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杭州,令我梦萦魂牵的地方-灵峰(三) |
[游记]杭州,令我梦萦魂牵的地方-灵峰(三) |
2007-07-21 53trip.com |
杭州,令我梦萦魂牵的地方——灵峰(三) 杭州,令我梦萦魂牵的地方——灵峰(三)fff">fff"> [灵峰探梅] 2006年3月5日,暖阳喜人,听说灵峰的梅树开花率达50以上,沐春探梅正当时。欣欣然,我们欲前往一睹为快。 进入植物园,迎面是亮如灯盏的白玉兰迎人,犹如指明灯,指引着我们穿过竹林,途经至一个鱼园,过道的廊间刻意摆放上了一些梅花盆景招迎游客。盆景上的梅花看上去显得不鲜活,僵木一般,很像是塑料做出的,更像是蜡像塑,无一点梅花之灵性。过往的游客乍看上去都半信半疑,上前定睛良久,或触或嗅一番才辨定确是真花。走过路过看过,他们还是很不给面子地丢下一句:“好假!”妹妹也在旁调笑道:“有点假惺惺。”此情此景不禁想起龚自珍《病梅馆记》中所说的“病梅”。 如此人工地摆设,照我来看亦是一种“病梅”,以刻意的营造来渲染氛围,多了装饰,却少了野趣,反不及大自然丛生众长来得天然浑成。探梅之“探”趣始是至理,患得患失,又有几人能解其中味。 上灵峰探梅的人络绎不绝,欢声笑语一路。虽然这山路算不得峻险,可是中午气温愈加暖和,我攀行得汗水直流。上山头,转坡路,跃入眼帘果然是梅花渐欲迷人眼,一株株,一簇簇盛大开幕,白如雪海、红似锦绣,到处是红白黛绿,流光溢彩。缤纷心飞扬。我毕竟平生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梅花,不禁哇哇大叫,妹妹在旁乐了,笑我的少见多怪之兴奋状。临道有一个清澈的水潭,一株硕壮的红梅斜倚水岸,婀娜多姿,诱人无数,带了相机的游人几乎都要挨近留影一张,美得无处可遁。 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梅花丛,找到一大顷草坪,可以供人歇坐。地上草被枯黄却繁密,坐上去很舒适,很温暖。这里是人气聚集之旺所,到处是人头攒动。草坪上、梅树下拖家带口地,三五成群地围坐满了人,或在铺上篷布,就着花香饮乐;有带了羽毛球,舒动一下筋骨;有带了纸牌,挥洒着闲情逸致……大伙儿在太阳底下尽享这良辰美景奈何天,其乐融融,陶陶然。我和妹妹坐着、躺着,闻着梅香阵阵,却不禁都有点昏昏欲睡,暖风熏得游人醉,四周不是粉就是红色萦绕的氛围,着实让人迷离而沉靡于这温柔乡。挑目望对面,一丛绿梅灿然入目,相对于白梅、红梅,稀薄了些,孤放了些,盈盈一绿却别具清雅。让我眼睛一亮,精神一振,上前一亲芳泽。这是绿萼梅,颜色近似白,远非白,在梅的家族中算是独树一帜了吧。反正我看着欢喜有加,理由其实也很简单,因为我平素最喜欢淡淡的绿色调。绿意,总是让我感觉有活力。 静妹妹一改往日的安静,在一树树梅花间穿梭,眉毛鼻子全笑了开来,如是遇上好景致的地方,她就停了下来,冲着落在后面的我笑,我便知道她想拍照了。在拍照的时候,我发现她的毛衣上恰到好处地插了一朵梅花,平添上几份韵致。妹妹亦诧异这朵梅花不知何处、不知何时飘落到她身上的,更惊奇这朵梅花不偏不倚插落在她的胸前点缀。缘,妙不可言。 下了梅岭,我们在一棵高大的红豆树下,俯身树荫下的绿草丛间拾捡红豆,红灿灿的,摊着手掌里宛如一颗颗红宝石,很悦目。妹妹攒了一捧的红豆,然后用一张白纸仔细地裹成一小包,塞进我的口袋。遗憾的是我下了山,一摸口袋空空如也,那包红豆却不知何时被遗落何处了,一时惋惜得很。在口袋里继续摸索,挖翻出一颗“硕果”仅存的红豆,突然间我便释怀了,即使红豆三千,我独取一颗怀之,亦是寄情相思。随缘。 行走在北山路上,朝白堤观望,这条不长不短的白堤每如我回所见:人流不息,黑鸦鸦的,密密麻麻的,总是如此蔚为壮观。此时此刻,嫩芽发枝的垂柳、温婉的湖水、彳亍的行人,勾勒着一幅流动的隽永的画卷。“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这就是西湖的魅力,挡不住的魅力。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qq:7422859 |
转自:http://www.53trip.com/thread-6861-1-1.html28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