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杭州游记(一)下 |
[游记]杭州游记(一)下 |
2007-07-18 sina.com.cn |
旅游车在回程时特地绕行到了钱塘江。现在的钱塘江宽阔平静,难以想象钱塘江大潮时的汹涌澎湃。远远的,就可以看见横跨钱塘江的钱塘江大桥。提起钱塘江大桥,人们都会想到茅以升。大桥由著名桥梁工程师茅以升设计,并主持施工,首次采用气压法沉箱掘泥打桩成功,建成我国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双层桥,打破了外国人认为此处不可能建桥的预言,为中国人民长了志气。然而,大桥建成未及三个月,日军铁蹄踏上北岸桥头,国民党军队下令炸毁,直至抗战胜利后修复通车。如今钱塘江大桥公路、铁路平行,双虹飞彩,宏伟壮观。 随着导游的指点,我们在旁边的山上看到了六和塔。当时杭州为吴越国国都,国王为镇住钱塘江潮水派僧人智元禅师建造了六和塔,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现存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平面八角形,外观八面十三层,内分七级。我们从远处观看,塔身自下而上塔檐逐级缩小,檐上明亮,檐下阴暗,明暗相间,显得十分和谐。据传,《水浒传》中的花和尚鲁智深与行者武松最后在六和塔为僧,圆寂于此。 晚上,旅行社没有安排活动,我们打算自己夜游西湖。在电梯口正好遇见同旅行社的一位阿姨,和我们有同样的打算,大家很快就决定一起夜游了。 我们打的去了断桥。白天只是在游船上远远地望着断桥,听着导游说,断桥不断是杭州一怪。冬日雪霁,桥阳面冰雪消融,桥阴面仍然玉砌银铺,看上去好像桥断了一样,所以得名断桥,而断桥残雪是西湖十景之一。传说白娘子与许仙断桥相会,更为断桥景物增添了浪漫色彩。现在的断桥,是一九四一年改建,五十年代又经修饰。 我们走在夜晚的断桥上,不见当年的许仙白娘子,只见或是当地人带着小孩来散步,或是外地游客背着大包骑车赏景,晚风吹过,一派温馨平和。 走过断桥,便是白堤,是后人为纪念白居易而命名。我们漫步白堤,近处绿岛浮水,远处群山如黛,而且春节期间,西湖群山上亮起了彩灯,别有一番风情。白堤尽头就是平湖秋月景区,地上是一潭幽静的湖水,天上是一弯新月皎洁的秋月,湖光月色,诗情画意;还有那青山,古树,亭台,楼阁,整个西湖仿佛是个如诗如画的梦境。 我们情不自禁地缓缓走路,唯恐打扰了夜色中的西湖。当先后看到中山公园和复旦光华的牌坊时,我们竟一时不知身在何方了。南京?上海?不,西湖!只有西湖才有从御花园改建的中山公园,也只有西湖有以平湖群山为背景的复旦光华。再过去,就是杭州著名的楼外楼了。两层小楼坐落于风景优美的孤山之麓,面对淡妆浓抹的佳山丽水,加上名厨云集,佳肴迭出,难怪驰名海内外了。已过了晚餐时分,但这小楼仍然灯火通明,宾客满座,像一颗夜明珠般为夜晚的西湖增添了光彩和人气。 看到了苏小小墓,原来我们已走到西湖三大情人桥之一:西泠桥。关于苏小小的故事多少有些俗,西泠桥畔,苏小小和名门公子阮郁相爱,但是半年后,被严父招回金陵的阮郁就再也没有回来。而为苏小小筑坟的,则是得她赠银以进京赶考的书生鲍仁。苏小小的不俗之处就在于此,美丽聪慧,特立独行,识才相助,这也是她千年为众多才子吟咏和凭吊的原因。 夜越来越深,风越来越冷,行人越来越少,我们也越走越远,到了苏堤。白天,只走过映波桥就进入花港公园。现在,我们从苏堤的另一头跨虹桥走起。苏堤比白堤长得多,长堤延伸,六桥起伏,走在堤、桥上,湖山胜景如画卷般展开。走出苏堤,估摸着这次夜游西湖差不多走了两小时,虽说腿脚酸痛,身体颇冷,但是心灵的满足却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b5b88990100073e26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