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杭州景点攻略 |
[游记]杭州景点攻略 |
2007-07-16 live.com |
杭州景点攻略 灵隐寺-飞来峰 门票:飞来峰35元,灵隐寺香花券30元 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赏荷。沿苏堤向北,走过压堤桥,远远就可看见左侧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的曲院风荷公园。 门票:免费开放 交通:乘公交K7路至岳王庙下车,从北端的曲院风荷进入杨公堤游览,沿途游金沙港、花圃、茅家埠、乌龟谭、浴鹄湾、花港观鱼等景观;或乘公交车K4路至苏堤下车,从南端的原西山路上的花港观鱼进入杨公堤游览。 白堤 走白堤一定要从断桥这头往孤山那边走,这样可以看到远山如黛、绿岛浮水的美景;如果倒过来走的话,你就只能一直面对杭州市中心的水泥森林了。 介绍:白堤原称“白沙堤”。横亘在西湖东西向的湖面上,从断桥起,过锦带桥,止于平湖秋月,长1公里。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说的就是这条堤。后人为纪念白居易,称为白堤。白堤的特点是一株柳树一株桃,所以每到春天桃红柳绿、芳草如茵的时节,游人走在白堤上时似在画中行。 断桥残雪 离开平湖秋月由西向东走过1.1公里长的白堤,堤的那一头就是断桥残雪。 介绍:断桥享誉天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白蛇传》几段重要故事情节就发生在这里。白娘子与许仙相识在此,同舟归城,借伞定情;后又在此邂逅,言归于好。越剧《白蛇传》中白娘子唱道:“西湖山水还依旧······看到断桥桥未断,我寸肠断,一片深情付东流!”历来催人泪下。断桥之名则得于唐朝,古时桥上有门,门上有檐,下雪时中间一段的雪都在门檐上,桥上只有两头有雪,远远望去桥像断了一样,所以称作断桥。 平湖秋月 位于孤山的最东端与白堤相连,是一片狭长的沿湖园林,宜赏月,宜品茗,宜休闲。 看点:站在此处,可以欣赏西湖水面的全景。 介绍:西湖秋月之夜,自古公认为良辰美景,充满了诗情画意。平湖秋月高阁凌波,绮窗俯水,平台宽广,视野开阔,秋夜在此纵目高眺远望,但见皓月当空,湖天一碧,金风送爽,水月相溶,不知今夕何夕。其实美景又何止秋季,何止月夜,清骆成骧有撰有一副楹联:“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现在的平湖秋月景址,实际上是康熙三十八年以后才确定下来的。当时将这里原有的龙王堂为御书楼,楼前铺建跳出湖面的石平台,台周围以栏杆,旁构水轩,悬挂康熙御题“平湖秋月”匾额,后人又勤石建景碑亭于其左。遍植四季花木,点缀假山叠石,亭台楼阁错落其间。 三潭印月 游三潭印月可在西湖边任何一个码头(分布在湖滨、中山公园、花港、岳王庙等处)乘西湖游船前往。 看点:每逢仲秋时,皓月当空,水天相映,塔中点燃灯烛,与明月上下争辉。赏月游湖者摇浆前来,搅动满湖银辉,天月,水月,塔月,心中之月,融为无限的悠思和寄托,怡然忘归。介绍:又称“小瀛洲”,是西湖三岛中面积最大、景观最丰富、知名度最高者,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是江南水上庭院艺术的代表作。三潭印月景观丰富,空间多变化,建筑布局匠心独运。从岛北码头上岸,经过先贤祠等两座建筑,即步入九曲平桥,桥上有开网亭,亭亭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异的亭子,让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谈笑,或留影,流连观照,饱览美景。 门票:20元 六和塔 看点:登六和塔一看江景,二听铃音。 介绍:北宋开宝三年(970),吴越王钱弘椒为镇江潮而建,是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塔,现塔身为八面七级,塔高59.89米,占地约900平方米。外观13层,里面只有7层(其中第六层封闭,第七层与塔身相通,成“七明六暗”的独特构造)。塔采用不同角度的拱,将各层回廊、小室、磴道、台门有机结合在一起,可直达顶层。塔外各层檐角还挂有104只铁铃。 参考文献: 【1】Ctrip的旅游指南; 【2】互联网上众多网友的精彩游记; 最后,特别鸣谢Baidu和Google,谢谢,谢谢你们,给我的生活带来便利! |
转自:http://xuan-xuan1984.spaces.live.com/Blog/cns!8BED26EA7B97A92C!183.entry24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