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后一篇:“红色之旅” 山沟沟一日游记 |
[游记]后一篇:“红色之旅” 山沟沟一日游记 |
2008-06-27 sina.com.cn |
“红色之旅”——山沟沟一日游记 2006-08-30 23:42:37 大中小 公司党员保先教育——去余姚四明山寻访新四军抗日根据地的“红色之旅”活动因台风“麦莎”的影响而改道前往余杭山沟沟寻访新四军驻地旧址。改了去处,但大家依然兴致勃勃。 八月十三日,多云,没有了夏日阳光的直射,感觉不怎么闷热,较前几天的高温,今儿个也算是适合出游的日子。上午8时许,在公司周书记的带队下,金龙大巴载着我们的欢歌笑语,驶出市区,一路奔驰在宽阔的104国道,经彭公,拐上了余杭西北的丘陵地带,绕过险峻曲折的盘山公路,最后缓缓驶入了坐落在半山腰的山沟沟景区。 下得车来,环顾四周,青山连绵,修篁翠绿,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心情也随之放纵起来。 “山沟沟旅游区地处杭州西北四十公里的‘浙江省蜜梨之乡’ 余杭区鸬鸟镇,区内拥有杭城第一峰——海拔1095米的窑头山和次高峰海拔1025米的红桃山,是太湖的重要源头之一。旅游区内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动植物种类丰富,有国家珍稀植物千年红豆杉群,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麂等。四周峰峦叠嶂,群山苍翠,植被覆盖率95,形成了与周边环境不同的独特的“康乐型”气候环境……”。导游的介绍,让我们对即将开始的探胜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和期盼。 根据安排,我们首先踏上了“茅瑭”。茅塘为高山平台型休闲观光度假景区,主要以农居休闲为主。茅塘村口的石壁坡流号称“浙北第一坡流”,沟宽石厚,据说丰水时溪流气势澎湃,声震四邻,蔚为壮观。此时雨水不多,清澈的溪流蜿蜒曲折,如细歌慢语,汩汩而下,溪潭上浮着几只白鹅,几个农家小孩在溪边玩耍,却也情趣昂然。拾阶而上,映入眼帘的是四块巨大的鹅卵石,名曰“三生石”和“远古石”,溪流环绕其间,同事们纷纷在此合影留念,称此为“三生有幸”,互叹人生相遇的缘分。 穿过由亿万年前地壳运动留下的花岗岩流“千羊石”,弯过平静如镜的“耳泉”,跨过将军台,顺着一条竹间小道,出了道口,不由地眼前一亮,一座完整的古村落呈现在我们面前:幢幢农居,依山而建,白墙黑瓦,错落有致,巷陌纵横,绿树点缀。其间炊烟袅袅,鸡犬相闻,时有山农悠闲地打量着我们这些陌生的客人,犹如世外桃源,一派祥和的气氛。 兴步游览,在一堵白墙上刷有“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黑色标语前,我们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当年新四军驻地旧址。旧址是一幢清末明初浙西山区典型的大宅院,想必是当年土地革命时期收缴的土豪财产。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步入宅院,除四周高高的风火墙,里面全是木结构,因年代久远,柱子和木板都已被岁月侵蚀得风化而斑驳。屋宇共分二层,呈凹字型,堂前有天井,左右为厨房和什物间,楼上有东西厢房和正房。东厢房放着一张破旧的老式雕花大床,西厢房至今还存放着多台新四军用来制作被服的洋车(即:缝纫机),晾着一些被服,还有五、六盏土制的煤油灯。我们默默地注视着,用思绪串联起这些零星的遗迹,眼前仿佛又出现了新四军后勤人员在昏暗的油灯下,踩着洋车,为前方的战士漏夜赶制过冬被服的情景。一楼为一个开间较大的中堂,墙面正中挂着一幅绘有新四军战士的国画,下方摆着一张八仙桌和二张八仙椅,已陈旧不堪,让人感叹岁月的沧桑。除几块简介外,中堂右侧悬挂着一面鲜红的党旗,在这样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的庄严。睹物思人,深情缅怀,我们在党旗下表彰先进,重温入党誓言,并合影留念,留下这一净化灵魂的一刻……。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7b0bab010004iw.html51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