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三月西湖群山徒步记 |
[游记]三月西湖群山徒步记 |
2007-08-12 ctrip.com |
看指示牌上的感觉到北高峰应该只剩下一半的路了,前方都是平地,于是大家鼓足精神准备一路冲向北高峰,但是走啊走,却总看不见北高峰,路上还不时出现几个上坡,这可是我的弱项。于是很快我又开始落后了,本来还想不歇了,一口气冲到北高峰的,可现实是喘着粗气脚步慢下来。 冬冬反而开始勇猛起来,一改刚才的那种摇摇晃晃的样子,走在了第一个,兰和WHY速度依然不减,青山和我走在最后面。终于在一片开阔处,看到北高峰高耸的信号塔和财神殿就在远远的山那边,却还需绕过两个山头。 我们五人在爬到北高峰后全都气喘吁吁,女生都满脸通红。我把头发扎了个小辫子,头发又长了,出了汗粘在脸上很是难受。 北高峰上人很多,我们站在围墙边把包卸下来休息。青山又去脱衣服了,同志们都穿多了衣服。我实在没啥好脱了,但也觉得很热,二十多度的气温穿件快干衣就行了。我的保暖衣就和上回密蜡一样背后升腾起了热气。 在北高峰上喝水休息吃了点东西,半小时后出发。冬冬非常想走到毅行的终点吴山广场,但我感觉照我们的体力和时间是走不到的。 一月和冷雨他们是从北高峰爬上来,走到云栖下的。那次边走边找路,也花了七个多小时。而从云栖到吴山,还有大把的路。我想,我们这次能走到五云山或虎跑就已很不错啦。 (四)、北高峰---石人岭 休息完我们很顺利的离开北高峰,找到去美人峰的路,在通讯墙旁有条小路直行,到岔路口有个小木屋,走左边那条路。路的尽头就是美人峰顶。 从这里开始走山路,这条路依旧漂亮。穿行在密林中,路并不宽。四周树木纤细低矮,姿态各异。地上铺满了落叶,昨天的雨水让脚下的泥土有些松软。 身后有几个跑步锻炼的人竟然在林中奔跑起来。这样的路并不容易跑,土里总有些绊脚的石块。 根据上次走过的经验,我们要寻找一处有铁丝网的地方来找到去石人岭的路。而在寻找的途中,要走上山,需要爬坡,我再次出很多汗,并落在最后。 走了很久才爬到传说中的铁丝网前,这里就是冬冬上次走错路的地方,我们没有钻进去,走外边的路,但路很难行,全是窄小的碎石路,且不平整,又高又陡需手脚合用才上得去。 看功略上写要找铁丝网的缺口来找岔路。但那里的缺口很多,我差点指错路。还好碰到了几个从石人岭过来的同类,问了才知道。仔细看那条路,其实树上有很多黄色喷漆的标记表明应向右走。 接下去的下行路对我们的脚来说简直是种折磨。昨天下过雨,有些地方湿滑,且有高低不平的青石突起着,只能靠拉着两旁杂乱生长的老树,并小心的伸脚下探才能踩稳。坡非常的陡,几乎快垂直了。只感觉步步惊心。地上的藤蔓,四周的树木,是我此刻的救命稻草。几乎是蹲在地上滑下来的。我最怕走这种路了。 我看着走在前面的同志们都显得异常神勇,特别是兰兰和WHY,两个女生一直走在比较前面,且没有人发出娇柔的惊呼。我和青山在最后,慢慢的手脚并用的挪下来。 不断的下行,在经过一块巨大的岩石后,我们看到了石人岭小屋。此时已是中午时分。 亭子的墙上依旧是那两首诗。冬冬已躺在石凳上休息了,我们放下包,吃了些东西补充一下。看到WHY和兰的脸上都是红红而汗湿的,我就更不必说啦。 石人亭的右侧是去上天竺的路。爬得有些累了,坐在亭外的石头上抽支烟歇会儿。在亭里就注意到这边的风景独好。而坐在这边,安然而恬静。这条下山的小道没有人,四周都是那种有着淡黄色叶子的树,舒展着,绿色的大山作为背景,可以看到很远。空山鸟语,什么都不用想的感觉真好。 (五)、石人岭—天门山 继续上路。我凭印象差点又指错了路,还好冬冬还记得。石人岭屋外有条上行的小路,一直往上走,约一小时能到达天门山。路途艰难。 记得上次走的时候,一路找去往天门山的路,不断出现的岔路把我们搞得头晕,功略上也是一会儿左转一会儿右转的让人急。总体感觉这段路是要一直看着两边以前毅行留下的标志才不会走错。 我们这次走了一条与上次完全不同的路,也是在路上遇见反方向过来的当地人给指的路。我觉得这条路更好走些 。从石人岭出来到天门山顶微波站,上行时遇到第一个岔路不要走,这条路的右边有个园文标志的水泥桩。从石人岭走到第一个岔路,要花不少时间,上去又下来的。而到了第二个岔路,往左行,向右是去上天竺的路,不要走错了。再往前走又有岔路,也是左行,然后一路上上下下的,翻过两个山头,能明显的看到前方有微波站的信号塔。那里就是天门山的顶峰了,是西湖群山的第一高峰,412米。 路非常陡直,我一直拉在最后,喘着粗气。同志们总是停下来等我。这段路感觉爬得很艰难,没有尽头。 在半路上身后走来个独行侠,问路中得知他每周都来爬山,很是羡慕。他笑说这里有山有水,杭州人都不愿去别的地方。 看他穿件汗衫早已湿透了一半,脸上豆大的汗珠往下淌,他一直很谦虚,说我们几个体力好。其实他也是从老和山上来的,我估计他速度很快,因为一路上我们并没有见到过他。 有这个当地人带路,我们心定了很多,跟在后面慢慢走着。 还有两个山头才到天门山顶。不断的上坡,同志们的背影消失在高高的前方。我落下很远了。我不再抬头去看,只低头走着。 青山一直提出要帮我背包,我觉得很不好意思。一定是我走得很慢。 我依旧慢慢挪着,走几步喘几口气。心脏跳动得很剧烈。我看着前面的灌木,心里说不要停下来,走过去再歇,可喘着粗气,脚步还是不争气的慢下来并不动了。每一次停下来都会感到一种强烈的虚弱感,头很眩晕,可能是昨天没休息好。我昨晚虽没象冬冬那样兴奋,但下班晚,还是东弄西弄的到一点才睡。但我知道自己还是要不停的走。微波站的影子都没有。 还有最后一个山头,我们在中途休息了一下。冬冬从包里拿出好大一瓶水,把我们都惹笑了。他在平时是不太作声的家伙,偶尔会冒出句有趣的话。他居然和我一样,也是射手座的,但我们在网上聊过,感觉到他反应很快,而且有趣。 我让同志们有力气的先爬到微波站,我想坐一会儿歇歇。 又要站起来往前走。路总象是永远通向未知的上方。我慢慢挪着,感觉到行走的痛苦和甜蜜。身体变得极度疲惫的时候,心里却很轻松。背包里虽只有些简单的吃食,水和外套,长时间行走后却变得无比沉重,此刻压得我肩膀和脖子酸痛不已。出来前特地买的护膝,也勒在腿上越来越紧。 我一直向往朴素和简单的行走。那种真正深度的心灵之旅,不需要很多的华丽装饰,只要安静的行走。但我清楚自己的体力,所以常常喜欢一个人散漫的走。象现在这样和山友一起相约了结伴走,于我而言,才是第二次。有种温暖的感觉。同志们都很好相处。 我落在了最后,不再能看到他们的背影。前方树丛中终于出现了微波站的外墙,我大喜,奋力爬过去。听到了他们几个的声音,正商量着吃午饭的事呢。为了爬最难走的天门山,我们午饭时间都延迟了。时间也到了下午两点十五分。大家体力消耗很大,前面的路就好走了,于是决定走到十里郎当吃午饭。 (六)、十里郎当—五云山 从天门山上的微波站走山路二十分钟就能下到十里郎当岭。全是下坡,也不太好走,有些陡。但龙井村那边热闹的人声一阵阵的飘上来,听得很清晰。 眼前终于豁然开朗。十里郎当是片平缓的石阶路,一头通向山下的龙井村。正是谷雨前,茶园里嫩绿的新茶舒展着叶子。头戴黄色斗笠的农人正弯腰忙着采摘明前茶。 深深的山谷里空气清新,满眼皆绿,黑瓦白墙的农屋错落其中。夹杂着四散在茶园采茶人的身影,郎当岭上一路飘着茶香,让人感觉前面的疲惫一扫而光。 大家都饿了,很快找了一块山坡旁的平地吃饭。冬有带塑料桌布,五人东倒西歪的在那里吃得不亦乐乎。终于可以减负,一路上背得还真是辛苦。青山带了香梨,他还背了很多美味的罐头。一定重死了。 又要出发了,山下采茶女抬起红红的笑脸。她们的快乐很简单。 我们都走得极热的,站在岭上吹着风,浮躁之气顿消。 冬冬觉得时间可能要来不及了,有些着急。我倒觉得徒步只要大家走得开心就好了。结果倒不太重要。 继续出发。从郎当岭到五云山有四十五分钟的碎石路,绕着山走。有一些上坡,但比起天门山来要好走得多,而且这里风景漂亮,视线开阔。四周望去全是高山茶园,路也平坦好走,就是很长,绕来绕去的总不见头。 我带的两瓶水终于不幸喝完了。去五云山的路上忽然见到一池泉水,有竹管接上岩石缝里淌下的水,看看挺干净,就拿了瓶子去接,水滴的不快,又高高在上,我掂着脚接了好久,喝一口,很凉快。 同志们早走得不见影子了,我快步向前。拐过一个弯后,看见他们正在前面等我。 五云山真迹寺是许久才出现在一片树丛中的。右边有竹林。这里古树环抱,树叶的颜色一层层的,安静而让人想停留。 在寺门口坐着休息,地上全是不知名的紫色野花,寺前古树很多,又高又粗,结满了青苔。 时间不早了,已是下午四点,回程的火车是六点四十七分的。再往前行至虎跑可能时间体力都不允许。于是我们决定下撤到云栖。 (七)、五云山---云栖 下云栖的路上次和冷雨她们也走过,一路的下坡。对膝盖冲击很大。这次准备了护膝,倒真是有点用的。没有尽头的下坡路啊,因了那些有灵气的竹子而让人感觉非常惬意。 又是日落时分,又走在去云栖的路上。感觉还能看到冷雨,密蜡,小椒和阿修罗彩色的身影。 竹子全都高大茂盛而浓密,让阳光也极难透进来。 我和冬冬慢慢在最后走着。他是非常想走到虎跑甚至走完全程的,而这次只走到五云山,让他有些失望,脚步也慢了很多。 我和他聊着天,我觉得我们能走到五云山已是很不错了。况且另外三个队员都是第一次走,体力属于很强的。好在杭州很近,以后还可以来爬。 在进入云栖时,密密的竹林里没有风,但我却闻到了一阵烧香的味道,有些象寺庙里香的味道,飘散不去。我站在那里深深的吸着气。我很喜欢闻香的味道,觉得心也可以沉淀下来。 在山脚下的一个亭子外,有三棵千年大树尽力伸展着枝叶,那样的高而茂密,叶子都是翠绿的,树干粗壮挺拔,抬头看去不见顶端。我们看了牌子。才知那叫枫香,全树都可入药。 我们慢慢看着两旁的树牌,原来这里的古树名木如此之多,千百年来它们就已屹立在此了,只是,从一棵树苗长成了无言的大树。 五人往外慢慢走着,眼前的路很是幽静。青石阶铺的路,少有人走,竹林安然站在两旁,连路灯都充满了古意,总让人感觉这里的淡泊之美。空气仿佛都纯静凉爽了好多。 青山说,这才是他印象中的云栖。 真想在这里坐着喝茶。应会无上清凉吧。 (八)、离别 慢慢踱出云栖。不远处就是梅家坞农居。 找了户农家,坐在院子里喝茶。 房门前的老头正在一口锅里翻炒着新摘的春茶。笑着和我们聊天。 喝着嫩绿而新鲜的龙井,我们赖在椅子上几乎要睡着了。春天的时候,在这里走走,吃吃,喝喝,发发呆是多么令人愉快的事啊。 去往火车站的途中,面包车司机很有兴致的放起了越剧“十八相送”,在婉转的曲声中,梁山伯和祝英台探讨着小九妹的问题。 对于杭州,我总是如此的依恋。好在,四月很快就要来了。 附:以下照片全部为手机拍摄,不太清晰,见晾。 (浙大) (上山了) (去往天门山途中) (十里郎当岭) (云栖) |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6493726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