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杭州游记 |
[游记]杭州游记 |
2007-07-16 live.com |
杭州游记 序 很喜欢杭州,小时候去过很多次。长大了,在这样的一个冬日,突然想再去看看。记得2005年的某月某天,做过一个题目,问:你最想去的5个地方是什么。我写下了――杭州。 不知道为何,我总是能梦见杭州,梦见西子湖。梦见我撑着船,等一个人。也许这是上辈子的记忆吧,或许是我太想念杭州,于是换了班,急匆匆的去了。 由于高速堵车,本来两个半小时的车坐了四个小时。当看到“杭州”这个大站牌,居然没有兴奋的感觉。。。。。。或许这样的一个花园城市就适合淡淡的来淡淡的走吧。 在杭州的匆匆两天发现这个城市变化好大,到处都是高楼大厦,虽然没有上海那么热闹,但是造型独特的建筑座座耸立着,别有一番滋味,可惜跟我想象中有点差别。 杭州,现代化气息现在稍稍重了。。。。。。 浙大之江校区 这次是跟室友同行的,他要去浙大之江校区出差办事,苦于没有一个人出过门,于是我在独自旅行之余要先做半个导游。。。。。。一切都在计划之内,下午我们就能到达目的地浙大的之江校区,一座坐落在钱塘江边,一座坐落在山上的学校。在学校走的时候我有些惊叹那些建筑师,竟然能用半个山头造一个学校,且学校设施也一应俱全,还能热水洗澡。山雾笼罩下的学校此时很安静,真羡慕这个学校的学生。恍惚中有点象哈里波特电影中的那个学校,红砖绿瓦,在树林中若隐若现,如果我也能在这上课有多好。。。。。。 西湖 翻开杭州地图,就能找到N个有名的西湖美景。其中最负盛名的就算西湖十景:平湖秋月、苏堤春晓、 断桥残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了。第一次去的时候是晚上,延着湖滨大道走,第一个见到的是白堤。 白堤全长1千米,东起断桥,经锦带桥而止于平湖秋月。白堤原名白沙堤,后来唐代诗人白居易作诗《钱塘湖春行》,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为表纪念,改为白堤。传说当年白娘子和许仙就在白堤的一头断桥相遇的,于是民间有传说:如果情侣俩能手牵手走完这条长长的白堤,就可以白头偕老。多么浪漫的传说啊!一直想象能跟相爱的那个人手牵手走完这条白堤的,然后告诉她将会爱她一辈子。在还没有等到缘分到来的今天走白堤似乎是早了些。用了整整半个多小时走完白堤,也给室友小小的说了一下杭州的各种大大小小的传说,算是给他补了一下文化知识。好在他不是一个刨根问底的人,有些人名和诗句能混就混过去了。经过武松墓,苏小小墓,我们踏上了苏堤。一条比白堤长出很多的湖中堤。 苏堤,全长近三公里,一路走过去经过6座石桥,每座石桥的桥栏杆上的花纹的不同,有的是狮子有的是荷花,有的是石榴。。。。。。晚上的西湖很安静,黑漆漆的,只有远处的灯光让人觉得赏心悦目。据说是音乐喷泉刚过,所以显得特别安静,这样的夜里该是小情侣们的天下吧。果然,湖畔的椅子上都是双双对对的,一则为了不打扰他们的卿卿我我,二则为了能早些回山上休息,我们加紧了脚步。3公里的苏堤我们居然也用了半个多小时就走完。 苏堤的那个尽头是苏东坡的石像、雷峰塔和净寺。晚上快9点,杭州的车已经不多了,净寺的钟声也一直没有响过。有名的南屏晚钟跟我擦身而过了。 夜宿 再次回到山上,雾气混着昏暗的灯光,寂静无声的校园居然有点可怕。如果是一个人的话,现在该是疾步狂奔中吧,我们怀着同样的心情在夜色中寻找着通往学校招待所的路。 经过一番疾步我们到达住处。标间,热水,被子,杯子,电视一应俱全。当我们看了一部杭州台放的《韩城攻略》准备睡觉时,突然发现没有毛巾。天!忘了检查毛巾了,恐于太晚不便打扰他人,就用餐巾纸代替了。 山上果然很冷,一夜没有睡好,开始怀念上海的那两条被子了。。。 灵隐寺 一早室友去工作了,我也按照我原来的计划,查好路线,准备上灵隐,始终觉得独自旅行的乐趣就在于研究各种路线和地名。不过突如其来的一场山雨将我的计划往后延了半个小时。也好,等服务员起来要条毛巾随便洗了一下头。 又到西湖,不过这次是为了换车上山。Y2路车,旅游2号线。整辆车上只有4个人,一个司机,一个导游小姐,我和另一个不知道几时下去的乘客。复古的木头座椅,满是诗句的车厢,让人感到新鲜。导游小姐沿途介绍了很多景点,只是我的心早就飞到灵隐了,一句都没有听进去。不过这里一定要赞一下司机和导游的敬业精神!不管有没有乘客,司机一定会停车开门,导游也一定会介绍景点。 灵隐寺前有座“天外天”店铺,加上白堤上的那座“楼外楼”的酒家让我不禁想起那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诗句。杭州果然是风景如画的风水宝地! 进山门是飞来峰,关于飞来峰可是有个大大的传说呢。传说在四川有座总是飞来飞去的山峰,所到之处都会压死很多人。这天灵隐寺的济公和尚知道飞来峰将会飞来,于是劝说村庄里的人们逃走。可是没有一个人会听灵隐寺的疯和尚的话。正巧这个时候有家人娶亲,浩浩荡荡的。济公急中生智,背起新娘就往外跑,大家一看,疯和尚抢新娘了,那还了得。于是大家一路追着跑了很久。这是飞来峰压下来了,将原来后面的村庄压个稀巴烂。为了不让飞来峰再危害他人,济公让大家在山上刻500佛像,将飞来峰镇在这里。于是飞来峰再也不能到处作祟了。事实上,飞来峰是石灰岩沉积而成,由于地壳运动,就这么一块露在外面跟杭州其他土质很明显的区别开来,于是就有了那个美丽的传说。。。。。。不过山上许多佛像倒是很不错。五代,唐宋,辽,元都有留下造型各异的佛像。只可惜很多珍贵佛像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时候凿坏了。可惜可惜啊~~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我为了听些有趣的事情,混在导游后面偷听。山上有棵情侣藤,从石头里长出来,绕了几圈生长,长的象个“心”字,如果有一对情侣站在藤这边拍照的话,真好是那个“心”字上的2个点。所以叫情侣藤,我拍下来了。不能一个人站的,那叫缺心眼!这时有个叔叔级人物玩笑的要拉上年轻貌美的导游一起上去拍招,结果被导游狠狠白了一眼。至今想起那个导游那个尴尬的表情都觉得好笑。 另付了门票终于进了灵隐寺。这座寺庙在江南甚至在整个中国的佛教中也有一定的历史地位的。正门据说只有皇帝和主席来了才开的,派头还真大。奇怪的是,正门上写的居然不是“灵隐寺”而是“云林禅寺”。这里也是有故事的。当年乾隆皇帝酒醉题词,结果写的太大了,繁体的灵写了个雨字就写不下了,一诺千金的皇帝怎么能搞错呢?好在旁边的大学士偷偷在磨墨的时候手心写了“云林”两字让皇帝老儿借故抒发了一下“上有云下有林”的感慨忽弄过去了。 各个寺庙其实大同小异,进山门是弥勒佛,总是笑口迎人,欢迎大家。弥勒佛又称未来佛,是如来佛祖过去,现在,未来三身象的未来象。现在多以唐代高僧布袋和尚的原型塑造,大肚代表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背后是护法神玮驮菩萨,手持降魔杖,呲牙咧嘴的,出山门的时候一定会看见。那是佛家告诉人们不要出山门做坏事。仔细看来,这个玮驮有点不一样:手中的降魔杖龙头是朝下的,说明这个寺是不接待外来人员吃饭和住宿的,如果是平拿的就能留宿吃饭的。四周是四大金刚。什么增高,广目什么的,记不住了。只知道一个拿宝剑,(锋――风),一个无弦琵琶(调),一个无架纸伞(雨),一个手抚灵蛇(顺),合起来取“风调雨顺”的意思。下面是大雄宝殿,供奉佛祖像。两旁分别是骑狮的文殊菩萨,骑象的普贤菩萨。佛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象征天上地下惟我独尊,也只有他敢那么说。背后是灵隐的独特之处,敖鱼观音。观音象站在一个大大的敖鱼头上,身后是佛教的居士和级别较低的和尚,沙弥。细看下还能发现济公,西游四人的身影。这个敖鱼观音是灵隐的特色,我看过苏州的西园,上方山,镇江的金山寺,平望小九华。。。都不曾有站如此大排场的观音,更别说是敖鱼的观音了。大雄宝殿后是药师殿和华严殿,供奉的佛像我没有细细考察,也只有这样的大寺庙才有。一路往上还有中日友好空海大师象,藏经阁和九龙池。登到山顶,虽然已经有些气喘了,但是我还在拼命的找第五个殿。因为山下买香的时候说有5个殿,正好一殿一把香的,结果我还剩下一把。。。。。。郁闷了。从山上俯视下面众生,云雾中的寺庙有种特别的庄严。这样的安静也是我喜欢的,或许我曾在庙里做过和尚。下山的时候发现右手边还有罗汉殿没有拜,赶紧去看看。果然,第五个殿是罗汉殿。不愧是中国十大古刹之一啊,罗汉殿居然是108罗汉像,金山寺才18罗汉像。造型各异的罗汉像令人目不暇接,时间不够只能粗粗浏览一遍走人,恕我不能久拜了。 临出寺门的时候,想起小时候在这求过一个观音像,日夜戴在颈上的,某此搬东西时撞碎,着实可惜,于是同样选了一块翠玉的避邪给老妈,保佑她身体健康。其他选了龙井给父辈们,给几个表妹一人一块真丝手绘手绢,省得说我偏心。为自己选了串绿檀香珠,算算也300多了,收手走人。 离开灵隐的时候,老天还逼我买了一把杭州伞。回来后发现这把伞奇轻无比,而且比别的伞干得快。因祸得福了。 岳庙 下一站是岳庙,忠烈祠。岳庙前一幅对联: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让人为这位忠魂委屈。这时的雨几乎倾盆而下,加上如今的岳庙商业气息太重。于是让那个青铜跪像和忠魂高坟和那“尽忠报国”四个大字留在儿时的记忆中吧。 对面是曲院风荷,拍照路过。风荷冬天是没有的。 再回西湖 又是苏堤,一个人,一把伞,雨天,漫步。 雨雾下的西湖白茫茫的一片,分不清天和湖,走近湖边还能隐约看到湖中划过的画舫,很有诗意。缓缓的走着,长长的苏堤像走不完的人生路。没有什么束缚,没有什么应不应该,没有什么牵挂,这里就我一个人,一个人的世界,如释重负的我很享受这样的感觉。突然看见两旁的书上爬下一只小松鼠,敏捷的跳到另一棵树上,不,还有一只,2只松鼠嬉闹着相近又分开,消失在浓雾中。突然一阵感慨,自作小诗两首: 苏堤雾行 婀娜垂柳摇湖畔, 袅袅轻烟坐心禅。 独道孤行四下看, 林间松鼠自有伴。 苏堤雾行2 天上明珠玉龙蟠 文人骚客风水淡 仙境人间难分辨 赞赞赞 花了点时间在追逐松鼠上,好不容易远远的用4倍焦距抓拍到几张,小家伙跑得太快了。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很快就到了苏堤的尽头。想起个有趣的事,在苏堤中间的时候有个行人从浓雾中走来,说在赶车,问前面还有多远,我回头想想劝他还是回头走,他说:还有一半要走啊?他来的时候已经走了半小时了。我跟他说不回头的话,他还将有3座桥要走,也要半小时。倒霉的他为何不早些回头?到了中间真是回头不是,继续不是。 苏堤上还遇见3个上海来旅行的女生,一听她们的说话就是上海女生,一路很巧的遇见3次。我们互不打扰,各自悠然自得,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享受着。 六和塔 这是最后一站,钱塘江边,六和塔高耸入云。 同游的又是一群韩国人,大概是韩国某城市跟杭州属友邦城市?一路上,从西湖到灵隐,从苏堤到六和塔都是大群大群的韩国人。差点感觉在韩国旅行。而且奇怪的是,西湖边的风景牌用3中语言书写着,英文,中文,韩文。更坚信了友邦城市的想法。 六和塔上又是一台收费站把关,想想这样的天,对面都看不太清楚,登上塔顶也是白茫茫的一片,于是改登山坐茅亭休息。 六和塔是武松和鲁智深出家的地方。当年鲁智深和武松非常奇怪地住进了六和寺。奇怪的是,鲁智深在一个夜晚听到了已经不耐烦的等待于命运中的钱江潮。二人正在僧房里,睡至半夜,忽听得江上潮声雷响。鲁智深是关西汉子,不曾省得浙江潮信,只道是战鼓响,贼人生发,跳将起来,摸了禅杖,大喝着,便抢出来。鲁智深看了(潮信),从此心中忽然大悟,拍掌笑道:“俺师父智真长老,曾嘱付与洒家四句偈言,道是逢夏而擒,遇腊而执,今日正应了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俺想既逢潮信,合当圆寂。于是沐浴更衣,待到宋江过来叫的时候,鲁智深已经圆寂了。武松后来丢了一只手臂后到六和塔出家。 后记 虎跑前段时间有报道断流了,时间关系龙井村,九溪是把涧,玉皇山,凤凰山等都没有去。去的匆忙,一些典故和传说都留给了昨天。我觉得杭州真是一个公园城市,处处感觉身在山和水之间;同时杭州又是一个文化城市,一块碑一个亭都有很多传说,一个典故,一首古诗。如果没有找到那个默契的人,杭州绝对适合一个人慢慢品味。 |
转自:http://andyfeng0509.spaces.live.com/Blog/cns!1pEp4DZ40rD2iOsaG_prgevw!883.entry29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