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 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 罗绮,竟豪奢。 重湖叠献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情,菱歌泛夜, 嬉戏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 归去凤池夸。 (柳永《望海潮》)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西湖山水胜景,江流襟带,山色藏幽, 湖光萃秀。我有幸于三伏夏日得而受用其亲昵,领略其美妙,感悟其 真谛,实在惬意。 杭州有民谚:“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夜湖,夜湖不如雪湖。” 苏轼诗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装浓抹总相宜。”我们去的时候是“晴方好”,虽无法品到烟水空 蒙,若隐若现的朦胧,也不能看到皎月挂空,银湖一洗的恬静,更无 法领略银装素裹,深远凝重的雪痕,却享受了湖光潋滟,群山如黛的 迷人。 前人有言道:“西湖之妙,在于湖裹山中,山屏湖外,登山兼可 眺湖,游湖亦并看山。有时山影倒置湖心,有时湖光反映山际,两者 相得益彰,不可复离。”坐在前往小瀛洲的游船上,清风徐面,水流 微泠,真有点“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 立,羽化而登仙”的意境。周围绵延迂回的青山倒影在水中,给潋滟 湖光抹上了一层岚气。远处靠近曲院风荷的湖面已是“接天莲叶无穷 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美不胜收。 三潭印月 过了孤山、阮墩,很快我们就到了西湖的标志景点——三潭印月 岛。清末著名学者、戊戌变法主将康有为的一副长联很好地概括了小 瀛洲的特点:岛中有岛,湖外有湖,通以三折画桥,览沿堤老柳,十 顷荷花,食莼菜香,如此园林,四洲游遍未尝见;霸业硝烟,禅心止 水,阅尽千年陈迹,当朝晖暮霭,春煦秋阴,山清水绿,坐忘人世, 万事同慨更何之。 漫步小瀛洲,移步换景,时而幽静,时而旖旎,有闲放台、开网 亭、亭亭亭、我心相印亭、九曲桥等园林小品,更引人注目的便是在 岛后湖面的三座石塔了。这三座塔造型精致,玲珑小巧。每到农历八 月十五,人们就在这三塔里燃灯点烛。三潭印月到底印了几个月亮? 导游告诉我们,一共三十三个。天上一个和它在水中的倒影,共两个; 每座塔有五个圆孔,映出的烛光好似小月亮,在湖中又形成如月的倒 影,共三十个。这样就有了三十二个月亮。那么还有一个月亮在哪儿 呢?——来西湖的人,都带着自己特有的情愫,那剩下的一轮皎皎明 月,就在每个人的心中。 “片月生沧海,三潭处处明。夜船歌舞处,人在镜中行。”多么 美的一幅画!但我们只能在阳光下无限地遐思了。 苏堤 尽管没能体会到“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的苏堤春晓,夏日 的苏堤也是很有风情的。绿树华盖亭亭,鸣禽长叫不绝。在湖上看, 苏堤就好象西子腰上一条翡翠玉带,飘动在秀丽的湖光山色之中。 “十里长堤柳色新,六桥凝碧水粼粼”。苏堤上有六座桥,依次 名“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 很有韵味。 龙井问茶 秀萃明湖,游目频来过溪处; 腴含古井,怡情正及采茶时。 龙井茶叶虎跑水,并称“西湖双绝”。我们到龙井村品了这号称 “中国十大名茶之首”的龙井。就供茶小姐介绍,龙井茶的品法是— —第一杯,闻香:新茶一杯,袅袅的茶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吸一口, 神清智爽。据说,龙井茶有明目、清火的功效,常饮对身体很有帮助; 第二杯,品味:细细地品尝龙井茶的味道,略有些微苦,到了喉咙口 又有些甘甜;第三杯,回味。这就算是“问”了一回龙井茶。为什么 叫问茶呢?因为是自己来验证龙井是否好茶,品下来,确实是不愧为 茶中极品。 花港观鱼 游的这些景点里,我最喜欢的要属“花港观鱼”了,因为它蕴藏 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花影中间戏锦鳞”,与鱼相嬉真是其 乐融融,只要把饲饵投入水中,那块水面就会升起一片红霞——一群 大大小小的红鲤鱼争先恐后地来抢食了,有的鱼竟然有将近两尺长, 长的肥嘟嘟的,煞是可爱。我们笑骂它贪吃,虽说如此,可手上仍不 停地喂。唉,谁叫它们长得太惹人喜欢了呢? 虎跑梦泉 虎跑泉位于大慈山,有“天下第三泉”之称。顺着石砌的山道上 去,一路溪流淙淙,泉水丁冬,很有山林野趣。山上建有李叔同(弘 一法师)纪念馆,我们进去瞻仰了这位文化名人的塑像。他的纪念馆 边上就是济公和尚的禅院。济公原名李修缘,法号道济。他一生行善, 普济众生,于是有了“活佛”的称号。这两位李姓的名人在大慈山上 “会面”,给虎跑又添了两处人文景观。虎跑泉水清冽甘甜,一杯消 暑,比“农夫山泉”有过之而无不及呢!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时间有限,西湖十景的 “南屏晚钟”、“柳浪闻莺”、“断桥残雪”、“雷峰夕照”、“平 湖秋月”、“曲院风荷”、“双峰插云”,还有西湖新十景的“满陇 桂雨”、“云栖竹径”、“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 “玉皇飞云”、“宝石流霞”,还有岳坟、六合塔我们都没有去,真 是莫大的遗憾。不过,留一点想象的空间也许更好。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畔看潮头。何 日更重游?”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发表于 16点15分, 推荐给好友 shaner去过的地方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