(P.S. 巧克力和西洋参是高原地区登山的必备物品之一哦!) 第三个山坡虽然不及第二个那么长,但是却是最考验人的地方。 这时候你的体力已经到了极限,而山势却越来越陡,每走一步都想停下来休息。这万万不可!登山和长跑一样,需要保持一个速度,不能太快,否则没有后劲,不能太慢,否则浪费体力,更不能走走停停,越歇越累越不想动。 登高海拔的山切记不可在剧烈运动后直接坐下休息,很容易引发肺气肿,这是高原最危险的情况! 当时在向神瀑进发的除了我们一行4人,还有一个杭州来的女孩和她请的年轻向导——一个藏族小伙子! 我在开始感觉上行有些吃力的时候问那个小伙子到神瀑还要多远,他说走的快25分钟。 听到只要再25分钟就可以看见魂牵梦萦的神瀑了,我顿时来了干劲,一个人冲到最前面。走了好一段路,我明显感觉腿脚发软了。我把两块巧克力一起吃掉,平稳了一下呼吸,准备做最后的冲刺。 随口问了下小伙子还有多远,居然得到“还要20分钟”的答案! 我完全惊呆了!怎么还要20分钟?我刚才可能走了15分钟都不只! 小伙子说,不跟你讲25分钟你能有力气爬到现在吗? 没力气思考这话有没有道理,只是既然已经埋头走到现在了,不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放弃。 我开始了比之前两个小时的徒步加起来还要辛苦的20分钟冲刺!这20分钟我保持一个速度,几乎没有怎么休息,逐渐我把他们都甩在身后。我很想停一下休息,可是我知道只要停一次,就会连续不断地想停下。 走了15分钟,我出现了耳鸣。我感觉心脏要从胸腔里蹦出来了!只好停下脚步,我抱住身边一棵树,整个人似乎只剩下喘气的功能。我的肺剧烈收缩了几下,大脑总算是补足了点氧气。我终于知道一个平时缺乏锻炼的人到雨崩徒步是多么天真的举动。 我哆哆嗦嗦从口袋里掏出最后一块巧克力,塞进嘴里,勉强嚼了几下。巧克力的味道真好啊!可惜还来不及等我回味,就被吞进肚子里了,本能告诉我全身上下都急需这点儿热量。心中下定决心,回家之后要买上一堆这种巧克力吃个够吃到饱! 拔开罐铅一般的双腿继续向前,又行了5分钟,我看到一片平坦的小树林,树上挂满经幡,仔细一听,水声潺潺! 我知道,神瀑就要到了! 顿时全身注满了希望,这时候已经没有多余的体力让我欢呼了,我凭借意志力向前冲,刚一出小树林,三条瀑布赫然出现在眼前。 你可以想象这样一种情景吗? 你的世界本来是一片原始的海洋,黄褐色的云层密密实实覆盖在天空上,浑浊冰冷的海水一点一点侵蚀你脚下的陆地,你的胸腔憋闷,却喊不出一点声音,你的手脚都被无形的枷锁紧紧束缚,你的脊梁上背负着沉重的石块。 这时候一阵温暖的南风吹过,你大口的呼吸,芳草的气味在你身体里流淌,你瞬间得到了解放,乌云开始散开,露出蔚蓝的天空,海水开始退潮,逐渐呈现出来的陆地开始长满纠缠的藤蔓,长出细细的嫩芽,开出大朵大朵美丽的花儿,那花瓣微微卷曲,柔软而美好,一直伸展到你的鼻尖。 如果你能体验这种感觉,那你就能体验到当我看到神瀑时候的心情了。 灰暗的世界变成了光辉普照的世界! 丘壑雷鸣,飞烟轻雾,岚气徐徐,面对如此壮阔的瀑布,我无法用语言描述它的壮美,只能用两个字表达我的感受——“哇靠”! 之后过了10分钟,藏族小伙子和杭州女孩也到了神瀑,而足足过了20分钟,吕叔才带着小酷和老兆到达这里。 三条瀑布最右边一条较小的瀑布是藏民心中的神水,吕叔一片好意让我们把随身带的瓶子给他,他帮我们去灌神水。吕叔把衣服一脱,打着赤膊就冲到小瀑布旁边,看得人目瞪口呆。 而我和老兆则换上拖鞋和雨衣,准备一会儿随吕叔转瀑布! 对,没有错,转瀑布就是冲进瀑布里转一圈出来。神瀑是藏民心中的三大圣地之一,他们认为淋过神瀑的水就可以得到净化,洗清身上的罪孽! 我们即将转的是中间一个瀑布,从数百米的高处直落下来,但是没有形成瀑布潭,而是顺山势成为溪流而下。水流巨大的冲击力和带动的强风让这次转瀑布充满了挑战性。 吕叔握着我的手,问我害不害怕。 我说有您在我什么都不怕!这是真话,总觉得只要有这位像神仙一般的藏族大叔在,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他也一定能帮我闯过去! 然后我们开始向瀑布靠近。 冲进瀑布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我事后觉得对当时的记忆很是模糊,只觉得巨大的水流一下就铺天盖地而来,目所能及的世界一片白茫茫,尽是雾气和水柱,这里才是真正的“雨崩”——雨水崩塌而来! 我不由得握紧了吕叔的手。 震耳欲聋的水声掩盖了尘世的所有喧嚣,我的意识一片空白,我发誓在那一刻我什么都没有想,只感觉全世界的时钟都一起停摆,我随着吕叔穿越过一个时间凝固的空间,奇妙的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我却能听见身边吕叔恰似在耳边的低语,他在祝福我和我的家人平安幸福,扎西德勒。 这种情景多么的神圣相信你们都可以想象。 用吕叔的话来说,意识的空白正是说明了我们在神瀑中得到了新生! 从瀑布出来后,我发现塑料雨衣完全没有作用(要穿就要穿厚的橡胶雨衣),在进瀑布的一瞬间雨衣就被吹得全翻了起来,幸好有冲锋衣,我才没有变成落汤鸡,仅仅湿了两个袖口。不过裤子从里湿到外。 我在小酷的帮助下换上了干净的长裤。换裤子的时候我才发现我的手脚已经冻得不听使唤,好不容易才把裤子穿上。看来天气再冷一点,转瀑布就不是我们这些凡人能做到的事了。 稍微做了点修整,吕叔提醒我们必须马上下山了,不然天黑了不好赶路。 下山明显比上山轻松,我们速度不算慢。 在距离休息站不远的一块草地上,我把雨衣铺开,跪下伏身向梅里雪山磕了3个头,感谢卡瓦格博让我看到了这么壮美的风景,经历了这么神圣的过程。再磕3个头,祈求卡瓦格博赐给我和我爱的人们一生幸福。 亘古的神灵啊,请保佑您善良的子民吧! 下山途中我们四人互相聊天,后来我们还一路高歌,从五月天唱到《北京的金山上》,从蔡依林唱到《少先队队歌》,最后连闽南语歌曲都隆重登场。 如此和谐欢快的气氛在太阳完全没入地平线之后结束了。此时我们已到上雨崩村,四周一片昏暗,民宅透出微微的光线,根本不够照路。幸好老兆带了手电筒,我们4人凭着手电的光亮和吕叔的经验蹒跚前进。 白天看起来并不困难的烂泥路现在成了横在我们前面的一道难关,我们已经不能靠眼睛辨认脚下是泥巴还是石块。一脚深一脚浅地几乎是蹒跚前进。那种鞋子陷进烂泥里的感觉真是不好。 吕叔在最前,之后跟着小酷,她用手杖探路,再指示我哪里是石头,哪里不能踩,而我后面的老兆亦步亦趋。 200米的烂泥路我们走了几乎半个小时,我卷起裤角的小腿被小虫子叮了两个包,又疼又痒。 在雨崩上村我们借不到手电筒,只好继续前进。前方我们要走过一座桥到河的对岸。 黑暗中我完全不认识路,眼前的景色那么陌生,我不能肯定我白天是否经过。心中庆幸有吕叔为我们带路,不然我们三个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滑下斜坡。吕叔始终走在前面,他甚至不太需要手电筒就能找到正确的路。老兆走在吕叔后面,他走路一向很慢,走在后面很容易掉队。我在中间,负责拿手电筒。小酷在我后面,手电筒不太能照清她的路,她只能紧紧搭着我的肩膀。 尽管如此,很多地方我们不得不停下来,用手电筒照着一个一个过去。 到了河岸边,吕叔打着手电筒先把小酷先接过河,然后来拉老兆,我根本不敢一个人站在漆黑的地方,总觉得会有什么东西忽然窜出来,老兆也不敢留下,我们只好一起过去。 在桥上,吕叔偷偷跟我说,你往桥下看看。 我侧过头,吕叔用手电筒照了照桥下,这一看不打紧,把我吓出一身冷汗,这长不足10米的桥下居然是个深谷,一条急速奔流的河水呼啸而过。这万一失足滑下,那真是连命都没了。我再次感激吕叔的大恩大德!也提醒一下,如果没有好的向导,千万不要在夜晚徒步神瀑。 9点半左右到了雨崩马场,在那里稍作休息后我们继续往客栈出发,这是天开始下起小雨,我打开手机的照明设备,在前面探路。 这段路的痛苦程度不亚于最后冲刺神瀑。我觉得我每次深呼吸,胸口就像被刀子割开一道,黑暗中那路彷佛没有尽头。 等我们10点到达客栈的时候,已经累得不成人形。我整个脑壳袭来一阵又一阵缺氧的疼痛。点了3个菜,我就抱膝坐在桌子旁边闭目养神。 周围三三两两坐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大家喝着青稞酒,吃着烤牛肉,愉快地交谈着。有人问及我们行程,吕叔代为告知,结果不少人对我们转神瀑的行为难掩羡慕之情。 吃完饭老兆先回了房间(其实房间只有3张床1张圆桌,连插座都没有,当然,这里没有信号,也不必着急给手机充电),我和小酷一边赶蚊子,一边和几个藏族向导聊天。 过一会儿,来了个叫拉姆的女孩坐在我身边,她是客栈里的服务员,是个热情奔放的藏族姑娘。 那几个藏族向导开始起哄,分成男女两边,开始对歌,唱完一首就要喊一句“呀兄呀兄呀呀兄”!萍水相逢的人们开始慢慢形成一种默契,一人刚起个头,一群人就迅速接上,越来越多人被吸引过来,气氛在一位藏民的祝酒歌中到达了高潮。 旅途的疲劳一扫而空! 我的嗓子哑了,眼睛花了,可是却沉浸在这种欢乐温暖的气氛中不能自拔。 在历经洪荒后的漂泊里沉淀,在流言蜚语后的是非前坦然,在千帆过尽后的寂静中微笑。 一次旅行能教会你的往往比旅游本身要多得多——这点我深信不疑! 第二天离开雨崩,骑骡子到垭口,然后徒步回到西当温泉。 途中手机有了信号,五花八门的短信蜂拥而至,连续的震动提醒我我已经从天堂又回到了人间。 我想,以后我会跟我未来的男朋友说,爱我的话就陪我一起去雨崩吧! ——此文献给吕叔、小酷、老兆。 谨祝看过它的人幸福安康!扎西德勒!
|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100036326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