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游记之绍兴印象 3月3日 晴 妈妈生日 因为我的宗旨是只去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而不一定是为了旅游而旅游的那些个所谓必去的地方。所以鲁迅故居之类我都没涉猎。 这里的名人真不少,周恩来,鲁迅,蔡元培,秋瑾,王羲之等等等等,看来此地风水不错。 出了火车站,没走多远,便看到挂起来的一排排的鱼,这对我来说太新鲜了,据说这鱼是腌制过的,一只要好几百呢,好大的鱼啊!然后看到了一条小街,左边是河水,河旁是一串很古老的民居,很有水乡的感觉,但可惜河水太脏房屋太破,街道右面是各种小店,陆续看过去,像前面说到的鱼一样,挂着一排排的鸭子,鸡,每一只都好大的样子啊!再往前走,见到一家农贸市场,这种地方最能知道老百姓们平时吃些什么了,于是走了进去,或许水乡的缘故,这里的水产品非常丰富,各种我没见过的水生物,奇形怪状的,看得我有些害怕的不敢看了,这里青菜的种类也是非常得多,怪不得这里的水土养人呢,你看这原材料就比我们不知多了多少,还都是些有营养的! 出了农贸市场,继续前行,天渐渐的热起来了,我们先后看到了黄酒博物馆,和一个制作花雕酒包装的地方,原来那些个酒瓶子上的图案都是人工一笔一划描出来的,怪不得酒那么贵呢,瓶子上凸出的图像,比如美女图像,是用一种特制的泥借助模具做出来的,粘到瓶上后不久,泥干了,瓶子上的图案便形成了。 再往前是一个城楼,登上去眺望前方,是真正的水乡的感觉了,这里的水要比先前看到的干净的多,房子看起来也很漂亮。 出了这条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街,便开始找寻传说中的府山横街,走了好长时间,问了n多人,才总算是找到了,这个时候,我已经热得不行了,这是条老街,河里有许多乌篷船,亭子中有一些人在吹着笛子,唱着戏,应该是绍兴戏吧,呵呵,挺有感觉的,对了,火车站附近有许多卖这些个戏曲用具的小店,号称要宣扬绍兴戏曲文化,可惜,我不懂。 我们在街里溜达着,顺便看这里的民居,印象不怎么深刻,想进去看看可又不好意思,在找饭店的时候,看到一家展览酒具的地方,也就是各种制酒的工具,以及酒的来源,酒的品种等等的介绍,这里也有人在人工制作古越龙山酒的包装,据说这种酒很有名啊!不过我没听说过。据说,关于酒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是从那个特别著名的越王勾践开始的,酒的产生应该比那个时候要早。 绍兴的饭菜可真是不敢恭维,又或者是我们没找对饭店,那个什么梅菜炒笋中的笋嚼都嚼不动,梅蒸南瓜是臭鱼的味道,米酒是馊米饭的味道,只有豆腐干还能入口,本来我就饿,吃了几口菜就更饿了,唉,刚才还在感叹这里物产丰富呢,现在就换成疑问:这里的人都怎么活下来的?按说,我可是个不挑食的人! 吃完饭就去了兰亭,在很荒凉的一个地方,一个小破园子竟然要40块的门票,兰亭因越国时期这里曾有兰花而得名,好像是勾践在这里赏过花,记不太清了,后来因为王羲之在这里写下著名的兰亭序,而成为后代文人墨客必去的一个地方,尤其是那些个书法爱好者。这里面展示的是n多后人临摹的兰亭序,真本已随着唐太宗的逝去而失传了。还有康熙题词的“兰亭”二字呢,呵呵,这里还有砚展,是某位爱国华人捐赠的,倒是挺有意思的。几乎近些年每个国家领导人都曾来过这个地方,我也算是跟随党的足迹吧,如果喜欢书法,来这里看看也不错,这个园子里大多都是竹子。 不知今天为何感觉很累,下午两点多就回去火车站了,买了票回杭州 晚上仍是去了吴山广场文化街,我是太喜欢这个地方了,这里正在办灯展,真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灯市,呵呵,灯的造型以猪为主,还有鹿,鱼,海豚,有西游记四师徒,有福娃,有西瓜,苹果,麦子,看得我眼花缭乱的,其实我最喜欢的不是这里的灯,而是这种喜气洋洋的气氛 广场上有一个小的舞池,一些老年夫妇在跳舞,姿态优雅,依稀可见当年风采,还有两个十几岁的不会跳舞的女孩子在舞池里转来转去的恶搞,哈哈,年轻真好啊! 广场上还有一个小型的儿童游乐场的感觉,父母外面看孩子们在里面嬉戏玩耍,好一幅天伦之乐图! 明天就要离开杭州了,我知道,我还会再来这里的 总结:所谓水乡其实已经很难保持原来水乡的模样了,只有少数几条小街还能看到当年的风采,多数已为高楼大厦所代替 绍兴的门票都特别的贵,出租车很便宜,5块钱起价 杭州的元宵节气氛非常的浓,每个社区都会有元宵活动,元宵节亲戚朋友会再聚一次,过完元宵才算过完年 遗憾的是,没能陪老妈过生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