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杭州西子湖畔 春闹满枝梅花香 |
[游记]杭州西子湖畔 春闹满枝梅花香 |
2007-07-28 xieyouji.com |
新华网浙江频道2月27日电 (记者曹银康)立春过后,梅花渐渐开放,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探梅时节。杭州西子湖畔的灵峰,已从冬日的沉寂中苏醒过来。这里举办的独具特色的早春探梅,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 2月下旬的一天,我们在畅游西湖之后,乘汽车直达玉泉,进植物园大门,步行一段路,就来到了赏梅胜地灵峰。 灵峰,风景原来就很美,因栽种梅花而显得更美,早在明清时期便逐渐成为赏梅佳地。现在的灵峰探梅景区,是杭州植物园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建成的。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梅园面积已扩至300多亩,栽有50多个品种、5000多株梅树,分为漱碧亭、云香亭、瑶台、品梅苑、笼月楼、掬月亭等10多处赏梅景点。特别是灵峰梅园的布局,不同品种的梅花,分区栽种成片,而周围是灌木和观果植物,亭台楼阁陪衬而筑,形成了朴素明朗、恬淡雅致的自然风格,为杭州少见的风光。灵峰已成为西子湖畔杭州早春探梅胜地。 自1988年开始,杭州植物园在这个景区兴办了探梅活动,意在让游人一到此就感受到如入花海,身处画境。这种把游灵峰与探梅融为一体的旅游,每年都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光临,迄今约有400多万位中外游客领略过其中无穷的乐趣。此次我们有幸在早春畅游灵峰,一睹灵峰梅花之俏姿丽色。 我们随着探梅的人群来到灵峰景区口,立即就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走过一个拐角,进入了梅花世界,但见一排排梅树秀枝上缀满了一朵朵艳丽的梅花。那花白萼绿的,是"绿萼";那白瓣紫萼的,叫"玉蝶";那花色粉红的,称"宫粉";那细枝花红的,是"朱砂";那枝条下垂,开白色花的,名"双碧垂枝";那开红绿花的,系嫁接而成的双色梅树……它们清幽的芳香,绚丽的色彩,从容舒展的姿态,让人目不暇接,情不自禁地啧啧称美。梅林花丛中,植有一片片绿茵茵的草皮,那花径迂回曲折,与盛开的梅花相映衬,更加浓了梅海的环境气氛,使人们沉醉在一片融融春意中。 今春探梅,早在春节前就有园林部门作过精心筹划和宣传。自1月底开始,梅花尚在含苞待放时,人们就络绎不绝地来到灵峰观梅;梅花进入开花期后,前来赏梅的人更是一天比一天多。探梅的游客中,既有单位集体组织的,也有亲朋好友结伴而来的,更有扶老携幼全家出动的,当然少不了热恋中的青年男女。他们在梅园中赏景观梅,花丛中笑语不绝。 贯穿梅园的一条小道,长约400米,由下而上延伸,直达灵峰深处。从小道下端,拾级而上,便进入一个山中院落。院墙上标有"灵峰探梅",院内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笼月楼。在院中,围绕灵峰古迹掬月亭、洗钵池植梅树,具有移步换景、引人入胜的特点。幽雅的笼月楼内,今春举办有关梅花栽培史、梅花分类、梅花栽培繁殖等科普知识展,为到此探梅的游人平添了不少雅趣。 出笼月楼,离开院落,一路下山,顺着小道来到附近的桃花园和玉泉景点,分别观赏了具有中国各大派特色、造型典雅的梅桩艺术精品400盆和寓意深刻、技艺精湛奇巧的几组园林艺术小品,也从中获得了美的享受。 灵峰探梅,如诗如画,令人难忘。归途中许多游客余兴未尽,仍不停地谈论着各自在探梅游中领略的无尽妙趣。 |
转自:http://www.xieyouji.com/xieyouji/information/0721/47101.html65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