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连战何以如此偏爱西湖?——心情日记(10) |
[游记]连战何以如此偏爱西湖?——心情日记(10) |
2007-07-24 sina.com.cn |
西湖的春天 11月28日,回单位的第一天。这天的事务较多,忙碌了一上午。下午和几个同事去郑州对帐。晚上,接待方在一家叫西湖春天的酒店招待我们。落座之后,正对着我的挂在墙上的一幅字画,映入了我的眼帘,原来是连战先生于2006年4月21日的一首题词:“愿用二十四桥月,换得十亩西湖春”。 连战先生的题词,古拙有力,用典得当,虽字句不多,却颇值得一番回味。我的文学功底较浅,当时只是从表面上读懂了题词的意思。最近几天,我通过查阅一些资料,才对它的真正含义有了更深一些的理解。 二十四桥月是扬州的代表性景点之一,有说是泛指,有说是特指,有说是两桥之间的步数,这里暂且不论。唐代诗人杜牧,曾有这样一首脍炙人口、名扬千古的诗篇(惭愧的是我一直不知道,就象我最近才知道有个青年诗人叫海子一样),描写二十四桥月的美:“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而这样的美景,在欧阳修看来,只能换得十倾西湖秋色,有其《西湖》诗为证:“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连战呢?比欧阳修更加偏爱西湖。他认为二十四桥月再美只能换取十亩西湖的春色。 连战夫妇在西湖游览 连战何以如此偏爱西湖?这同其祖父连横先生与西湖的一段情愫有关。连横是个极有民族骨气的知识分子。日本人侵占台湾后,连横不愿意当亡国奴,跑到大陆来,上呈民国政府,要求脱离日本政府强加于他的日本国籍,恢复中国国籍,获得了批准。他为了编写《台湾通史》,以教后人莫忘台湾同大陆的血肉联系,1926年到1927年间,曾经在杭州西湖旁的葛岭住过近一年。他很希望在西湖安居,这可从他早些时候的《大陆诗草》里的《西湖游罢以书报少云并系以诗》中得以窥见:“一春旧梦散如烟,三月桃花扑酒船。他日移家湖上住,青山青史各千年。”连战的父亲连震东,当时在日本留学,也曾经来杭州陪过父亲连横一段时间。无奈,当时的杭州处于战乱,连横只好回台湾。后来连横在上海定居,并逝于上海。他曾在给连战母亲的信中这样写到:“中日必将一战,如生男则名连战,寓有自强不息、克敌致胜意义,有复兴故国,重整家园光明希望。” 连战已多次来大陆,当时的有关热点新闻,已成旧闻。然而,透过他的题词,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他那拳拳的爱国之心在跳动,在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让我们共同为祖国的统一和强盛而各尽其力吧!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f28d29010006h732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