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观西湖“美景” |
[游记]观西湖“美景” |
2007-08-04 sina.com.cn |
观西湖“美景” 12月28日,上午,阴,时而有点小雨,先乘车去看福州的西湖。 一进公园的大门,就已一目了然了:中间有个很长、很长的通道,很像一个又细又长的桥,因为通道的两边,各有一湖,湖是左大、右小,湖水非常平静,就像一根扁担上挝着两块圆镜。 再从平平的两个“圆镜”上极目远望,公园的周围有点榕树之类的植物,再往外看,就是城市里的高楼了。 噢,这就是西湖哇,真没劲!公园里也看不到什么人,不想往里走了,可又不甘心,便在长“桥”上等人。半天盼来一位当地人,天哪,我们竟等来了一位既热情又聋、还糊涂的老先生,他按着他自己“听”来的意思,极其详尽地、所问非所答了我们许多、许多的“问题”,我和老兄不忍心打断他的好意,只好耐心地站在小雨中等待他告一段落,事后我俩这乐。 但这位老人,以及在往返的火车上,我们遇到的闽南年轻人,对我们都非常和气、热情,这次的南方之游,动摇了我一向对南方人的某些偏见…… 看来,我们还是到公园外,去等那几个深入公园的先遣队吧,因为那里有美丽的长廊可歇息。 长廊的上方,还有几棵参天的大树,我看这儿倒比公园里好看。我向一位准备卖报去的女人请教这些树的名字,我们两好像是俩外国人在对话,不知是她听不懂我的问话,还是她也不知道,反正最后我也是没听懂她说的是什么,到底也没弄懂那少见的树叫啥名,很扫兴。 我无聊地东张西望着,用我的远视眼,探究了半天远处的售票处,透过破败的窗口,我终于研究明白了,原来西湖公园的售票处里头,都当了仓库了。 这是我们去的、唯一不花钱的景点,哈,确实是“物有所值”呐。 ************************************* 参观名人故居 三坊七巷 又乘车,要去三坊七巷了。 导游说:三坊七巷就是有三条宽路,与坊十字交叉的街,就叫巷。那里曾是中国名人的聚居地。 我们队里还有两个80多岁的老知识分子,很想看看冰心的住房,在儿子的鼓励、搀扶之下也在导游的引导下,奋勇地前进着…… 结果,本该15分钟就能到达的三坊七巷,我们的导游就像碰上了鬼打墙,带着我们绕了很多的“葫芦蔓”,我们顶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踏着湿漉漉的石板地,急行军似的走在大街小巷和窄窄的小胡同里……一路上,我用汗水洗了几次头。我们愣是用了一个小时,才绕呼到目的地。这时,所剩时间极少了,只能是就近看一个严复的故居了。 我一个人买了门票先进去了。我感觉自己像个小偷似的、急急忙忙地各屋乱窜着。屋都不大吧,可各屋的门槛还挺高,我还得上蹿下跳。同时,我还得反复地去找馆员,让她给我开开各屋的灯,嗬,把我忙活够呛,幸亏屋小、院小…… 参观严复的故居,连跑马观花都算不上,我简直是在各小屋里刮旋风,我只记下了室内所藏文物上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句话,至于严复是何许人、有何作为等等,好不容易收在眼里的东西,待我的风一刮完,也就都刮丢了。只好拿一份彩色的说明书,待回家后,再仔细研究吧。 在我刮旋风的同时,小院里嘈杂着同伴们找茅房的大呼小叫。她们本不想进院的,为了上茅房,也不得不花3元的门票进入了这不丁点的小四合院里,她们忙得只能在人家的故居里留了点“纪念品”,肯定没什么时间看了,估计她们进馆看的时间,还不如我在里面刮旋风的时间长呢。 去三坊七巷的全过程,让人记忆最深的就是两个字—— …………………………………………………………………… 林则徐故居 来到了林则徐故居,故居是由两、三个四合院构成的。 我崇敬林则徐老英雄。以前走过很多地方我都没照相,这次我让老兄给我在林则徐老先生出生的小屋门前照个像,又在门厅里、他老人家的塑像前留个影。 我还透过好看的木窗棂,把老先生小的时候与全家人在一块,他读书、家人做针线活时,唯一共用的一盏油灯,作了速写。 那灯的形状是,上小、下大的圆柱体,圆柱体的中部镶有一圈圆盘,整个灯约有尺来高,是个白地、兰花瓷灯。 小屋很简朴,只有南方那种带雕花床架的小木床和一张桌子。还有,在一人高处的墙上,挂着那盏油灯。 导游介绍:林则徐老先生生于1785年,卒于1850年,林则徐一生抵抗外寇、禁烟,为国为民,肝脑涂地!但死因不明…… 他老人家,小时就聪慧过人,7岁时老师给他出一上对:“鸭母无鞋空洗脚”他很快就对下了下联:“鸡公无髻空梳头”; 他14岁考取了秀才; 林则徐青年的时候,一次,他途中偶遇大雨,在一家人廊下避雨时,他悄声吟诵着自己的文章,被屋里的主人听到,主人就是知县郑大漠大人,因此,对林则徐颇有好感。此后,便托媒于林则徐的老师陈寿棋。后终将女儿许配给了林则徐…… 我们还看了林则徐小时候读书的门厅,那里依然按原来的样子摆放着三、四行长条的桌、凳,估计当时能有十个人左右,在此上课。 学堂里,只有作供奉用的条案,是学堂里以前唯一的一件原物了。 条案有两个支撑厚板作两腿,两“腿”的上部,有简朴的、对称浮雕花和镂空雕花…… 条案的接缝处已干裂了、显得有些古旧了,他像一位历尽苍桑的老人,但他依然是那么结实而坚定地挺立在那里。 我怀着崇敬的心走上前去,无限感慨地抚摸着林则徐曾无数次摸过、碰过的那个厚重的大条案。此时悲苍溢满心胸…… 这条案,曾亲眼看着我们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成长,他见证过林则徐和同胞,用热血保卫着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尊严的那段悲壮的历史,他也看见了中国人站起来、再也不受外夷任意宰割和欺侮的新时代…… 虽已物是人非,但林则徐将千秋万代、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参观完了,浩然正气,在胸中激荡着,心中还有一种莫名的沉重和依依不舍…… 临出门前,我恭敬地把林则徐院中一株我叫不上名的、南方常见的植物的一片叶子,夹在本里、留作永久的纪念。 在出门处,我又十分欣慰地看到了一座不太高的“林则徐星纪念碑”。 碑上记载了:天上有一颗星,已被命名为林则徐星了! 碑上还标刻着那颗星所在的位置。 好!这是众望所归!民族英雄不仅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他的英灵将永照天宇! 06.12.23.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f98810010006w832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