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杭州西湖风景区园林规划评价

[游记]杭州西湖风景区园林规划评价

2008-05-22    sina.com.cn

今日柳浪闻莺,经过近四十多年不断的开发和建设,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啭莺鸣作为公园景观基调,在沿湖长达千米的堤岸上和园路主干道路沿途载种垂柳及狮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树。在园中部主景区辟闻莺馆,又在距闻莺馆不远处置巨型网笼“百鸟天堂”,营造烟花三月,柳丝飘舞,莺声清丽的氛围。闻莺馆东面,以草坪和密林带为主形成友谊园景区,引种了一批日本樱花,草坪北侧铺石砌台,矗立着”日中不再战纪念碑。闻莺馆西侧,是柳浪闻莺重建时填平水荡沼泽而营造的大草坪,草色遥连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侧,是迁建来此的康熙御题柳浪闻莺景亭碑;南侧种植了一片高大的乔木树林,与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构成富于层面,角度变化的生动图景。

公园北部早先的钱王祠,改建成江南私家园林风格,布局的庭院景区,沿用“聚景园”旧称命名。园内亭台楼榭,假山泉池,小桥流水,矮墙漏窗,奇花异草,各据其位,合为胜景,全园曲径通幽,别有天地。公园东南辟为市民游园文娱活动场所,建起了露天舞台,成为杭州市民和八方游客晨间锻炼,及假日休闲和节日庆典的好去处。每到夏秋季节,这里又是消暑纳凉的“夜花园”,歌舞、戏曲、电影的内容多样,形式丰富,不定期举办的各种各样的花展、灯会、民俗风情表演等,吸引着人们。

今之的柳浪闻莺,有两个特征:1,借西湖为景,层次分明;2,自然景物以柳为主,海棠、月季为配景。

1.4 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南宋时,内侍官允升曾在离这里不远的花家山下结庐建私家花园,园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养五色鱼以供观赏怡情,渐成游人杂沓频频光顾之地,时称卢园,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宫廷画师创作西湖十景组画时,将它列入其中。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皇帝玄烨驾临西湖,照例题书花港观鱼景目,用石建碑于鱼池畔。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诗中有句云:“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4]

今日花港观鱼是一座占地二十余公顷的大型公园,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位于公园中部偏南处的红鱼池,是全园游赏的中心区域。红鱼池西面,是颇具匠心的牡丹园,种植有各种牡丹、芍药数百棵,按不同品种分为十多个花境小区块。牡丹园的北面,大草坪视野开阔,西里湖波光山影引人遐想绵绵。草坪上,种植以高大乔木为主的树丛、树林,既增加了空间林缘线的层次变化,又为游人提供了庇荫,休憩场所。

今之的花港观鱼,基本上运用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也吸收一点西洋组景方式(大草坪,植物修剪成形)。园林布局由牡丹园、鱼乐园、花港和大草坪等四部分组成。园中模山范水,巧于因借,并配置亭台楼阁,花廊水榭,自然空间组织开合收放,虚实相间,互为衬托,聚散有变。全园以鱼、花、港为中心,以港为主体,把假山、池沼、亭台、水榭、小桥、游鱼、花草、人流放置在一个大的环境之中,人工与天然相结合,清幽与雅美相交融,动与静互成,虚与实并济,别有一番幽雅含蓄,旷朗清新的韵味,造就一个“多方圣景,咫尺山林”的艺术境界。[5]

1.5 雷峰夕照

雷峰位于净慈寺前,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起,林木葱郁,这座三面临水呈半岛状的名山的名气在湖上数一数二。因为山巅曾有吴越时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众多古塔中最为风光也最为风流的一塔。可惜1924年塔倒掉了,塔倒山虚,连山名也换成了夕照山。 

在雷峰塔倒塌78年后,重建的雷峰塔又屹立在西子湖畔的夕照山上。重建的雷峰塔沿袭了原塔平面八角形、平座挑檐的楼阁式塔的立面形象。塔身高45.809米,共分5层。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下挂铜风铃,古色古韵。同时二至五层还有外挑平座可供观景。

山上种埴了大量香樟、枫香、榆树等观赏树木。

今之的雷峰塔,是西湖的标志性景点。它与北山的保叔塔在西湖风景布局中,同位于一条中轴线上,呈现出“南北相对峙,一湖映双塔”的美景[6]。它并没有拘泥于它当初创建时的形式,而是与它旧时的风格相近罢了。因此,它现在仅是名胜,而不在是文物古迹了。

1.6 三潭印月

小瀛洲又名三潭印月岛,与湖心亭、阮公墩合称为西湖三岛。

小瀛洲全岛连水面在内面积约七公顷,南北有曲桥相通,东西以土堤相连桥堤呈“十”字形交叉,将岛上水面一分为四,水面外围是环形堤埂。从空中俯瞰,岛上陆地形如一个特大的“田”字,呈现出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水景称胜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独具一格,为我国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

三潭印月岛的前身是水凡保宁寺,北宋词家秦观《送僧归保宁寺》诗中有句云:“西湖环岸皆招堤,楼阁晦明如卧披。保宁复在最佳处,水光四合无端倪。车尘不来马足断,时有海月相因依。”[7]可知岛上赏月由来已久。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钱塘县令聂心汤取湖中葑泥在岛周围筑堤坝,初成湖中湖,作为放生之所。后人在岛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称为“三潭”。

今之的三潭印月,景观富有层次,空间多富变化,建筑布局独具匠心。全岛花木疏密相间,以翠柳、荷花、红枫、木芙蓉为主,四季花不断盛开,色彩艳丽多姿,春秋两季景色最佳。三潭印月的美景还从岛上向湖上延伸。岛南湖面,三座瓶形小石塔鼎足而立,造型别致优美。游三潭印月,须乘小舟前往,最好是杭州人称之为:上设布凉棚的“伐子”。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8ee2a01007ymh.html24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