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 |
[游记]. |
2007-07-19 |
10月22日 早晨起得早,驱车千岛湖。 以前对千岛湖的认识,只是那次劫船事件,再有就是“农夫山泉有点甜”。起初以为这个方圆570多平方公里的湖区的形成是自然的力量,经导游讲解才知道,这是一个大水库。在人定胜天的年月,造就了这千里烟波。 据说当年移民二十九万人,我在想这些移民真的付出了许多,可不知他们现在过得是不是幸福生活。 湖区好大,乘游船走上一圈要用七天的时间,我们到时已十点多了,只能走很小的一部分。 五龙岛——蛇岛——珍珠岛。所说的岛也就是原来的山顶。我很佩服那些搞旅游的人,本来相同的环境,添加了人造的景观,便有了不同的生机。 五龙岛是由浮桥和索桥连起来的小岛。第一个是锁岛,倒不是因为这个岛象锁,而是这个岛上陈列着不同时期、不同形状、不同功用的各式锁头。接着是鸟岛,连接两岛之间的浮桥叫鱼乐桥。就是桥中央用网箱养了许多锦鲤,一把鱼食撒下去,鱼群蜂聚而来,鳞光闪闪、鱼浪翻滚。当初为这个桥起名字的人不知是否问过鱼,这样的生活是否是鱼的幸福生活,鱼儿们是否快乐?索性不如改为——人乐桥吧。 鸟岛、蛇岛比之大连的百鸟园与蛇岛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可就是这几只鸟、几条蛇却给聪明的人们带来了滚滚的财富。 值得一说的是千岛湖的水,碧波千顷、烟波浩渺。蓝蓝的水色、迷朦的远山,也许先贤古圣未及到此,否则又不知有多少名篇遗世。 千岛湖,你怀中的村庄是否还在?你是否还记得为你背井离乡的人们? 10月23日 走水路到黄山,要在千岛湖上行船四个多小时。早六点,天还朦朦亮,我们便在雾色重重中登船起航了。 重游千岛湖,更加深了对它的认识。也许是枯水期,群岛郁郁葱葱的脚下,是丰水期浸在水中的或红或黄的山岩,远远望去,就如绿衣舞女的红色舞鞋,或如碧波仙子绿色罗裙的红色下摆。 下了船还有近两个小时的车程。汽车首先驶入的是世界文化遗产——歙县,然后是黟县、徽州区,最后到了黄山市府所在地——屯溪。 黄山市,历史称徽州。徽州并不是鱼米之乡,但就是这样却创造了灿烂的徽文化。从程朱理学、徽式建筑、徽菜,再到新安画派,都展示着这个华中重镇的底蕴。徽州的名人更是群星璀璨,从大文豪胡适,到乡村教育家陶行之。 我不明白,这什么就把徽州这个名字给取消了呢?也许是大人物的一名话。徽州这个不只是名字的东西为什么不让它留下来。难怪黄山当地人总是自称是徽州人。另外只有安庆而没有徽州,安徽还能叫安徽吗? 简单的午餐过后,我们开始登黄山。也不知我们一行中,谁带来了福气。上午刚刚下过一场雨的黄山清新宜人。对于生在北方的我来说,那一片片竹林,仿佛使我进入了童话世界。 导游说,雨后是看云海的最佳时机,特别是秋冬季的雨后。缆车渐渐提升,面对旁边的峭壁,感觉到黄山的雄伟。猛一回头,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已置身于云层之上,直插云端的山峰,真的就如大海中的小岛。我不停地按下照相机的快门,仿佛要把这仙境留住。 黄山北麓是以奇险闻名的,三大主峰都在这边,还有“百步云梯”,据说电影《小花》中那个跪抬伤员的镜头就是在这里拍的。 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似在显示中华民族的好客之情。 夕阳西下的时候,我们见到了又一奇景——飞来石。这时游人已不是很多,正好拍照。 山顶真的很冷,吃过晚饭,也没有暖和过来。由于山上的一切用品都是由人从山下挑上来的,所以很贵。吃、用也不能有什么太多要求了。 10月24日 昨晚就约好,早晨去看日出。一行中只有我们五个人按时起了床,也许是由于昨天登山实在是太累了。 去看日出,得走半个多小时的路,日出的时间是六点十五分,我们七点钟还得赶回来,所以就很紧张。 当我们走出宾馆,又是一阵欣喜。因为明月朗空,繁星满天。昨天担心阴天看不到日出,看来是多余了。 一路奔走,只走了二十分钟就到了清凉台。这是附近观日出的最佳之所,我们寻得一块较高的地方,静静地等待着。 东方的云海绽出一条粉红的彩带,附近的云层也幻出七色斑斓。中间的一处越来越亮,在人们的欢呼中,一轮朝阳喷薄而出,我不敢正视。第一次感受到第一缕阳光照在身上的畅快。我没有欢呼,我静静的坐着,我在感受着生命孕育的艰难与降生时的喜悦。 太阳每天都会升起,人的生命也在以不同的形式延续,我们不必慨叹人生苦短,其实每一次消亡,你怎知不会以另一种形式再生。重要的是,在每一个孕育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如太阳一样深思过,是否如太阳一样一出世就会给人以欢喜与温暖。 一路走下来,遇到了许多挑山工。他们挑着各式货物,上山的、下山的,唱着号子,穿梭在如织的游客中。据他们说,每次近二百斤的货物只能带来二十元钱的收入。回头再看我们这些卸尽了一切负担还气喘嘘嘘的游客…… 接下来的团结松、连理松、探海松以及始信峰。一路下来,我突然感觉到了黄山的柔美与绰约,这也许是黄山的另一面吧,要不然怎敢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呢! 游黄山真的不虚此行,我平生第一次用心去感受和领略了山的巍峨与秀美。 驱车六个多小时,来到了石头城——南京。又是华灯初上,与杭州城的鲜明区别就是大都市的气氛很浓,闪烁的霓虹,千姿百态的路灯,六朝古都,没有历史的沧桑,更多的是时代的气息。 |
转自:34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