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湖十景 |
[游记]西湖十景 |
2008-05-22 sina.com.cn |
岳湖景区保存了清代康熙皇帝题书的“曲院风荷”景碑小院,那块景碑是仅存的两块康熙西湖十景原碑之一。竹素园景区近年才建成开放,它原为清初西湖名园之一,竹石亭榭,曲水萦环,清幽雅致。 门票:免费开放 雷峰夕照 导游:雷峰塔与净慈寺相隔一条南山路。如果乘车需到净慈寺站下,景区有独立的停车场,方便自驾。 看点:该区域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留下了十分丰富的遗迹和传说。除此之外,更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由于处于城景结合地带,曾是达官贵人集中之地,也是百姓出城游湖的必经之所,蕴藏了厚重的城市民俗。 介绍:雷峰塔,位于净慈寺前,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葱郁。其册虽小巧玲珑,名气在湖上却是数一数二,因为山巅曾有吴越时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众多古塔中最为风光也最为风流的一塔。斜阳落照,塔起金轮,湖上黄昏暮景中无有堪与之相匹者,西湖十景中自然少不了好的一席之地。 重建的雷峰塔塔形为砖身带飞檐、平座的五层楼阁式,风格基本与南宋画家李嵩《西湖图》中的雷峰塔相似。新塔将采用钢结构在原址建立,同时成为遗址的保护性建筑。整个雷峰塔重建工程投资约6000万元,“雷峰夕照”重现西子湖畔,成为杭州的又一标志性景观;美丽的“西湖十景”将名副其实,不再残缺。 雷峰塔的历史经过了3个阶段:吴越王钱傅椒于公元975年建八面、七层楼阁式塔;遭雷击损毁,南宋初重修为八面、五层楼阁式塔;明嘉靖年间,塔的木檐毁于兵戎,仅存砖质塔芯。1924年,塔芯倒塌,雷峰塔仅存遗址。2000年雷峰塔由清华大学完成设计开始重建。 南屏晚钟 导游:南屏晚钟位于西湖南面的南屏山脚,可以作为西湖南线观光的起点。从净慈寺出来,不妨去看看对面的雷峰夕照。 看点:西湖诸景都以目观,唯此景重耳闻心会,始能领悟佳境,意味独深。 介绍:南屏是指西湖南面峭壁林立、宛若屏障的南屏山,晚钟是指山下净慈寺内的钟声。净慈寺在南屏山麓慧日峰下,寺前有一座钟楼,因南屏山隆起,山中多洞穴,每当暮色苍茫,万籁俱寂,钟声一响,山谷回应。唐宋时此钟声就已出名。至明初,因旧钟太小,乃积铜2万多斤,重铸一口大钟,传声悠远,历久方息。清康熙南巡时,以为“天将破晓,夜气方清,万籁俱寂,钟声乍起,响入云霄”,曾改“晚钟”为“晓钟”,弄巧成拙,未能流传。新中国成立后,又新铸一口2万余斤的铜钟。傍晚时分,沉雄悠远的钟声长鸣,余音回荡,历久不绝,十分动人。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42fa4a0100063z.html24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