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之行-孤山 2008-04-03 19:19:09 大中小 标签:文化 在西湖的景点中,孤山虽然不算闻名遐尔的西湖十景之一,但实际上孤山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因为这里不仅有许多著名的古建筑和纪念馆,如西泠印社,华延经塔,吴昌硕纪念馆,还有许多著名的人物长眠于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如隐士林逋,才子情僧苏曼殊。但在这篇关于孤山的文字里,我要讲述的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清代才女冯小青的故事。 冯小青原籍扬州,从小聪敏好学,擅长弹琴,精通音律,又善于做诗填词,有才女之誉,却因家道中落,16岁被卖给杭州一大户人家户主为小妾,但户主冯云将之妻是出身名门的悍妇,可怜冯小青备受嫉妒和迫害,最后被强制迁居到冯家建在后孤山的一处小别墅去居住,从此再也不同冯云将见面。 春风秋雨,梅开桃谢,湖上风光四时变易,冯小青却孤身一人栖居林下,每日只能以弹琴咏诗读书作画排遣幽思。“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读其诗,如同见到一位绝代才女,在如画山水的一个冷雨幽窗的角落里忧怨自伤的身影。超拔的才情,娇美的容貌,却没人欣赏,她常常临水自照,每每对月长吁,她写下《春小照影》:新妆竟与画图争,知在昭阳第几名。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叹息自己如花美眷却只能顾影自怜。 她爱读《西厢记》更爱读《牡丹亭》,她向往那样热烈美满的爱情。然而,一旦掩卷,曲终人散,小青的梦连同她向往的爱情都一同在快雪堂的幽窗下,消逝得无应无踪。在极度的抑郁和绝望中,三年后,十九岁的绝代才女冯小青选择了一条绝路,在留下的《永诀书》中写道:“结缡以来,有宵靡旦,夜台滋味,谅不如斯——何必紫玉成烟,白花飞蝶,乃谓死哉!” 冯小青的遭遇,激起了后世众多文人墨客的无限悲悯,诗人画家闻一多曾为小青画过像;著名的社会学家潘光旦,更写出了洋洋洒洒数万言的研究专著。从此孤山,不独以与世无争的林和靖而出名,而且还以不为世俗所容的冯小青而让后人凭吊并为她唏嘘不已。 又一次踏在孤山的石径上,置身于风景如画的西湖,在浓荫深处,仿若有一位美貌女子在古旧的幽窗下对镜长叹,轻轻吟着:稽首慈云大士前,不升净土不升天。愿为一滴杨枝水,洒向人间并蒂莲。 文章引用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