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平湖秋月的日记

[游记]平湖秋月的日记

2008-07-22    goodmood.com.cn

教材解析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例:十几减9 (第10、11页)
文本解析:
本节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为学生学习退位减法铺路,又为四则运算奠定基础。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情景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主题图为我们提供了“元旦游园”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通过里面的人物对话引出关于“十几减9”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且呈现两种计算方法意在引导学生采用多种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教学理念。但在另外两个场景中,只提供了背景资料,这是为了引导学生根据能收到的数学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这是对学生理性地进行思考帮助很大。
三维目标:
1、 初步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掌握它的多种计算方法。
2、 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体验“十几减9”的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 让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到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9”的算理,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并对算法进行优化。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

例:用数学 (第19页例3)
文本解析:
这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用加减法解决问题和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对前面所学进行综合和提升,要求学生不仅能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进行列式,还能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解答。因此教材展现了一幅孩子们在公园玩耍的场景图。图中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数学信息,为教学准备了丰富的背景资料。在这些场景中,有的提供了条件、问题完备的应用题,借此引导学生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加以解决;有的是给出了明确的信息数据,但没有问题,需要学生数学问题后,理解意义并加以解决;还有的是要通过息数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材力求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社会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的策略。
三维目标:
1、 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和获取有用数学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对数学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根据已有的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再给予正确的解答。

图形的拼组
文本解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辨认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本节课既是上学期认识物体与图形的延伸,同时也是后继学习内容---平面图形间、立体图形间、平面与立体图形间的基础。本节的核心是立足“特征”和“关系”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让学生通过摆、剪、拼等活动来感知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特征,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这其中也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维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或立体)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2、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
3、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善于与人合作,从多角度去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
教学重点:体会和认识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感知图形间关系,建立空间观念。

100以内数的认识
文本解析:
在儿童步入小学阶段的第一个学期,就组织他们学习 2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就是将认数范围扩展到100以内。这个阶段的数的概念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作用。教材在编排中就注意到结合生活实际场景,首先用100只羊的图给学生以100的整体感觉,体会100的大小,就是在力图建立学生对100的初步数感,知道它大约有多少,同时推广到感知100以内各数的大小。
三维目标:
1、 使学生历经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各数的大小。
2、 让学生在数物体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理解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 培养学生数数的兴趣和估数的意识。
教学重点:弄清数的组成,建立100的数感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计数单位。

认识人民币
文本解析:
新课程改革提出:数学知识要加强社会内容,加强社会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人人所熟知的。因此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的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感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材编排注意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提供了三种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熟知的情景中提高学习的兴趣。
三维目标:
1、 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 通过换钱,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3、 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100以内的加减法
例:整十数加减整十数(56-57)
文本解析:
1、 本节课的例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计算方法。
2、 通过例题图上所呈现的以十为计数单位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画面中的小精灵的提问,体现出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相互交流的编写意图,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3、 教材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整十数加减转化成10以内加减的过程,从而理解整十数加减法的算理。
三维目标:
1、 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 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以十为计数单位进行整十数加、减计算的思维过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整十数加、减计算的思维过程。

认识时间
例:认识时间(81页例1)
文本解析:
时间时时刻刻都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认识时间”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和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到一定的时间概念,因此教学从学生最常见、最熟悉的场景、体验入手,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来认识时间,引导学生对时间的概念加以系统的学习,使学生的认知从日常的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并最终联系到日常生活当中,使学生联系生活,知识与能力并重,也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的计算打下基础。

转自:http://diary.goodmood.com.cn/diary_show.asp?ArticleId=11485819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