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杭州人的一次银川之行 |
[游记]杭州人的一次银川之行 |
2007-07-23 xinhuanet.com |
宁夏回族自治区,一个距离杭州来回差不多有八千里路的地方,如果不是因为朋友在那里,我们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去旅游的。 事实上,在去和不去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确犹豫了很久。因为上海前往银川每天只有一个航班,又值“五一”长假,1500元的机票连折扣也没有。坐火车吧,上网一查,价格是便宜(软卧约660元),但要一天两晚的时间(因为不是特快车),实在累人。可是转念一想,那种地方不比北京、香港,很难有机会再去第二次,错过了真可惜。于是狂打了一圈电话,终于问到一家票务公司有8折机票,所以便下定决心开始我们的塞外之行。 塞外·江南 晚上8时,飞机降落在银川河东机场,因为纬度高的缘故,这时候的天还亮着。从窗口望出去,塞北的土地苍茫一片,几乎看不到树木,那沟壑纵横的样子几乎让我们以为到了月球。不过朋友老朱肯定地告诉我们,这里是整个宁夏最富庶和滋润的地方,因为有黄河。而且我们的运气很好,“五一”节那天,银川刚下了一场雨,草木开始变绿了。那也是今年以来此地惟一的一场降雨(真是要晕倒)。 在吃晚饭的时候,我们敲定了未来三天的行程:第一天,沙湖—贺兰山苏裕口森林公园—贺兰口原始岩画—西夏王陵;第二天,水洞口遗址—明代古长城—内蒙大草原—盐池;第三天,银川市内一日游,包括承天寺塔、北塔、南关清真大寺和玉皇阁。宁夏还有一些景点,例如青铜峡的108塔、中卫县的沙坡头、固原县的石窟,但是它们都位于南部,距离银川太远,我们只好忍痛放弃。 安排停当,第二天一早老朱就开着一辆皮卡带我们出发了。第一个目的地是沙湖,当地一处很有名的景点,离银川市约一小时的车程。讲老实话,在没去之前,我们一直以为那里会是人迹罕至的地方,可到了之后一看,恰恰相反,那是个热闹非凡的旅游点:偌大的停车场塞满了各色车辆,出售工艺品的小摊和各种小饭馆一家连一家(饭馆里专卖沙湖大鱼头,让我一下子想到了美味的千岛湖有机鱼头)。这又是一个被旅行团蹂躏得体无完肤的地方,和中国任何一个景点没两样。最让人忍受不了的还是这里的门票,它和船票连在一起,慢船票80元一位,快艇票则要120元!就这样,售票窗口前还排着长龙。为了减少在烈日下排队买票的时间,我们不得不买了最贵的快艇票,因为那里排队的人比较少。 所谓沙湖,顾名思义就是沙漠上的湖,它由贺兰山上的积雪融化而成,湖里一丛丛芦苇长得茂盛诱人,湖边上却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非常奇特。但说实在的,对我们这些看惯了西湖美景的杭州人来讲,那里的景色真是不算什么,虽然有“塞外江南”的美誉,但和真正的江南比起来差距毕竟太大了。景区里还有滑沙、骑骆驼、沙雕、湖上动力伞等游乐项目,但都价格不菲。拿骑骆驼来讲,一个最多只有几十米高的沙坡,骑到坡顶单程就要20元,很不值。 后来,老朱告诉我们,沙湖每年差不多有6个月要结冰,所以旅游收入自然全要靠那剩下的半年了。况且这样一个湖对南方人来讲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身处西北的人们来讲,的确可称得上是奇观了。 接下来的苏裕口森林公园情况也类似,门票60元一位,每一个小景点都还要另外收费。只是,沿着贺兰山脚下一路狂奔,对开车技术绝对是一种考验,那些山道又窄又险,弯道特别多,特别是在一个叫“九道弯”的地方,通过的时候真是叫小心翼翼。不过,苏裕口森林公园虽然称不上山清水秀,但是贺兰山的奇异风光确实让人印象深刻。那些寸草不生的岩壁,裸露着巨大石块的河床,在耀眼的阳光下散发着刺眼的光芒,蔓延达几公里,近乎残酷地冲击着人们的视线。它们构成了一道与江南截然不同的风景,一时间让我怀疑自己身处何地。遥想当年岳飞誓言“踏破贺兰山缺”,壮志未酬身先死,贺兰山犹在,英雄魂归何处? 出苏裕山森林公园,转上另一条路行驶二十分钟,就是闻名天下的贺兰口岩画,虽然没有想像中那么宏伟壮丽,但想一想,几千年前游牧民族留下的符号与遗迹,仿佛与我们进行超时空的对话,深思默想之际不禁一遍又一遍在心中揣摩。岩画历经风化,许多已漫漶不清,其中一幅“太阳神”藏于山峡之中,肖像生动,神采奕奕,算是贺兰山岩画的上乘之作。看完岩画,顺山谷往下一箭之地,有范家大院,一处典型的宁夏民居,始建于清,经几代人的经营,终成西北的“大宅门”,院内布置一如其旧,专辟两间做小型博物馆;另外一间内皮影戏班全天现场表演,秦腔不绝于耳。 王陵·长城 到达西夏王陵的时候,已经是黄昏,落日把早已风化成土堆的王陵遗址投射到苍茫的大地,余晖下的黄土金光 闪闪,而巨大的阴影像巨大的悲哀一下子把人笼罩。在拜读了西夏国的历史之后,这种感觉更为强烈。创造了独特文字和文化的西夏国,存在了189年之后覆灭在成吉思汗的铁蹄下,而秃发的党项民族也遭遇灭顶之灾,彻底消亡。其历史的传奇程度,活生生就是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现实版。 我们这次宁夏之行最大的收获,大概就是好好地补上了西夏历史这一课。 第二天的行程是去看明长城。从银川驱车一直往北,到达宁夏与内蒙古的交界处时,600年前的明长城就静静地出现在地平线尽头。当年为了防止外族入侵而建的长城,历经600年的风霜早就没有昔日的伟岸,最多只能称作是一堵矮墙,烽火台也风化成了一个个土堆,破败不堪。但是厚厚的黄土下面,我们还是发现了一块块夯过的土砖。那一刻,心里说不出是感叹,还是难过。 跨过长城就进入了内蒙古,今年因为雨水少,草原根本没有变绿,只是显露出一种灰褐色。我们沿着高速公路奔驰了几个小时,一路上几乎看不到什么车辆和居民(虽然荒无人烟,但高速公路修得可是毫不含糊),目力所及,只是漫无边际的荒漠,一成不变的景色很容易让人产生视觉疲劳。但是偶尔,我们也可以在远处发现一些马群、羊群和一两座民居,土砖做成的墙,没有电,也没有水,水和食物要骑马去很远的镇上运过来。 傍晚,我们来到盐池县。它位于宁夏的东部,隶属陕甘宁革命老区,县城的革命烈士纪念馆里陈列着许多先烈的遗像和他们的光荣事迹。纪念馆的后面,古老的城墙依稀尚存,它划出了城里与城外、楼房与平房的界线。城墙以外,你看不到一幢超过两层楼的房子。 太阳下山之后,气温迅速下降,而我们终于在天黑透之后回到了银川。新华大街上的霓虹灯和行道树让我备感亲切,同时也终于明白这里被称为塞外江南的原因。因为确实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到成片的绿色。 (许景) |
转自:http://www.zj.xinhuanet.com/travel/2004-05/24/content_2182987.htm30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