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环游大香格里拉游记5(2004.9.25 |
[游记]环游大香格里拉游记5(2004.9.25 |
2007-07-16 tuniu.com |
九月三十日 丹巴至新都桥 美景如画的高原风光 从丹巴到八美,全程110公里,均为沙石路,比较平整,较好行驶。沿途约有30公里的地段被称为“东谷天然盆景风景区”,但我看着觉得很是平常。汽车最初行驶在山路之上,两边均是大山,视线比较闭塞,看不到太多景致。感觉上就象京郊常见的那种“两山夹一沟”的风景区,让人兴奋不起来。但是快到达八美时,眼前豁然开朗,辽阔的高原风光顿呈眼前,天蓝草绿,牛羊成群,放眼望去,毫无遮拦,连绵起伏的山坡和草原就象一条绿色的毯子一样缓缓铺开,让人心情为之一爽。我一直喜欢非常开阔的风光,眼前的景象让我兴奋不已。仿佛又到了西藏,又到了辽阔的当雄草原。师傅说,下山后由八美镇就可以进入川藏北线的国道317线,原来我们已经走在了川藏线的边上,怪不得风光和西藏如此相像。当时的阳光还极好,走在这样的路上,沐浴着阳光,白云低得仿佛伸手就可以抓到,混着青草气息的风一阵阵吹到车厢里,心仿佛都跟着一起飞翔。当然,由海拔1800米的丹巴到达3500米的八美,一起飞翔的不光有快乐的心情,还有可能随之而来的高山反应。在这里,虽然兴奋,但大家下车后都不敢剧烈活动,走得快点都有可能气喘。我和婆婆还好些,乖女孩的反应就强烈得多,头疼得厉害。 中午到达八美镇,八美镇很小,但十分干净。我们到镇口的一家成都饭馆吃的午饭。炒菜的小伙子十分英俊,炒的菜也美味可口。其中招牌菜开胃蹄花汤和红烧野山菌,吃得我们快把舌头吞下去了。在丹巴虽然吃了一路的山菌,做得都不如这里的好吃。还有饭馆门口的烤牦牛肉串和烤土豆,土豆烤得外焦里嫩,蘸上辣椒面吃,别提多香了。婆婆不吃牛羊肉,烧烤的美味就只有我和乖女孩享用了。后来的一路我们都在想念这里的烤串和饭菜。 午饭吃罢,我们步行去街另一侧拍那里的经幡和白塔。藏区的经幡旗、玛尼石、转经塔随处可见,藏族人每天都要诵经,但劳动繁忙,有时没有时间,聪明的藏族人就想出经幡旗、转经筒这些方法,风每吹动一次经幡,或者每转动一次经筒,就相当于通读了一遍经文。 离开八美,再走三十公里就是塔公乡。车行至一个垭口,师傅把车停下让我们看雅拉神山。可惜当时云雾较大,雅拉神山在远处若隐若现。在车上还不觉得寒冷,下车拍照时被山风一吹,手都要冻僵了。看来高原就是高原,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肯定要随之下降。因为没有看到清晰的雪山,我们在山口处留连了很久不肯离开。后来师傅说转过山去还可以看到雅拉雪山的另一面,而且前面的塔公草原上有一座为纪念班禅大师兴建的木雅金塔,可以看到雪山金塔的壮观景象,我们才坐上汽车,兴冲冲地奔向前方。 塔公草原的风光和八美十分接近,河流、寺庙、藏房,草原分布在公路两侧,浓郁的藏区风格。快到塔公寺的时候,远远就看到一座灿灿发光的金塔映衬在蓝天白云之下,分外醒目。我们刚在激动欢呼,一扭头,天哪,刚才千呼万唤不出来的雅拉神山也露出了庐山真面目,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雪山金塔真的一起展现在我们面前啦!激动万分的我们跳下车抓起三脚架就向山坡上跑,找到最佳位置好拍这难得一见的壮观场景。 金塔前面不识时务地停着辆旅游大巴,旁边的山坡上又扎着两顶蒙古包,周围还用铁丝网围了起来。很是影响视线。我们只好沿着铁丝网的边缘一直向上走,一直走到铁丝网的上面才找好位置支角架。在高原上爬坡真是件极痛苦的事情,我的三脚架又死沉死沉的。这个角架是我的一个好朋友送的,她委托她老公给买的。他老公在摄影方面对我而言就是大师级的人物,大师用他的标准给我买了个顶级的好角架,曼富图190,在元阳拍梯田的时候曾经有人看到我这个角架就认为我的水平十分专业,让我私心窃喜了许久。可是这个角架实在是太沉了,对大师而言可能不算什么,对我却是负重太过了,我因为它太沉了还特地把云台由把手的换成了较轻的球形云台,可是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次我又吃尽了这个死沉的角架的苦头。看来下次出去一定得换了。 雪山和金塔放在一起,感觉真是奇特,一为天然,一位人造,两者结合在一起,非常地雄伟壮观,而且更有种神圣之感。下午的阳光不象中午那么强烈,一洒无余地照下来。随着风和云的移动,阳光有时打在金塔的塔尖上,有时打在雪山上。雅拉雪山的山尖也若隐若现,有时露出来,有时又隐在云雾之中。每当雪山或金塔被阳光照到,阳光普照之下,雪山和金塔顿时灿灿生辉。这座木雅金塔据说是用纯金打造的,藏区人礼佛之诚心真是天神共鉴。只要有一点钱,他们就会捐到寺庙中,为的是求来世的平安与富贵。金塔对面的山坡上布满了经幡,几乎占据了山坡的大部。真不知这么多经幡是怎么放过去的。在藏区,人总是会不由自主地被藏族人那种虔诚的信仰所震撼。 拍照拍了许久后,心情放松了下来,开始四处打量。到了这里,旅游的、摄影的人群明显增多,山坡上三三两两散落着支着三角架拍照的摄影发烧友。有的人在铁丝网上面,有的在铁丝网围着的空地中,还有的爬上了更高的制高点。和我们在同一地点拍照的一个人大概想跨过铁丝网,去里面的空地拍,就问里面的一个人:你是怎么进去的?那人答:我就一直没出去过!两个人一问一答不觉什么,我们三个可在一旁狂笑不止。 在塔公草原拍得实在不想走,但想想还有新都桥的美景在前,只好忍痛离开。在向前走一点就是小小的塔公镇,真正的塔公寺就在镇里。在镇里盘桓了片刻,就直奔被称为“光与影的世界”,“摄影家天堂”的新都桥了。 小溪、山峦、黄杨、红叶在我们眼前慢慢展开,就在我们极目四望的时候,一束阳光打在前方杨树的树尖上,刚才还平淡无奇地小树一下子变得光彩熠熠。我们大叫师傅停车,拿了相机抢下车去,光线不在了,小树又恢复了刚才的平淡无奇。失望之余上车继续走,又接连发生了好几次这种和阳光赛跑的事情,可惜阳光总是捉弄我们,我们老是比阳光晚一步。后来我们索性驱车快跑,走到一片树林前停下车,下来等着阳光移过来。这一次阳光被我们等个正着,眼看着那束阳光打在最前面的树上,由近及远,一点一点向远方移动。被阳光打上的树梢就如同披了魔法的外衣,发出耀眼的光彩;而当阳光散去,这些树就又恢复了原本的平淡无奇。出去旅游摄影这么多回,头一回和阳光进行这么有趣的游戏,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把摄影叫光与影的艺术。 看我们拍得太起劲,师傅说今天新都桥的游客太多,最好先赶去镇里订好房间。进了新都桥镇,恰好赶上过军车,一辆辆大军车暴土扬尘而去,感觉不是很好。今天的游客果然很多,都赶着十一进稻城。房间只剩下了个三人普通房,我们惦记着拍照,生怕刚才来时路上看到的贡嘎雪山看不见了,匆匆定了房间,连行李都没卸就跑了出来。 出门刚好碰到一帮发烧友也要开车出去拍照。还捎了我们一段。结果听说他们不是去拍贡嘎,而是要去我们来时的路上拍杨树,我们赶忙又跳了下来。这几位是从稻城回来,和我们的路线相反,所以没有看到来时的景色。我们三人赶紧又向回走,穿过一个加油站,找到一处相对较平坦的空地准备拍照。可惜这时的蜀山之王贡嘎雪山已经很模糊了,隐在云雾之后看不清楚。拍贡嘎是没希望了,我们开始耐心等待晚霞的到来。 就在我们等晚霞的时候,发生了此次出行最不愉快的一件事。有一群当地孩子过来后,周围的其他游客纷纷和他们照相,并给他们糖果。其他游客散了后,就剩下我们三个人在那里苦苦等候。那群孩子跑过来围住我们要我们给他们照相,我们三个人的机器都上好了长焦头准备拍晚霞,没法给他们拍。婆婆温言把他们哄走,说这是大机器,只能拍天,小相机才能拍人。这些小孩从我们身边跑走,去追在田垄另一头独自行走的一个游客,其中一个小孩跟在他后面从他背上背的包里掏东西。我们看到了,大声向那个人呼喊,告诉他。一会,这些小孩子又跑过来围在我们身边,不时地要摸我们的相机。见我们很宝贝这些相机,不愿意让他们碰,就开始在我们身边丢掷石块,看到我们去护相机的样子就哈哈大笑。婆婆觉得不能再和他们纠缠下去,叫我们收了机器离开,不在这里拍了。结果这帮小孩居然向我们仍石头、泥块,砸在了乖女孩头上,还溅了我们一人一身泥。婆婆这下子急了,拎起三角架冲了过去,对他们大声喊道:你们谁干的!我把你们抓去派出所!小孩子们一哄而散,婆婆在后面嚷道:别让我再看到你们!这帮臭小孩是跑了,我们的晚霞也给耽误了。换了个地方匆匆拍了几张就草草收兵了。回来的路上我们还在说那件事,从丹巴过来一路小孩子都极懂礼貌,看到车来立刻立正敬礼,看得我们感动不已。到了新都桥这里却这样,民风真是不一样。 回到旅馆,我们立刻被眼前黑压压的人群惊呆了。从成都到丹巴到党岭,一路上都很清静,一直没看到这么多人,这下子可感受到假日、黄金周的热闹了。我们看吃饭的人太多,就想先回房间,等人少点再来吃饭。结果一个小时后八点钟出来,吃饭的人群一点不见减少,这就是黄金周出来的后果呀!
|
转自:http://www.tuniu.com/places/posts/1549821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