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飞来寺

[游记]飞来寺

2008-05-22    212300.com

1#大中小 发表于 2007-11-23 09:26 只看该作者

飞来寺(多图)

飞来寺,第十九福地

这一组图是受一杂志总编所托而拍摄,还没上刊物,请大家别转载,此组图所拍摄的时间为8月15日午间,雨后天晴之时,故远景
有点雾。
富士S6500,光圈优先,最后一张为三张广角合成
====================
再补一张门口全景的合成图

飞来寺在清远县北江小三峡之飞来峡右岸,又名峡山寺。从山门前到寺背后的峰岩,有江边台石、飞来古寺、爱山亭、飞泉亭、交影亭、狮子石、归猿洞等十余处佳境。
沿着“径曲林幽”直上,便见一间殿宇,门前石坊矗立,上刻“第19福地”。这里“山水奇绝,层峦叠谳,幽洞澄潭,白练飞云,嘉木异卉”,不愧为大自然风光“福地”。 寺内有苏东坡当年的钓台和他的《峡峙》诗。
清远峡山飞来寺,始建于南朝梁普通元年(520)至今已有1480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飞来寺在风光旖旎的清远峡七十二翠绿峰峦的衬托下,绽放耀眼的光芒,形成峡山江浒寺宇壮观的秀丽景色。

峡江寺飞泉亭记·(清)袁枚
峡江寺飞泉亭记·(清)袁枚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1),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2),若罗浮(3),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4),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5),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置饮(6),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7)。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8),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9)。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清远峡山飞来寺,以优美的山色和悠久的历史吸引了历代文人骚客的青
睐。唐朝的韩愈、张九龄;宋朝的苏轼、杨万里;元朝的高若飞、郭孝

基;明清时期的海瑞、汤显祖、袁枚等,留下无数的墨彩诗文,突显清远峡山独特的文化氛围。

峡山飞来寺是岭南佛教胜地之一。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高僧大德曾先后在峡山飞来寺开坛说法,给这座古老的佛教道场增添了无穷的灵气。千年古刹飞来寺,以她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享誉岭南、蜚声海外,成为名副其实的岭南佛教名胜。

清城物志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亦号海若,又号清远道人,别号玉茗堂主人,江西临川人,明朝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他的代表作《牡丹亭》,一直享誉文坛、驰名海外,他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也许人们会问:汤显祖为何号称“清远道人”?其代表作《牡丹亭》与金鸡岩有什么关联?相传,汤显祖为了写作《牡丹亭》,专程来到飞来寺做了一名挂名道士,别号“清远道人”。他钟情于清远山水,经常泛舟于峡山,对飞来峡上的缥幡岭大为赞赏:“极目缥幡外,飞峰并欲翻。日光榕树岭,青色大莲村。”后来,汤显祖慕名来到金鸡岩,凭吊葛洪炼丹遗址和著名隐士卢度的住处,他被卢公的天然石床所吸引,于是在岩内寄宿,坐在石床上构思名垂千古的名剧《牡丹亭》。

转自:http://bbs.212300.com/thread-248192-1-1.html44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