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天下西湖何其多

[游记]天下西湖何其多

2008-05-22    163.com

天下大众都对西湖怀有深深的羡慕、审美情结,其社会基础、历史根源、美学理论、大众心理、生态效应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值得探究,并可用之于现代城市风景园林事业。

位置仅仅是西湖形成的表层原因,内在的因素还在于人文。人文因素可超越地理位置关系,西湖的本质特征是美,公共性的美。美的创造是她的灵魂。

西湖古代为钱塘江入海的弯口处,由于泥沙淤积而成泻湖。“其地负会城之西,故通称西湖”,东晋隋唐以来佛寺、道观陆续绕湖建置,地方官员不断疏浚、整治,才使湖光山色永驻(见《西湖志》)。

唐李泌任杭州刺史时开凿六井,白居易曾主持筑堤保湖、蓄水溉田工程,大量植树造林、修造亭阁、点缀风景。

吴越国时,疏浚西湖,并与南运河相连。北宋苏轼于元佑四年(1089年)发20万个民工打撩葑草筑起三里长的“苏堤”,建湖中三石塔,彻底改变了葑淤现象。

南宋以杭州为“行在”,改名临安。城西紧邻山青水秀的西湖风景区,“湖山之景、四时无穷;虽有画工,莫能摹写”(见吴自牧《梦梁录》)。“西湖十景”南宋已成。

值得一提的是当官者处处有,能够发现并开发城市湖山之美的官人为数有限。古代,他们结合兴修水利工程,顺便建造城市风景园林而流芳百世。急功近利的官员,往往达不到这种境界;有时不但不为世人造景,反而到处杀风景,为子孙留下千古遗憾。

扬州瘦西湖之妙处,在十余家之园亭合而为一:联络至山、气势俱贯(沈浮《浮生六记》,1763年),楼台画舫十里不断,成为水上游览的公共风景名胜区。瘦西湖工程主要因皇帝南巡而兴。大官富贾争相邀宠皇恩,尽向皇帝巡游的湖面献景,得以湖面公共景观极佳。动机虽不在为公众,客观上却获得“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的效果。

城市公共湖山园林,离不开行政当局的管理与疏浚。没有保护,就没有美,没有美的传承。广州南汉西湖为当年甘溪西支流下游处开凿的人工湖,是为皇家南宫苑区。西湖加上药洲,烟波浩淼,如蓬莱仙境。令人感到“碧海出辰阁,青空起夏云”的岭南气象。后遭兵燹,但有宋代经略使陈岘的整治,乃现“花药氤氲海上洲,水中云影带沙流”景象,为文人墨客喜爱。后代均有小规模的修缮整治,明代仍为羊城八景之一。清末明初湖周住宅增多,日渐淤塞退化。1932年修马路,广州西湖才彻底完蛋。这个具有近千年历史的皇家宫苑遗存最后的毁灭,距离我们今天并不十分遥远,荔湾湖是否为广州西湖第二呢?

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北方园林因自然环境条件逊于江南,园中多仿建西湖之景。王闿道《圆明园词》记述:乾隆下江南,行幸所径,写其风景,归而作之。若西湖苏堤,西院之类,无不仿建。尤其圆明园还突出地再现了杭州西湖作为公共园林景观的断桥残雪、花港观鱼、双峰插云、南屏晚钟、平湖秋月、雷峰夕照、三潭印月诸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杭州西湖美景被各地效仿,情有所钟,理所当然天下处处有西湖。城市园林南北交流、中西交流,本应如此。

四、“ 西湖文化” 的当代迷失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人们用双手治理水患、兴修水利、建设城市,投入了美的理想,艺术性的手法。从美学的角度看,城市山林是一种合目的性的空间,是园林美的艺术空间的新开拓,也是宫苑系统的另一种理想美的大众现实化。

如桂林风景山有余,水不足。宋时,隐山前有一个面积为700多亩的西湖。东为漓江,南为阳江(桃花江),中间还有些湖泊,各自孤立。水利工程朝宗渠串联成整体,水路通江,山城变水城,山水相辉映。可惜一周姓豪绅,勾结官府、霸占西湖,改田高价出卖,至使水路堵塞、西湖消失、山城失去活力。像周劣绅(古代地产商)这样破坏城市山水的人今天为数不少。城市“西湖文化”的迷失盖源于此,其危害公共风景的行为比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转自:http://longbai666.blog.163.com/blog/static/53694982007012740565020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