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杭州散记(一)烟雨蒙蒙乐在西湖

[游记]杭州散记(一)烟雨蒙蒙乐在西湖

2007-07-16    sina.com.cn

杭州散记(一)烟雨蒙蒙乐在西湖

上篇文章写道,新春随先生旅游,赴黄山、下江南,一路风光美不胜收。黄山归来,更觉心胸之广阔,天地之壮观,祖国之伟大。怀着对江南的美好憧憬,我们又赶赴苏杭二州。本欲在前文中一语道尽,怎奈心下对苏杭有些耿耿于怀,总有点骨刺哽喉之感,故放下来做二次处理。恰巧应了于绍宗老师的教导,游记要一地一写,倒也弄拙成巧。

我国自古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苏杭二州早已成为古今旅游胜地,曾引得无数才子佳人成就风流千古、引得无数英雄竞折腰。2月26日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著名的人间仙境——杭州西湖。西湖三面环山,面积约5.6公里,湖周约15公里。景区由一山(孤山)、两堤(苏堤、白堤)、三岛(阮公墩、湖心亭、小瀛洲)、五湖(外西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南湖)、十景(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花港观鱼、苏堤春晓、双峰插云、三潭印月)构成。据说西湖一年四季风景各异,魅力独具,特别是早春时节,西湖如梦初醒,妩媚迷人。由于地质方面的原因,西湖水不象其它湖泊那样清澈透明,而是半透明,水光潋滟,山色空蒙,非常含蓄朦胧,具有东方的闲适含蓄之美。故宋代著名词人苏东坡在观赏西湖之后,把西湖比作春秋战国时期的美女西施,对西湖进行了精彩的描述,写下了著名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于是,西湖又多了一个“西子湖”的雅号。

苏堤春晓 绿柳如丝

小桥流水 树影婆娑

此次我们游玩的第一个景点就是“苏堤春晓”。史书记载,苏堤春晓位于西湖西侧,她是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发动民工开浚西湖,除葑草,挖淤泥,筑成了一条从南山到北山横贯湖面的长堤,全长2.8公里,堤上建有六座石拱桥: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跨虹桥。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她命名为苏堤。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早春二月正是西湖最美的时节,我们到来的这一天偏巧又是烟雨蒙蒙,晓看苏堤,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垂柳夹岸,青翠欲滴;湖水涟漪,碧波荡舟;小桥倩影,无限柔情。漫步苏堤,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欲醉欲仙,勾魂销魂。难怪乎南宋帝王每日里歌舞升平、流连忘返,以致后人留下了“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绝句。

草坪如毡
绿锦如织

红鲤跳跃
赏心悦目

沿苏堤漫游,我们来到了“花港观鱼”。花港观鱼位于西湖苏堤南侧。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南宋时,内侍官卢允升曾在花家山下建私家花园,称为卢园,园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养五色鱼以供观赏怡情,又因地近花家山而冠名以花港。后因日久失修,花园渐废,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重新凿池养鱼,建园筑亭,皇帝玄烨驾临西湖,题书“花港观鱼”,建碑于湖畔,随后渐成游人频频光顾之地。解放后,在仅有的一池、一亭、一碑和三亩地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和整修,占地面积三百多亩,成为西湖风景区内最大的一级公园。公园分红鱼池、牡丹园、丛林、草坪和花港等景区。因为是早春,牡丹尚未开放,故看不到牡丹园,而草坪和鱼池却夺人眼目。草坪平滑如镜、绿锦如织,宛若夏的清凉,恰似春的温柔;鱼池内蓄养数千条红鲫鱼,或潜或跳,游人投饵,群鱼争食,有声有色,赏心悦目。在花港观鱼石碑前,风趣的导游告诉我们,都用手去摸一下碑上的“鱼”字,定会大吉大利、年年有余。明明知道这是一句戏言,但我们还是抑制不住好奇的心情,伸长了手臂,着实地摸了摸这条“鱼”。

烟雨蒙蒙
雷锋远眺

三潭印月
水波涟漪

从花港观鱼出来,我们乘坐游船(一艘画舫)荡舟西湖。此时天下起了毛毛细雨,西湖笼罩在一片烟雨朦胧之中,所有的花园景观皆在雨中半隐半现,真正是“山色空蒙雨亦奇”,就连拍出的照片也增加了近似黑白的艺术效果。画舫傍苏堤、绕白堤,远眺雷锋塔、断桥,环顾湖心亭、小瀛洲,近观三潭印月,只是情未尽时船到岸,如醉如痴画里飞。出得西湖,我和苏老夫子合了个影,借点他老人家的才气,也好使自己的博文添点文采。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88fa150100082m28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