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魅力西湖

[游记]魅力西湖

2007-07-16    zhtdx.com

一 湖与城

西湖,中国江南的标志。

杭州,中国天堂的别名。

杭州之美尽在西湖,而西湖之美也尽在杭州。西湖的东面长达十数公里与市区相毗连,市区几条主要街道,均垂直地通向西湖,这种犹"万水朝东"般的城市格局,极为方便也极为亲和地将西湖展现在杭州人和游人的面前。

记得我1967年初来杭州,才下火车就问西湖在哪,一位银髯飘忽的杭州老者笑道,"上车吧!""上哪辆车?""随你的意。"我有些懵懂地上了一辆车。车行不远,拐了一个弯,我的眼睛顿时一亮:一面明境似的湖水连带如黛的远山悄然展露在我的眼前。年轻的我,忘乎所以地在座位上蹦了起来,悦喜地大叫:西湖!

审美需要惊喜!

在杭州,日常生活中最惬意的事,就是坐公共汽车,因为除少数几路车外,都少不了要沿着湖走上一段,坐在车上"动观"湖景,别是一番滋味。西湖,此时的西湖犹如一幅水墨山水长卷,在你面前次第展开。如果坐上环湖的车,更是潇洒!移步换景,胜景迭出,犹如品尝大餐,次第送上来的道道皆是美味。特别是西山路到南山路一带,过太子公园,穿花港观鱼,看雷峰夕照,听净寺晚钟,让人应接不暇。记得朱光潜先生在他的《谈美》一书中说,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道路上常可见到标语牌,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说也怪,杭州的公交车一般也不快,款款而行,莫是为了让游人赏景?

我觉得杭州人的生活节奏较慢,都是西湖"害"的。

杭州虽然濒湖,但不环湖。西湖三分之一临城,三分之二依山,这就非常好。淡蓝的远山、漠漠的烟岚、蒙胧的雨雾,将西湖妆点得恍若梦幻。在城这面的游人看来,这西湖似是连着飘渺的天。就这样,西湖一半在人间,一半在仙界。尽得西湖红尘与仙界之美的最佳观景点在一座名曰"湖畔居"的小茶馆。泡上一壶好茶,坐在室外临湖的露天茶厅,我可以坐上一整天,审美一整天,而不会有所疲劳。

真想念湖畔居!

杭州的风格淡雅,明丽,与临近的上海迥异。杭州建筑过去没有高楼大厦,城市的建筑与湖山浑然一体。一切都显得自然,清新,耐人品读,那怕是里西湖一带宝石山下的民居,虽然显得有些陈旧了,但精致的门楣,那江面水乡特有的白墙青瓦还有那屋脊上的衰草,也是让人感到温馨。杭州的街,留下宽宽的人行道,在街上一家家店铺看过去,即使什么也不买,也自有一种乐趣。杭州茶馆特别多,龙井茶一喝,兴致就上来了,谈天说地,说古论今,别有一份悠闲。说杭州是适合居住的城市一点也不假。

西湖与杭州,天造地设!

二、湖与山

在世界上,城中湖不独是西湖,但西湖比之别的城中湖更具魅力,原因之一是伴西湖的山特别好。环西湖的山,可以分成内外两圈。外圈有北高峰、天马山、天竺山、五云山等,再外围是天目山余脉,由西向东,逶迤腾挪,龙翔凤翥,气势不凡。内圈,也就是濒湖的山,有飞来峰、南高峰、凤凰山、玉皇山、葛岭、宝石山等。这些山,峰峦挺秀,云雾飘渺,其中有不少历史名胜,为西湖增色不少。

我在浙大工作那会,住处邻宝石山,因而常去爬山。宝石山不高,四十来分钟就可以登上山顶。山中树木蓊郁,遮天蔽日。行走其间,疑若远离尘嚣。山有美洞、名泉,更兼诸多名胜:山麓有黄龙洞,曾是禅宗黄龙宗的一座寺庙。山腰有岳飞部将牛皋的陵墓,山顶有观日出的最佳处--初阳台。邻近有葛洪炼丹井,有抱朴道院,有钱王修筑的保叔塔。

水是无法留住岁月的,不管水上曾发生过多少动人的往事。山就不同,它可以借助于各种自然物或人工物将历史留住。那宝石山上的名胜无一不让人发思古之幽情。白云悠悠,湖山悠悠,明代祁豸佳的《葛岭》诗飘然入耳:"抱朴游仙尚有年,如何姓氏至今传?钓台千古高风在,汉鼎虽迁尚姓严。"

山顶观湖与湖岸观湖,感受全然不同。湖畔观湖,湖大我小,我悄然没入湖水之中;山顶观湖,我高湖低,湖悄然没入我的心中。两种境界虽然都是物我两忘,情景合一,但美感绝然不一。

西湖为多重青山包裹着,烘托着,珍爱着,西湖焉得不美,焉得不娇?

我十倍地喜爱西湖,百倍地喜爱并赞美湖畔之山。

三 湖与岛

西湖的佳处还在湖中有岛。岛其实也是山。如果说,湖畔之山与湖的关系是山包裹湖,烘托湖,珍爱湖,那么,湖与湖中之山--岛的关系则是湖包裹岛,烘托岛,珍爱岛。这样,反过来,不是湖而是湖中之岛成为湖的明珠。

西湖真好福气,她不仅湖周围有佳山,而且湖中有美岛。西湖最大的湖中岛为孤山。《咸淳临安志》云:"一屿耸立,旁无联附,为湖山胜绝处。"孤山并不高,面积却不小。山上林木葱蔚,风景秀丽,被人视为瀛洲仙境,因此又称之为瀛屿。宋代隐士林和靖筑庐于孤山,以栽梅养鹤自娱,人称"梅妻鹤子"。林和靖咏梅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深得梅之神韵,历代传诵不衰。孤山上有林和靖的墓,还有纪念他的放鹤亭。明代大作家张岱《林和靖墓柱铭》云:"云出无心,谁放林间双鹤;月明有意,即思冢上孤梅。"除林和靖的遗踪外,还有清代皇家藏书楼文澜堂,有著名的西泠印社,有馆藏极丰富的浙江省博物馆。孤山何其清雅!然也就在孤山,鉴湖女侠秋瑾雕像赫然在目,一股英豪之气,回荡在湖山之间。

湖中还有一些小岛,最有名的是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这三座小岛不与陆地相通,须坐船才得上去,岛上有各种建筑、花卉,营造出蓬莱仙岛的气氛。这样,孤山的红尘情怀与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的化外之念恰好构成耐人寻味的一对。这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两翼。

湖面有三座瓶状的石塔,人称"三潭印月"。《西湖志》云:"月光映潭,分塔为三,故有三潭印月之目。"这三座瓶状的石塔,堪称西湖湖面之绝景。它是三个实在的小岛--人工的小岛,借助于月光,它又造出三座倒映在湖中的小岛--虚幻的小岛。于是,西湖不仅有自然之岛,也有人工之岛,不仅有实在的小岛,还有虚幻的小岛。

这是一种怎样优美的构思:湖周有山,层峦叠嶂,远至东海;湖内有山,或大或小,或实或虚。于是,山裹湖,湖裹山。唐代刘禹锡有咏洞庭君山的诗,其中有句:"白银盘里一青螺。"用在这里,就不只一青螺,而是三青螺了。

四 余韵

游西湖,犹如畅饮一壶绍兴老酒,微醺,飘逸。

游西湖,犹如夜听一曲古筝琵琶,清雅,悠远。

踏浪纵酒,挥毫赋诗,胜景入画,西湖,你有道不完的风流。

天竺夜月,灵隐清风,净寺晚钟,西湖,你有猜不透的禅机。

不消说,白蛇故事的凄美、岳武鄂王的冤愤、以及灵隐、天竺的暮鼓晨钟,给西湖这壶老酒渗进些许淳厚与苦涩,也给西湖这曲乐曲增添几分悲怆与忧伤,但西湖本色是青春的,美丽的,快乐的,亦如活泼可爱的少女。西湖有一副对联写得好: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这就是西湖!

江南山水无限风光,尽在杭州名城;

华夏历史几多沧桑,难读西湖一书。

转自:http://www.zhtdx.com/lvyougonglue/hangzhou/20070209/12110.html18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