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杭州南京游记 |
[游记]杭州南京游记 |
2007-07-16 sina.com.cn |
终于想静下心来写写游记,再不写也许就真的再懒的提起笔来写了,虽然那几天快乐的时光依旧留在脑海里,也许会留到很久吧…… 漫长的旅途 自从决定要跟芳芳一起南下,就开始天天念叨出游的事,上网搜了各种各样的杭州南京的旅游资料以及小吃,又费尽千辛万苦买到了车票,结果还是没能跟芳芳同一辆车。不过还好,途中没有想象中那么艰辛,虽然到济南之前车上拥挤的水泄不通,不过幸好俺还有个座儿,过了济南和泰山车上就松了好多,一路上跟三个浙江人和一个湖北人聊的甚是欢畅,也从他们那里了解了不少杭州的名胜及小吃。途中收到芳的短信,说她看到了水牛,还有稻田边紫色的小野花、水洼中的赤脚水鸟,开始感觉到了山水画中的韵味了……她还路过了上海,一睹了大都市的风姿。可惜俺跟她不是同一个路线,不过也领略了长江的雄姿,欣赏到江南乡村的风光,还看到了养殖珍珠的小池塘。江南的建筑跟北方确实有差别,全都是尖顶的小别墅,用幽落的话说,像极了“童话故事里的小城堡”。这趟火车晃悠了20个小时,再次突破了俺坐火车的最长时间,破车还晚点10分钟,终于在4月28号晚8:40顺利抵达杭州东站,石头早早就来接站,又去杭州站跟芳会合,在不同的地方跟老同学相聚,感觉甚为亲切。 美丽的杭州 在杭州的这两天基本都在下雨,于是对烟雨江南算是有了深切的体会。杭州是个浪漫的城市,干净而有序,美丽而温馨。人性化的东西很多,比起北京应该是个更适宜居住的城市吧,闲来到西湖边上坐一坐,去龙井边的茶棚里喝喝茶,应该是很舒适的吧,可惜这种生活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只能是憧憬而已,不过想想都觉得美好,但也许终归只能是想想而已吧……唉,不扯了,下面言归正传,开始游记。 (1)西塘 在西塘,算是看到了真正的水乡,典雅、幽静、清新、古色古香,又不乏各种生活气息。虽然为逃票费尽周折仍旧未遂,但总的来说,这儿的商业化气息还不算那么浓,至少还能体会到一些那种原汁原味的水乡生活,水边洗菜的大婶、门前端着饭碗吃饭的大妈、悠闲地溜达又被我们追的满街跑的老母鸡……灰瓦白墙红灯笼,完全就是想象中那种水乡的感觉。走在充满诗情画意的烟雨长廊,檐下丝丝细雨飘过,还是相当诗意的。当然,还有那么一两家大煞风景的聚集满各种老外的现代化酒吧除外。 除了那种清新浪漫的感觉外,西塘最多的应该是各种小吃和各种手工艺品小店。较具有农家特色的是熏青豆和麦芽塌饼,据说每家做的青豆味道都不同,都甜有咸有浓有淡,我们尝到的那家味道还是相当赞的,里面还加了笋丝。还有原来没见过的啤酒扎肉、荷叶包的粉蒸肉,味道都很好,粉蒸肉尤其赞,从来不吃肥肉的我倒也吃了不少,那味道,至今怀念呀。还有竹筒装的米酒,不知道味道如何,想起在刘若英和黄磊那部《似水年华》中,率真可爱的默默偷酒吃的情节,似乎说的也是这种当地酿造的米酒吧,现在倒是后悔没有带一筒回来。 粉蒸肉 啤酒扎肉 熏青豆 再说手工艺品,都是当地艺人现场制作的,竹片雕刻、扇面绘画、刺绣……所有东西又都跟西塘特色联系起来,如果不能说巧夺天工,至少也算是技艺精湛吧,当地这种人才似乎很多,很是令人佩服。还遇到的一个超级能说的铁铺匠人,可谓出口成章,说出话又快的像是绕口令,总之就是说他卖的铜铃多么多么好,怎么怎么代表吉祥平安之类,又说他的小铺还上过中央电视台,于是我们一行四人分别买下一串铜铃,挂于手上脚上,后来发现,这铜铃居然能被磁铁吸起来,于是怀疑上当受骗,不过那铜铃被我随身带了几天,也淋过雨水,至今倒没露出任何破绽,所以还是宁愿相信当时的磁铁出了问题吧,呵呵。 最后去了一所门票赠送的“名人故居”——倪宅,这个倪某人我终究还是没记住他的名字,大概是上海市的一位副市长,他的故居还是挺有特色的,二层小楼,木制楼梯,走上去嘎吱嘎吱响,窗外绿树萦绕,环境也是相当幽雅。里面除了他原来生活环境的一些展览以外也就是关于他生平的一些图片展,看过似乎也都不记得了,只是他的一间小卧室可以随便进出,各种物品也都没有封起来,于是我跟芳在里面好一阵折腾,差点翻了个底朝天(呵呵,夸张一点啦,其实我们还算是相当文明的) 最后要说的是,西塘人都还是蛮淳朴的,不会像其他旅游景点的一些人,给人一种奸商的感觉,他们靠自己的手艺谋生,过着简单朴实的生活,有位大叔还主动要帮我们抓他家养的老母鸡来给我们拍照。有时候想想,他们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游人,又保持着自己那种淳朴、真实的民风,让自己的生活成为大家游览的一部分,似乎也挺不易的,又想起了刘若英的那部《似水年华》,嗯,有机会得找来重新看看。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6fd707010009ds23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