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山沟沟游记 |
[游记]山沟沟游记 |
2008-06-27 sina.com.cn |
在大雨中,我们的“雨伞”大部队在导游一声声“走路的时候不看景,看景的时候不走路”的叮嘱声中,鱼贯进入了第一个景区:茅塘。我们踩着人工石阶穿梭在绿海竹林之中,这些人工石阶看起来很自然,很随和,是那种不追求齐整的自然之美,能把人工开发的痕迹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在这绵绵细雨的竹林中,我们听不见了往日的鸟鸣,有的就是雨打竹林和哗哗的流水的声音。我们站在“对映亭”前的平台上,鸟瞰山溪,仰望氤氲袅袅的山巅,感受着流水淙淙,享受着大自然最原始的感受。再看偶尔从鹅卵石路面上伸出来的竹笋,将路面破坏了,但是却没有人觉得那是破坏,让人感到的是一种生命之美!在“双声洞”前,我们领略了先人的智慧的产物:一种简单的就地取材的报警装置:水哗哗。据导游介绍,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一声声竹筒敲击的声音能把前来骚扰居民的野兽吓跑。千羊石是家喻户晓的“八仙过海”中的蓝采和修钱塘江堰的故事,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传说的出处,但是千羊石在这里却是静静的在风雨里挺立着…… 过了千羊石就是将军台了,是当年红军将领粟裕在这里组建革命根据地的见证。站在将军台上,向下看去,想象着当年红军在这里检阅,聆听首长的指示的时候的景象,遐想当年粟裕将军的那种豪情!怀着这种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新四军旧址的古村落。走进新四军被服厂,映入眼帘的除了陈旧还是陈旧。就在这种环境下,在短短的两个月里,一批批崭新的军装,军帽,军鞋,绑腿,皮带等生产出来送到前线。然后参观的是编织坊、年糕坊、酒作坊、豆腐坊等当年新四军活动的地方。亲眼看见了红军的草鞋,吃了朴素的豆花,品尝了土酿的米酒……这样,上午的安排就在红色教育基地的浸染下结束了。 吃过午饭,我们接着来到了第二个景区:汤坑。这是一个峡谷型的旅游区,全长2公里,落差有380米,有大小瀑布18个,号称“连天十八瀑”,更有清潭无数,地表形胜奇秀,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豁达宜人的感觉。由于今天一直下雨,而且雨特别大,所以山间溪流的特别的湍急,瀑布也更加的气势磅礴了。原本过河用的一块块石板都被水淹没了。导游说:“咱们还上吗?”看看灰蒙蒙的天,看看湍急的水流,看看那些退回去的游客,我们就豪气顿生,不再犹豫的对导游说:“没问题,继续上!”于是,有人挽起裤管、光着脚丫,有人任凭河水浸湿了“老人头”。我们沿着溪流而上,有时要趟过小溪,在冰凉的溪水中尖叫着前进。当我们看着峭壁上的龙须草,望着奔流而下的的瀑布,感受着迎面扑来的水气,当我们全身上下都被雨淋湿,鞋子里也能“养鱼”的时候,我们都开玩笑的说:“我们今天不是来旅游的,是来泡澡的。”所以,我们把今天的行动叫做:“山沟沟泡游”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11538a010009p2.html34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