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云南行游记之四无缘的卡瓦格博,静谧的天堂雨崩 |
[游记]云南行游记之四无缘的卡瓦格博,静谧的天堂雨崩 |
2007-11-13 sina.com.cn |
每个人都在睡梦中祈祷能有幸被圣山钦见,然而情况并不乐观,早上6点大家相互叫醒,推开门的时候大雾弥漫,满天不见一颗星星,想必已被厚厚云层遮住,大家对能否看到日照金山都不乐观了。 老公和广西帅哥,自诩玩摄影的两个人,还有飞来寺的很多摄影爱好者,依然不死心的开始架上各自的长枪短炮,期盼能够天公开恩。一睹圣山容颜。 天色开始见亮,云雾依然遮天蔽日,没有一点散去的迹象,和我们一样虔诚等待的藏民开始烧香祈祷,整个观景台上香烟缭绕,一片诵经声,然而云雾越来越浓,甚至整个山都被笼罩住,除了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到,倒霉,看来今天的飞来寺一定有日本人在,据说,每当有日本人去梅里雪山,卡瓦格博皆会藏匿在云雾中,不让世人见到其真面目,以此来表示对日本人1991年意图攀登雪山的愤怒。我们运气太差了。。。。。 大家等了半天,云雾依然没有散开的迹象,看来我们注定要跟圣山失之交臂了,,每个人都很沮丧,只有寄希望于雨崩,希望可以更近距离得看到梅里雪山,至于绚丽震撼的日照金山,只能在梦中相见或去别人的图片中感受一下了,遗憾也不见得是件坏事儿,可以为下次的到来提供充足的理由和借口。美丽的圣山,我还会再来的。。。。。。。。。。。。 天色大亮,大家都失望的回到旅馆开始吃早餐,每人一碗牛肉面,肉很少,面是挂面,煮的稀烂,很难吃,价格还超贵,每碗10元,有几个人不够又要了几个馒头,乒乓球大小竟然还要2块,十分不爽,不过还是吃了很多,下一步的行程将是非常耗费体力的,必须补充足够的热量。 别人拍到的日照金山,照片都让人无比震撼,想必如若身临其境,势必感动的无以复加。。。。。。下次我一定等到你。 剽窃来的图片,借来感动下下吧,然而再美的照片,也不能表达亲历时的感动。 再看我们拍到的,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哭死算了,55555555555555 8点半大家准时上车,开始离开飞来寺,目的地-西当温泉,然后在那里徒步到雨崩村--那个传说中美丽的天堂般的村庄,世人眼中的室外桃源。 一路上路况还好,澜沧江深深地峡谷始终在道路的一侧,在如此落差上千米的峡谷上边狭窄的公路上行车,偶尔透过车窗窥视这些峡谷,深不见底,澜沧江水流湍急,在晨曦中惊涛拍打着对岸的岩石,不由让人心悸。 回顾来时的路,如同在群山峻岭中刻的几条线条,难于想象我们就这么过来了,在大自然的面前,我们如同一颗行进的尘埃 始终在这样的公路上行进。 车中途停靠在一个更加壮观的澜沧江大拐弯处。大家下来拍照,此处是比金沙江大拐弯更加震撼的地方,如此近距离得看大自然的如此独具匠心的杰作,近的甚至不能拍一张全景,心里除了感动还是感动,每个人只能默默无言的凝望着。 距离如此的接近,我们无法拍到全景,只能拍了左边拍右边 车继续前进,很快进入梅里风景区收费处,领队下车交钱,每人63元,据说明年可能涨到300每人,无语。美丽的滇西北风景得天独厚,旅游开发的也不错,基本上随便一个稍微顺眼的小山包都会圈起来收钱了,然而一路所见的小学破旧,藏民依然穷困,不知道每年收来的这些巨款都用在了什么地方,偶然看到当日的云南报纸,最近正在为了怒江没有桥每天只能靠溜索上下学的孩子们募捐修桥,实在让人怀疑所谓的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口号在这里是否落到了实处。 收费口旁边的指示牌,标示着我们景区地图。 收费站--要想冲从此过,留下买路财,想逃票么,左边是悬崖,右边是峡谷,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过收费站,车开始行进在大土路上,尘土飞扬,两边越来越多的民居、牛舍、矮房子、谷仓、... 当然你可以选择骑骡子,西当温泉聚集着很多骡子和当地的藏民,骡子在当地就好像出租车在城市一样,既是一种交通工具,也是一个赚钱的行当.据说雨崩村的村民家家靠着骡子月入几万元,提前步入了共产主义社会。。。价格明码实价。从西当走到垭口是135人民币,走到雨崩的话是175。 听说到垭口的15公里上坡路非常的辛苦而且没什么风景可看,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骑骡子,我可不要风景还没看到先把自己累吐血,我要保留自己的体力用在刀口上。。。 骡子的分配要靠抓阄,抓到哪个就是哪个,不可以更换,而且不能背行李,行李要另加钱,我跟老公的两个大包,一共要了25,当时嫌贵,到了垭口才知道竟然是如此漫长费力的一条路,要是让我背包上去的话,给我200我也不去,藏民赚的的确是辛苦钱,而且我抓到的骡子的马夫比我还矮,还瘦,让他背着我的大包十分不忍心,不过耐力的确惊人。 开始向垭口行进,除了新疆美女,其他女生都跟我一样,选择了骑骡子。老公本来也想骑,一看所有男生都决定徒步,也决定徒步了。结果始终是大家都要等的最后一个。。。。。跟我一样,面瓜一个。 通往南宗垭口的路上有3个休息站,其中到第一个休息站一段是全程中最为艰难的旅程,海拔从2800米上升到3500多米,几乎全部纯粹的上坡路,没有一点下坡可以喘息。 刚开始还是平地,骑着骡子的我晃晃悠悠的格外惬意,没想到,走了没多久就是转山路了,马队在崎岖的悬崖边前进着,最窄的地方只能容下一人,又惊又险,骡子竟然还有个可怕的习惯,喜欢紧紧贴着山崖边走,我吓的大气都不敢出,我坐在在马背上离地颇高,马脚下就是万丈悬崖,云雾就在脚边缭绕,精神极度紧绷,紧紧地抓住马鞍上的扶手,用力的差点抽筋,脑子也一片空白,,如果现在可以选择,我宁愿用走的,至少生命掌握在自己脚下,而现在,它在骡子的脚下,我只能与它患难与共。骡子也很累,气喘吁吁,偶尔还打一个趔趄,吓得我再也没有心情环顾四周的景色,就这样战战兢兢的似乎走了几个世纪,马夫不懂汉语,只是偶尔做手势告诉我,上坡的时候要前伏,我马上照办,恨不得趴在骡子背上,山风从四面八方吹来,还下起了小雨,一路下来,满头满脸满手,都是灰尘,不是穿着冲锋一,估计路过的游人都会跟我说扎西德勒了。终于走到了平地的地方,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才走平路没多久,又继续上坡,逐渐习惯了骡子的习惯,精神开始放松,在马背的我又开始不安分了。可惜的是相机都放到行李中让马夫背着,一路没有照片记录。 第一个休息站到了,马夫们在歇脚喝酥油茶,骡子们在补充食物。 我那辛苦的骡子,一路上我一直在抚摸安慰它,生怕他不高兴把我甩下来掉下悬崖 徒步的陆续赶上来了,走在最前面的是新疆美女,休息了不到5秒钟继续前行了,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男同志们逐渐赶到,只有我老公,遥遥不见身影。。。。。。。 大家开始吃中饭,掏出各自在香格里拉超市买的食品,开始吃简易午餐,我要了一壶酥油茶,热着喝味道还好,凉了很腥,比我们蒙古族的奶茶差远了,但是据说可以抗高原反应,我还是多喝点吧。 吃了几个面包+午餐肉+茶叶蛋,终于望到了我家亲爱的身穿红色冲锋衣的身影---妹妹等哥泪花流。。。。 老公累得够呛,脸色都变了,休息了半天才缓过来,建议去的朋友,有高原反映或是体力不强的不要逞能徒步爬上丫口,可以选择花骑骡子上去,到了雨崩,还有几十公里高海拔的攀越等着你,留着体力是比较明智的选,这段路程真的是非常的辛苦,基本没有风景可看,而且选择了徒步的话就要徒步到垭口,路上是没有骡子可以骑的。 休息了下,领队说后面的路要轻松的多,大家深受鼓舞,继续前进。 海拔升高,树林开始越来越茂密,在这千年的原始森林中穿越,小径两旁的树木参天,枝干上都披挂着长长的碧塔海随处可见淡绿色树胡子,看来只有海拔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看到这种寄生植物,一条条千丝万缕,山风吹来,像柳枝一般在风中摇曳,秋天的原始森林,林中渗透着各种娇艳欲滴的颜色,深绿的或者鲜红的树叶,青色的裹满朽木山石的苔藓,黄色的厚厚的落叶层,偶尔看到开的绚丽的小野花和彩色的蘑菇和野果,可惜一直在骡子上,无法拍照也无法去采摘,遗憾。。。。一路上,经常会有小松鼠在前面的路上嗖的一下窜过,迅速爬上路旁的参天古树,偶尔还有一两只野鸡,受了惊吓,扑啦啦的飞走,绚丽的羽毛一瞥而过,这一路没什么岔路,沿着马粪走就一定不会迷路,沿途还有村民包干卫生的废物竹篓。 偶尔休息时拍下的颜色绚丽的原始森林。 深秋的落叶和朽木 长满青苔的树干 ,空气越来越潮湿稀薄,许是兴奋和对前方美景的渴望,每个人都没有高原反应。 偶尔窜出吓了我们一跳的可爱的小东西。 一路上经常会有徒步或者骑马下山的游人,相对而过的时候都会友好的微笑或者温厚扎西德勒,在这样偏僻而美丽的地方每一个人看上去都格外的亲切,不论是什么民族什么国家的,不象在大城市人与人之间总有一种莫名的冷漠和敌对。 很快到达第二个休息站,这段路果然轻松很多,坡度也很缓,大家都不是很累,基本没有休息,继续前进。 很快,没有任何标志的,只有漫山遍野的经幡出现在我们面前,提醒我们南宗垭口到了,骑骡子的行程也到此为止了,藏民卸下行李,大家下了骡子,等待徒步的同志们上来。 南宗垭口,海拔3900多米,是今天行程的海拔最高处。新疆美女早就到了,在等我们,再次膜拜。。。。 垭口的小径上满是藏民和旅客系起的经幡,迎风舞动。经幡的颜色,蓝代表蓝天,白代表白云,红代表太阳,黄代表土地,绿代表植物。经幡包罗万象,藏地的子民们,便是用这样的方式来代表他们对自然万物的感恩与崇敬。 徒步的同志们陆续都到了,依然是我家亲爱的垫后。领队说有两个喇嘛陪他,不会丢的。 大家又吃了点东西,补充体力。 老公终于被两个喇嘛带着上来了,两个喇嘛是四川甘孜州过来转山的藏民,每个人都背着半人多高的行李,一脸尘土,但是面无倦色,一手摇着转经筒,老公非常感谢,一直跟我说没有他们的鼓励,他都上不来了---哎,逞能的后果。。。 后面的路就是全程下坡了,路要好走得多,背上我的40L登山包,老公基本上也休息过来了,大家开始下行。两个喇嘛依然陪着我们,边走边聊。 开始背负60L登上包下坡 开始下坡,两个喇嘛总是走在我们前面,不时停下来登我们。我跟老公依然是走在最后。。。 下坡路要好走得多,即使背负沉重的行李也不觉得累,痛苦的是我的登山鞋没有买大一号,平地走路穿着很舒服,此时每走一步,脚趾就被鞋前顶一下,大脚趾顶得生疼。后悔呀。。。再次告诫后来者--一定要买双大一号的登山鞋。 过了丫口手机就没有信号了。下山的时光是快乐而且充满期待的,一路都有不同美景相伴,时而停下脚步凝望一下远处掩藏在云朵下的群山,深呼吸一下,继续前进,每一个转弯都会有不同的风景出现,让人不由得加快脚步,期待最后最极致的美景--那个静谧的世外桃源,人间天堂--每一个人都跟我一样渴望快点到达雨崩。 下山的路也是有上坡有下坡的,这样高的海拔,每次上坡对我来说都是痛苦,下坡对我的脚趾也是痛苦,而且缺氧也开始让我的脸开始潮红,心跳加速。 下到半山腰,雨崩就骤然出现在了我们眼前,刚才满山遍野如影随形的云雾瞬间消散,宁静高远的雪山,茂密的树林,低低的蓝天以及伸手可触地白云,那梦里的人间天堂雨崩村,悠然坐落在卡瓦格博、五冠峰,和缅茨姆三座雪峰包围的山坳里,其间高低错落的绿地上,几座白色的藏民居就是雨崩村了,远远的看着雨崩,牦牛在悠闲吃草,雪山之泉奔流而过,两侧丛林密布,几丝云絮漂浮上空,炊烟袅袅,静谧幽静,如同梦境。让人不由感叹大自然对这个小小的村庄,竟然是如此的眷顾,赐予它们如此极致的美景。见到这景象,之前一切的劳累,艰辛都一扫而光,有这样的美景作回报,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雨崩村是梅里雪山中海拔最高的一个村寨,上雨崩,海拔约3200米,下雨崩,海拔约3050米,从上村到下村徒步需要1个小时左右,中间隔有雨崩河,此刻的我们在高处凝望留连着它的美丽宁静和安详。 终于到了,到此一游照,忽略我恶俗的剪刀手,我手指的方向正是下雨崩村 美丽的下雨崩村,迷人的世外桃源,可叹相机的镜头有限,无法真切完全的表达所见得美景。不身临其境的人永远无法体会它首次映入眼帘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感动。。。 云絮飘过,我们如同步入了仙境,这样的美景,你能不叹服感动么? 拐过一个弯,就看到了上雨崩村,我们晚上要住在这里 终于到了雨崩上村,首先经过的是徒步者之家,我们要住的客站--飘飘客栈,还要继续前行才到,两个喇嘛要前往下雨崩村,就此合影,告别。 我跟老公跟其中一个喇嘛的合影,三张风尘仆仆的脸,另一个喇嘛脸上有烧伤,死活不肯拍照,其实每一个人都没有注意到他的伤疤,在我们心里,慈悲的心和拥有佛祖的庇护让他比每一个人都高大和焕发光彩。 到达飘飘客栈,已经是下午4点,因为我们在雨崩只有两天的时间,如果神瀑,大本营,冰湖放在一天进行,对于我们这些新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大家在客栈放下行李,每一个人似乎都不觉得很累,就决定继续前进去神瀑。 临行前领队安排客栈杀了一只土鸡炖上,这样回来大家就有热腾腾的土鸡汤喝了,可怜的鸡,对不起了。。。。。咽着口水出发。。。 依然男同志在领队带领下决定徒步,女同志除新疆美女外都骑骡子,老公本来也想继续徒步,无奈体力不佳也决定骑骡子。 然而这段骡子让我骑的非常的后悔,我抽到的骡子的主人是个冷漠的年轻人,一路上几乎不说话,就是拼命的催促骡子前进,景色超美,一路美景不断变幻,我们却根本没有机会下来拍照,只能偶尔在骡子走的平稳的时候信手按几下快门,而且这段路非常的好走,比进村的路强太多,几乎都是平缓的路,根本没有必要骑骡子,所以回程的路我坚持要自己走,结果回去的时候天色已晚,还是什么都没拍到。 我的骡子,很高,不过很有耐力,始终是头骡。 开始骑骡子前往神瀑,这段路的景色非常好,我却几乎没拍到什么,后悔ing,不过遗憾也会成为我日后再来的动力。 正逢多雨时节,一路上云雾缭绕,小雨迷离,仿佛置身仙境,偶尔经过一篇宽阔的草甸,牦牛、骡子还有可爱的小猪悠闲地在草甸上行走。走在从上雨崩村延伸出来的小径上,宽广的草甸上蜿蜒的小径无限的延伸进入远处的青山,草甸上偶尔立着几棵不知名的树,姿态诡异,时而紧凑时而稀疏,树叶已经凋零,光秃秃的一片,却绝不会让人感觉凄凉,更多的是神秘莫测,继续前行,形状各异陡峭的山开始矗立两侧,山壁上深秋的色彩绚丽斑斓,清澈潺潺山泉始终在身旁一侧静静流淌,头顶云层没有遮住的几角天空,深深的宝蓝色惊人的美丽,只能无尽的感叹上苍对这个地方的过分眷顾和恩赐,或许真的是卡瓦博格的力量造就了这样一块乐土。每一口呼吸都有纯净带着泥土树叶的味道,芬芳的让心情都变得平静,整个心灵也随着这片土地的移步换景变得空灵和漂浮起来,感受着无法言表的神圣、宁静、广阔与圣洁, 近距离雨崩村,虽然不如远处看上去神秘梦幻,然而依然和谐静谧的让人感到安详 一路上始终陪伴我们的潺潺而清澈的雨崩河,雪山流下的雪水汇成,想必沁凉甘甜 雨季时节,远处好几条瀑布,其中的一条,不知道是否是神瀑,看着就在跟前,仿佛拐个弯就到,走了很久却依然悬挂在不远的前方。 走了很久,依然如此安静的挂在前方。 云雾开始聚集,刚刚惊鸿一瞥的雪山又被厚厚的云层遮住了容颜 道路两边陡峭的被厚厚植被覆盖的山脚,云已经堆积到了半山腰 两侧如同刀切般陡峭的崖壁却是色彩斑斓,如同一幅油画 路上水面最宽阔的地方,转山的藏民还有游客堆积起来的壮观的玛尼堆群 继续前行,走出峡谷,视野逐渐开阔,雪山,神瀑逐渐清晰的走入我们的视界。 距离拉近,雪山依然被云雾遮掩,神瀑却清晰可见。雪山脚下还有雪崩过的踪迹 拉近镜头,曾经雪崩后滑落下来的雪 山脚下一线雪水流过,汇入雨崩河 经过神瀑客站没多远,骡子停了下来,原来骡子只能到这里,后面竟然还有40多分钟的山路要爬,也是这段路最难走的一段,我又开始后悔骑骡子的决定,以为能够避过难走的路,结果一路都是平缓的道路,最难的还是要靠自己的脚。。。。。。 下骡子了,坐的屁股都麻了。。。。 又是满山遍野的彩色经幡,已经到了垭口了,马上就到神瀑了。 最后45分钟这段路海拔全是乱石道路,坡度越向上越陡,非常的陡峭难走,每一步都气喘吁吁,我跟老公体力不支,10步一歇,很快又被同志们甩到了后面,一路上小雨淅淅沥沥,还好穿了冲锋衣裤。。 山路越来越陡峭,一路上坡从海拔3500上升到3800,走路更加艰难,几乎是走几步就要大口地喘气。雪山,神瀑一直在我们面前,如此接近却可总也接近不了。。。 一路上经常有神瀑下来的游客和藏民,一个藏族小姑娘竟然这样的路上还能边走边大声唱歌,十分佩服,经过我们时,老公问她还要多久才到,小姑娘说5分钟,我跟老公立马士气鼓舞,还好还好。。再坚持5分钟就是胜利 结果5分钟过去了,10分钟过去了,快半小时了,我俩依然奋斗在蜿蜒曲折,无穷无尽,陡峭泥泞得山路上。 满山遍野的彩色经幡,神瀑已能能够看到了。 终于,爬过了最后一个山坡,神瀑到了,大家都已经到了在等我俩。 抬眼望,左边面茨姆峰的雪冠依然笼罩在云雾之中,正上方是吉娃仁安峰,神瀑正是从上面飘下来。水流并不很壮观,如同白练一样倾泻而下,很高的落差,晶莹透亮的水流被风吹得忽左忽右地飘动,象雨象雾又象烟,跌落在下面的石滩上,石滩上全是大大小小的嘛尼堆,气氛充满神秘梦幻之感,让人不由得宁心静气。 神瀑的魅力不在于它的美,而在于它的神,神瀑相对于其他瀑布,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神采,更没有气吞万里如虎的气韵,然而他是圣山融下的水,对于藏民来说,神瀑之水就如同神赐与他们的圣水,每年都会有无数的藏民转山朝拜,历尽千辛万苦,只为沐浴一下神瀑之水,洗去今生所有的罪孽,整个人就会如同脱胎换骨,重获新生。 围绕神瀑顺时针转三圈,让神瀑之水倾泻到身上,身上越湿,说明神的赐福越多。据说坏人穿过神瀑,神瀑会突然断流,一滴水也不流下,让你无法沐浴雨露的恩惠;而好人走过瀑布,身边就会出现一圈彩虹,如影随行。 神瀑--卡瓦格博赐予人间的圣水 老公是虔诚的佛教徒,此行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沐浴神瀑之水,傍晚加上下雨,神瀑附近气温很低,老公还是义务反顾得脱掉上衣口中念念有词的冲了进去--他笃信神瀑赐予的圣水淋了是绝不会感冒的,出来的时候全身都是水,冷的直哆嗦,不过随后的几天的确没有感冒。。我也穿着冲锋衣裤进去跑了一圈,或许因为下雨的原因水流很大,感觉像是下暴雨,出来的时候全身都湿透了,看来神瀑对我也足够眷顾,不吝惜赐福给我----说也奇怪,从神瀑回来之后莫名其妙的发了几笔小财,还有个欠款几年以为再也要不回来的朋友,竟然主动上门还钱。许是冲了神瀑的水,真的受到了神灵的庇护和保佑。。。。 近距离得跟神瀑合影一张,背后是五颜六色转山藏民留下的哈达和堆起的玛尼堆,我们也在最上面放上一块石头。 已经6点多钟,天色渐晚,没有太多的耽搁,大家开始下山。 归途上再次转身祈祷下,希望深山能让我深爱的家人活着的健康幸福,死去的能够得到安息。。。 下山了,再次留个影。。。。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11f6d301000bun.html33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