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西湖游记 西湖 细细想起,西湖真的是已经作别二十二年了,虽然有时会到西湖边逛一逛,但是并非真正的游西湖。想起六岁时,一个人在西湖边瞎逛悠的情景,似乎就是昨天,不过那时觉得西湖特别得大,我是花了不少时间和机会才走完的。 这次长假,又一次来到杭州,偷得浮生半日闲,既然这么难得,怎么可以让闲情都化作匆匆赶路?闲就要闲到腰似杨柳体如酥,秋景最美是忘情。总算在二十二年以后,系统地重游了一次西湖。每一处都是那么的熟悉,又似只在梦中见过,亲切而又飘渺。 顺着“平湖秋月”慢慢往断桥走去,堤岸边间隔种的是一株柳树一株桃。绿草芳菲,如诗,如画,如梦境一般。许仙与白娘子的动人故事便是始于断桥的雨中借伞,那场雨,淋湿了千年的等待与凄婉,带来古今多少断肠人的泪水。站在桥上一望,湖之潋滟,经久不绝, 秋日的西湖抓住夏的尾巴,杨柳葱绿如昔,把西湖映衬得格外妖娆。 坐在湖边,品一杯闻名遐迩的龙井縁茶,看着远山近水深深浅浅不同的绿水、绿树,心情也是清凉的绿色!近处,音乐喷泉随着乐声舞动,绿柳掩映着泛青的波光,游船悠闲地徜徉在湖中。远处的小瀛洲,亭台轩榭依稀可见,烟雾飘渺,烟氲弥漫在绿色的湖中,远山青眉如黛,湖光蔼蔼。真想就这么坐着,每天对着那秀美的山色…… 上次去长桥,是爸爸在施工,还没完成。这次踏上长桥,看着空蒙的山色,桥短情长,感受着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的痴缠,真是慽慽惨惨,艾艾怨怨,桥上演绎过的浪漫与缠绵,在桥头萦绕,那穿过岁月的悠悠叹息,久久不绝。 前几年到杭州,只得以在对岸看到过传说中重修的雷峰塔夜景。到塔边才知道,雷峰塔就在我孩提时代住过一年的净寺的正对面。虽然记忆中曾登上过雷峰塔遗址,后来问过爸爸才知道遗址以前是不对外开放的,想必是幻觉吧!这次终于得以登上塔顶,领略了一番西湖全景,小瀛洲、湖心亭、三潭印月,尽收眼底,还有一行行齐飞的白鹭,忽高忽低,忽近忽远,好一副“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的动人画卷 。而对于塔本身,我没有太多的感觉,也许是过于现代化、人工的雕琢过多的缘故吧! 从雷峰塔出来,已经是华灯初上,坐上环湖观光车继续游览,经过孤山,我又一次的忆起童年时代曾在这一带的徜徉,记忆中孤山一带的夜是何等的美不胜收,对孤山的依恋可能也是源于对以梅花自比的和靖先生“梅妻鹤子”的崇敬,这里有他的遗迹,还有亲自手植的梅树,古来多少文人在此凭吊!我们怅然的是“疏影橫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黃昏”诗般的意境!而山顶茶室隐约飘来的丝竹之乐,带着江南的底韵,更让令人心旷神怡,写意就是这样描述的吧! 路过西泠桥,我想,又是一个痴男怨女的千古绝唱。江南名妓苏小小的坟就葬于西泠桥畔,从而让这座石桥有了传奇色彩,而被誉为西湖第一桥。倒坐在环湖观光车上,看着行人如潮水般渐次退去,看着两旁的风景也渐渐走远,一盏盏仿古宫灯发出淡雅的光芒,印在湖水中,与中秋的圆月交相辉映,形成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西湖夜景。同样微风同样月, 秋色何处胜西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