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行走在云端之一(滇西北之梅里雨崩束河泸沽) |
[游记]行走在云端之一(滇西北之梅里雨崩束河泸沽) |
2007-08-31 ctrip.com |
6.20 傍晚时分,飞机准时降落在香格里拉机场。施姐、小孟、我拿着行李走下弦梯,只见机场红毯铺地,盛装男女们载歌载舞。我们顿时感觉受宠若惊——迪庆人民真是热情噢!不过我们还没有尽情享受眼前的一切,就被穿着制服的人们拦在了一边。此时飞机上鱼贯而出几十位乘客,盛装男女们递上哈达,原来是云南省省长率队视察工作来了。省长同志真是与民同乐啊,在飞机上我们居然没有意识到坐在周围的并不是游客呢。我们避开喧闹的人群,来到停车场,没想到这里也同样是一片混乱,于是三人迅速跳上一辆白色越野车,抽身而去。 人物介绍:施姐,久居澳洲18年,在得知我的行程后,坚定地要与我同行,无论我怎样描绘行程将如何艰苦,她都毫不动摇。小孟,在昆明机场转机时偶遇,闲聊后得知我们都预订了青年旅社的房间,于是决定相约而行。我,一心要徒步梅里雨崩的野驴,相信用脚丈量出的美景最值得记忆。 不一会儿,我们的住处到了。香格里拉国际青年旅社在一条偏僻的小巷中,一切显得安静整洁。藏族司机旺堆师傅已经在路上给我们推广了他的包车服务价格并留了一张名片,我们答应考虑考虑再做答复。 在旅社吃过晚饭,三人便直接来到独克宗古城的四方街。这里的古城都有一个类似广场的地方,当地人在夜晚会自发地来到这里舞蹈。施姐由于刚刚回国,对此感到十分不解,于是我很简明扼要地解释:这就像在北京老人喜欢扭秧歌一样,既可以健身又能自娱自乐。没想到施姐是一个舞蹈迷,在两秒钟之内便溶入了欢乐的人群。小孟和我还在矜持着,举着相机拍来拍去,不一会儿便被淹没在舞蹈大军中。赶紧伸伸手踢踢腿,让我们也能尽情地享受休假的轻松和自在吧。 6.21 今天我们顺其自然地约了旺堆师傅的车去飞来寺。小孟说有个朋友托她带了东西给一个高僧,所以她要先去松赞林寺一趟。我们也正有意前往参观,于是旺堆师傅便驶往松攒林寺方向。 小注:松赞林寺又称归化寺,位于香格里拉以北5公里的佛屏山下,是公元1679年五世达赖和清康熙皇帝敕建"十三林"之一。它不仅是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群落,还是川滇一带的黄教中心,被誉为"小布达拉宫"。该寺集藏族造型艺术之大成,有"藏族艺术博物馆"之称。 不料旺堆师傅在县城转来转去,总是被警察大哥拦住并被要求掉头,旺堆师傅奇怪的问:“今天为什么那么多警察呢?”我们三个异口同声的回答:“因为省长同志来了!”我脑筋转了转,又问:“你们说省长同志会不会也去松赞林寺?啊,如果这样,那活佛一定在寺庙里吧?”旺堆师傅很认真的回答:“活佛一定在,你要是有什么心事就可以对活佛说。”我们三人都笑了,小孟说她正有好多心事要对活佛说呢。 我们的车从一条小路开到松赞林寺,小孟先找人去了,施姐和我则拾阶而上。松赞林寺的确是一个大的寺庙,大殿的四周还分布着八个康参的小殿,每个建筑依山而建形成一个整体,外形犹如一座古堡。 大殿的一层是个大经堂,烛火摇曳,光线很暗,里面除了几个藏族老阿妈以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游客。我俩按照顺时针方向绕场一周。有个僧人面色和善地坐着看经书,我捐了香火钱,向僧人取了三注香,在酥油灯上点燃,拜了大殿里的佛像,僧人口中便一直念念有词地注视着我,我也报以微笑感谢他为我念诵经文。这一切都显得自然而安详,很容易让人的心从浮燥中沉静下来。 我俩继续上了大殿的二楼,这里是一个转经堂,上百个转经桶金光灿灿的摆放在四周,加之部分房顶是用阳光棚做成的,光线一下就明亮起来。一个小僧人开心地围着我们,示意可以转经桶,可以拍照。在他的指引下,我们上了二楼的屋顶。这里视野更加开阔,也可以近距离地欣赏屋顶上的各种金色塑像。 我们就这样跟随着小僧人继续上了三楼。小僧人示意先摸一下挂在楼梯正对面的哈达,然后左转掀开了一个屋子的门帘,回头对我们说:“这是活佛的房间。”啊,太突然了,我的脑子几乎一片空白、没有产生任何想法,就这样见到了活佛!活佛的房间并不太大,但是非常的整洁,床塌前燃着一盆碳火,空气中弥漫着藏香,加上慈眉善目的活佛正对着我们微笑,会让人产生只想静静地坐在这温暖的地方,一直都不要离开的愿望。心无杂念的我直径走到活佛面前,他示意我跪下并为我摸顶,再递上一条彩绳并为我系在脖子上,我嘴里嘟囔道“谢谢活佛”,活佛就像知道我的心事一样看着我点头微笑。得到活佛的祝愿,我更相信之后的行程能平安顺利。 走出松赞林寺,很快就到了依拉草原和帕那海,旺堆师傅将车停在一个高地,我们就可以不用买票而看到眼前的景色了。旺堆师傅说前两天的赛马会就在草原上举行的,场面异常热闹。赛马会每年都在端午节的时候进行,这我事先知道,但是很遗憾因为不方便请假而错过了。没有赛马会的依拉草原显得非常平淡,帕那海因为是枯水期也不觉美丽,我们只拍了两张照片就继续前进了。 峰回路转,眼前出现一个美丽的山谷,路边上好多家饭馆写着“土鸡汤”。旺堆师傅说这里是尼西,生产最好吃的鸡汤。我看一看时间,刚过11点,只好喝了两口水把谗虫压了下去。 12点,我们到达奔子栏。奔子栏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现在也是一个交通要道。在吃中饭的时候,旺堆师傅碰到好多司机朋友,他指着其中一个打趣:“他的名字很好笑,叫萝卜炖猪。”哈哈哈,我接过名片仔细一看,原来是“萝卜顿珠”。藏族人没有姓只有名,有钱的人家请活佛为小孩起名字。我们问:“藏语里旺堆是什么意思呢?”师傅回答:“应该是身体健康的意思吧。”然后很认真地看着我们说:“你们三个的身体还真健康,好多客人都有高原反应呢。”我也很认真地问:“晕车算是高原反应吗?刚才路过尼西,我就头晕得厉害呢,不过现在不晕了。”医护人员出身的施姐仔细询问了一些症状后,确诊为:“这是低血糖的表现,看来你得多吃点。”原来如此,难怪我那么想喝尼西的鸡汤呢。 我们就这样一路说说笑笑地欣赏了月亮湾,翻越了白茫雪山的垭口,路过了雾浓顶观景台和德钦县城,来到了飞来寺。 飞来寺是观赏梅里雪山的最好地理位置。这里只有一条街,满街都是客栈和酒店。“梅里往事”客栈仍然保持着它的传奇色彩,而小孟选择入住新贵JZ,施姐和我则随意住进了“扎西德吉的家”,旺堆师傅又碰到一个司机朋友,开开心心也找到了住处。每个人都安顿下来后,便坐在JZ的酒吧聊天。因为云层很厚,我们今天没有看到白茫雪山,在雾浓顶观景台和飞来寺也没有看到一点梅里的容颜。看着正在白塔前准备桑枝的藏民,我们都盼望天公做美,明天能让远道而来的人们看见梅里。
|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9410522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