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秋赏杭州,落叶满径随风去 |
[游记]秋赏杭州,落叶满径随风去 |
2007-07-29 ctrip.com |
今年的生日怎么过,原本有众多提案,而最终决定去杭州也是一闪念。 但这一趟没有去灵隐寺、飞来峰,也没有去虎跑泉,甚至没有上雷锋塔。灵隐寺、飞来峰已经变成捆绑销售,你看了一个就非得看另一个;虎跑泉、雷锋塔则是过度开发、东施效颦的结果,雷锋塔还很好心地安装上双排电梯,说是方便游客,在我看来,正如当年清洗敦煌洞窟的人,用水柱冲刷洞壁一样,只是另一起没文化的官员好心办坏事的愚蠢案例。听得太多看得太多,导致我对这些所谓的景点毫无兴趣。 3天,基本的交通都是靠步行,没有错过任何细节。 旅游的淡季带来的另外一个最大好处,就是不会太热闹,不用忍受挨挨挤挤的人流,自然也能享受到更加周到的好服务。 第一天, 我们买的1点半的车票,到的时候已经3点半,到宾馆安顿下来,发现居住的对面有古老的巷子,用红色砖头砌成的房子,老到泥灰都开始剥落。墙壁上爬满了绿色的植物,藤藤蔓蔓不清的纠缠。院落里泥土潮湿,闻起来是淡淡的古旧气息。漫步,已经走到夜色下的西湖,安静是我每次逃离上海的最大理由。 第二天, 睁开眼,踩着厚厚软软的地毯,唰的拉开窗帘,阳光灿烂。苏堤、白堤、花港观鱼,在西湖边一直坐到天黑。西湖的确没有东湖大,更没有给我想象中的惊艳,也许是因为我在东湖旁待了快10年的原因。东湖的大气和野趣,是眼前西湖所没有的,西湖有的就是后天的浓妆淡抹,有的是看不见的钞票运作。这么常年累计规划的好处是,赋予西湖众多人文因素,让每个景点都可以从一木一石体会到一世界。 (一叶知秋) 去西泠印社的途中,经过了苏小小的墓。小小的,在湖边要上桥的地方,可是面对着夏季最好的风景-一片荷花。只是,秋季的荷塘是凋零。 (西湖残荷) 走过生意兴隆的楼外楼,绕过一群拉拉扯扯满脸酒气的大肚男,险些错过了我最想去的西泠印社。几乎没有任何招牌,只在门口的圆形拱门两旁挂着标记。正碰上学生写生,外面看上去不大的西泠印社,却可以将不少的人吸引在各个角落。台阶一层层上去,往往又是一番洞天。举着相机,发现很难取舍,每一处的精致和旁边,都是共呼吸的,我实在无法将他们分离。 下午去了九溪。九溪给我的惊喜,远远大于西湖。秋季的火红红、金灿灿还有成排绿油油的茶树,甚至蜿蜒5公里的龙道,没有1个闲杂的游人打扰,紧张的情绪就这样随风而逝。偶尔有汽车经过,也不是上海街道上喧嚣的势头,而是轻柔了许多缓缓开过。最有意思的,莫过于龙道。龙道不宽,弯弯曲曲一头联接九峰烟树,另外一头,就静静的延伸,延伸,延伸,消失在一排排披着青苔、笔直站立的树林后。 (九溪烟树) (九溪烟树) (4月采过的茶田,狮峰龙井) (龙道问茶) 本打算看完九溪就返回西湖拍夕阳,遗憾的是,傍晚天气转阴,没有看到雷锋夕照和西湖斜阳。 第三天,阴雨绵绵。西湖的魅力在雨中才显山露水。在湖边找了个茶座,一杯龙井在手,偷得浮生半日闲,享受一份从从容容和松松散散,杭州的魅力,终于在玻璃杯旋转飘摇的茶叶里,从冷冷清清湿漉漉的小街道里,绵绵地散发出来。 |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7525625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