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湖读你不厌

[游记]西湖读你不厌

2007-07-16    bokee.com

西湖,读你不厌

这里“重湖叠献清嘉”,有“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云树绕堤沙”的钱塘江,以充沛洒脱的海潮,孕育了风华隽永的西湖。

于是,平湖的秋月朗照千年,柳浪的莺儿婉约多情,虎跑的清泉潺潺不息,断桥的残雪晶莹剔透,龙井的茗茶清香袅袅,满陇的桂雨浓煞山峦,一湖的莲藕润口贴心,怎不让人心驰神往。

走啊,走……

为睹西子湖的芳容,我从不惜足履的劳累。年少时,轻盈地徜徉她的鼻梁——苏堤,一走就是半天,“春风熏得游人醉”,任两岸的柳絮飘荡身边,透过绿丝绦的梳理,帘入双眸的是一幅幅千姿百态的湖光山色。看,水光潋滟中,青山倩影作绣边,三潭印月以镶嵌。走啊走,灵动的山水画在眼前缓缓舒展,赏画?品诗?饿了,买一块面包,闲坐下来,顺便惠顾水里的鱼儿,与鱼共餐。

犹如一个美貌的女子,西湖爱改妆换衣,随季节各显风韵的,令人一年四季不能疏忘她。然而,我最爱的是西湖的秋,十月的黄金节,太子湾公园、花囿、植物园的百花虽消瘦了,花港的牡丹繁华落尽,映日的荷花已幻成莲子,不过你只要光顾满陇桂雨的秋色,那一阵阵浓郁的丹桂气息是没法不沁入心脾,没人能躲得过迷不醉的。捧一碗桂花莲藉汤吧,任头上的桂花再侵入汤内,怎不满齿沾香呢。痴狂的我,喝完了这秋香后,曾被青春的激情所驱,徒步在中午上路,精神抖擞地向自己的体力挑战,过烟霞洞、翁家山等游人稀少的山路,到下午四点半达龙井村,累吗?自然,不过有龙井茶眷顾我这执着的访客,一杯两三口入咽喉,神清气爽。回想一路寂寞,甚至半山腰被一位好心的大嫂误以为是个失意之游人,她哪知道,被簇拥在山的怀抱中,乐而不往返啊!何也?“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西博会的盛宴

时光穿梭至今日,西湖似乎赶上了时尚的潮流。每年的十月,西博会把西湖的现代风采与雍容烘托到高潮,不仅为传播西湖文化酝酿氛围,更为杭州市的经济带来无限商机。而我,头脑少有商业细胞,在吸取文化的口味上,也可能缺少时代敏感性。狂欢节的闹猛我不去凑,超女的热演我更不会掏钱去挤,我总是很古董地忧心,当代的年轻人,在做足了“粉丝”、“面条”、“盒饭”后,一个人的个性、情感、思想会不会被挤成糊杂的什么都不是的快餐,速成却廉价。

西博会,有的是去处,我爱赶各类展出。逛各类博物馆,看“茶叶”、“丝绸”文化展。逛葛岭脚下的草坪,那里的雕塑展,或写实或抽象,或典雅或粗犷,或传统或现代,令人深思瞑想。……西博会,你选择它,它定会摆上一桌合你品味的盛宴款待你,让你不虚此行。

诗人相会

妩媚的西子湖,引来无数仁人志士文人墨客的眷恋,留下了深厚的文化馈赠。无论是泛舟绕湖,还是探山寻幽,你总会一不小心撞上美丽的传说、名人的古迹、市井的风情。许多珍贵的文化和悠悠的历史,有的含蓄地暗示,有的开朗地表白,等着你浸润其中。仅苏堤就大大方方地让你饱读一卷沉稳而大气的历史,当然去苏堤可别绕开它的主人,南堤的纪念馆门前,苏轼他老人家气宇轩昂地屹立在那里,亲切相迎。你进去读一读他的诗,看一看他的书画,叹一叹他的坎坷仕途,悟一悟他的旷达人生,胜似领略一堂深沉的关于历史、官场、诗情、人生的综合课题。

在西湖上与苏轼酌洒言知音的是白居易,白苏两位诗人,跨越几百年的时间长河,在湖上相会,把他们牵引在一起的是苏白两堤,这双堤把西湖一分为三,造福千前。今天的游人有了它们,享受横穿西湖南北的便捷,更享受“人在画中游”的美感。而两位诗人的川行华章,永不衰落地融入清泓碧波中,在懂诗意的游人心头荡漾。

桥,会告诉你什么呢?

有湖必有桥,西湖的桥上有没有玉人吹箫的雅传我不知,我最铭记的是爱情的诗行,而且篇篇精华。断桥是人神爱情的经典,西泠桥是才子名妓的传奇,“双投桥”是我最晚知道的,或许是因没有前者的排场,不如前者有名望。然而,它恰是民间最真真切切的现实,是华夏民族爱情经脉中最典型最普遍的代表。在现代人看来,为爱不惜生命在桥上双双投湖殉情自然是不明智的,但回眸历史的波涛中,真是无数为爱的自由而生死相许的人,付出重重代价向传统专制势力宣告并抗争,才感动激发人们去执著去珍惜。今天的幸福情人们呀,走一走这曲径卧波的“双投桥”,把理性的思索沉浸于波光里,或许会照见爱情清晰的身影,或许会洗淡些浮躁……。桥,还会告诉你什么呢?

真实的传奇

庇护西湖的寺庙有灵隐寺,游人密集不亚于堤和桥。但真正扎根于人们心目中的宗教形象不是神,而是形貌卑陋栖身于小小虎跑寺的济公。“洒肉穿肠过”、“哪有不平哪有我”从白发老者一直传到光屁股的孩童口中,显然,更多的人敬仰不完美不拘礼法,却一身正气真正身体力行为民除祸消灾的活生生的“佛”,而不是处处受人膜拜受人布施去高高在上端坐不动的佛。

如果说济公作为百姓理想中的活佛,多少带有传奇虚构成分,那么,泓一法师(原名李叔同)是近代历史上更真实的传奇人物。当年作为中国近代文艺的先驱者李叔同,举凡诗词、篆刻、书法、音乐、美术、戏剧等,无不独领当时风气之先,成为中国最早提倡话剧、最早研究油画和西洋乐的人。其得意门生丰子恺说:“文艺的园地,差不多都被他走遍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英姿翩翩,文采风流,从者如云,才名四播”(见余秋雨《庙宇》)的艺术大师,却于1918年悄然在虎跑寺以三十八岁的盛年出家,陡然从一代俊彦转变为苦行佛陀,法号“泓一”。佛门内的泓一将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相结合,弘扬律宗,最终奠定了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的显著地位。在国难当头、战火弥漫、生灵涂炭的岁月里,他“念佛不忘抗日,抗日不忘念佛”。今于,我瞻仰这位才华和人格卓绝的艺术和宗教的爱国大师,在他生前亲笔写的一付付对联前久久肃立,于静穆中仿佛领悟了他的人生追求,艺术与宗教是有才情又有智慧的人并蒂结莲的必修真果,是众众凡生难以企及的最高境界,李叔同有幸也。求索的路漫漫兮,“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入佛门后特别是抗战期间频繁浪迹天涯的大师,圆寂于福建泉州,留“悲欣交集”四字绝笔,而西子湖畔的虎跑永远是他的家了。

孤山不孤

虎跑因济公和泓一的传奇而读不厌,那么,孤山以它的清雅而吸引人细读。孤山,如一块天然去雕饰的翡翠,嵌在西湖的白堤西南岸。因了它的清,宋代的林和靖以梅为妻,以鹤为子,隐逸于此。因了它的雅,文渊阁、省博物馆、省美术馆栖于山下,馆内的文物、画展不断地剧新,每次去拜访,总能眼目一新,心灵跌宕。

孤山不孤,“山外青山楼外楼”是它吞吐的豪气,来自山外的鉴湖女子秋瑾的英魂安眠山下,西湖有情,孤山有义,将为国捐驱的忠骨溶入它们的骨格血脉中。与秋瑾相比,另一位女子苏小小看来不能相提并论。然而,她不乏凭吊之人。虽然她身寄青楼,只是个爱坐油壁车过西泠桥与情人约会的风流女子,但她有不忘松柏树下结同心的忠贞,有不亚于状元探花之类的超凡才华,更有蔑视权贵、济贫怜才的人格魅力。因而,这个在男权专制社会中处于绝对弱势的女子,虽芳华早逝,却在孤山留下了世俗的士大夫们、千金贵小姐们远不能支撑的精神诗篇,成为青楼的一枝绚烂桃红,孤山不孤,苏小小不孤。

西湖,如仁者乐水,也如智者乐山。在她身畔,有高峰,翠如霞;有百花,颜如玉。于是,在世人眼里,是文亦是诗,是才俊亦是女子,既典雅也现代。淡妆浓抹,读你不厌。

转自:http://meilinxiaoxi.bokee.com/viewdiary.12027013.html20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