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月日游记(上)——西湖美景 |
[游记]月日游记(上)——西湖美景 |
2007-10-31 haohao.com.cn |
注册:2006年3月22日 楼主 小大 个性首页 | 邮箱 10月5日游记(上)——西湖美景 10月5日游记(上)——西湖美景 今天出发比较早,刚7点就出门了。天阴的很,雾气很重,有些马上就要下雨的意思,不过没有关系,一想到就要去西湖了,心里头老激动呢!好在走的早,路上塞车还不十分严重,要知道,杭州城西边的路可都是窄的很哩!快8点时,到达西湖。下车后我们一干人等沿着苏堤一路向北漫步前行。 西湖果然很美,像传说中的那样,既是一首诗,又是一幅天然图画,再加上导游不住嘴的为我们讲解着那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游客,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传说当年乾隆下江南,夜游湖心亭,被美景吸引,便题下了“虫二”二字。满朝大臣冥思苦想,不解其义,惟纪晓岚猜出了答案。卖个关子,答案现在先不说,大家先想一想,此帖最后将给出答案。(提示:“风”的繁体字是这样写的——“風”) 走在西湖岸边,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我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叹,甚至心醉神驰,怀疑自己是否进入了世外仙境。 西湖有十景。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它们分别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个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 一、苏堤春晓。苏堤长堤延伸,六桥起伏,为游人提供了可以悠闲漫步而又观瞻多变的游赏线。走在堤、桥上,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万种风情,任人领略。苏堤上的六座拱桥,自南向北依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桥头所见,各领风*:映波桥与花港公园又相邻,垂杨带跨雨,烟波摇漾;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叔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上西望,丁家山岚翠可挹,双峰插云巍然入目;压堤桥约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景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有理由怀疑是“束浦桥的讹传,这里是湖上观日出佳点之一;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 国庆黄金周,漫步苏堤之上,摩肩接踵,到处都是游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655.jpg 苏堤树上松鼠不少,随处可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720.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722.jpg 二、曲苑风荷。曲院风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承苏堤春晓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院”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南宋诗人王洧有诗赞道:“避暑人归自冷泉,埠头云锦晚凉天。爱渠香阵随人远,行过高桥方买船。”后曲院逐渐衰芜,湮废。清康熙帝品题西湖十景后,在苏堤跨虹桥畔建曲院风荷景碑亭。遗留下来的,只不过是一处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768.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763.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769.jpg 风荷御酒坊,古代酿酒的地方。里面有栩栩如生的酿酒全过程泥塑,不过光线不是很好,我当时又掉队了,没拍: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776.jpg 下图为玉带桥。桥上有亭,原先还真是没有见过桥上有亭子的。这对桥的承重和美观两方面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可是中国古代的能工巧匠把这道难题解答的很好: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782.jpg 一对恋人坐在池塘边,被我偷 拍。可惜第二张了,绿树、荷塘、小桥、流水、打伞的情侣,该有的元素难得都给凑齐了,构图也很棒,我都瞄好了,正准备按快门呢,人家就在这时候站起来走了,晕死!唉,遗憾啊!把第一张照片上的两个人给挪到第二张照片上来就很完美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772.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773.jpg 三、平湖秋月。平湖秋月景区位于白堤西端,孤山南麓,濒临外西湖。其实,作为西湖十景之一,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这从当时以及元,明两朝文人赋咏此景的诗词多从泛归舟夜湖,舟中赏月的角度抒写不难看出,如南宋孙锐诗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舟”之句;明洪瞻祖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留传千古的明万历年间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画中,《平湖秋月》一图也仍以游客在湖船中举头望月为画面主体。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673.jpg 四、断桥残雪。断桥位于白堤东端。断桥,只是名叫断桥罢了,其实是“断桥不断”。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她的名气最大。可能这又跟白娘子的传说有关系吧。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地处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见。一旦银妆素裹,便会营造出与常时,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 断桥与保淑塔: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672.jpg 五、柳浪闻莺。今日柳浪闻莺,经过近四十多年不断的开发和建设,由当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园,演变为普通老百姓的大乐园。她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啭莺鸣作为公园景观基调,在沿湖长达千米的堤岸上和园路主干道路沿途载种垂柳及狮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树。在园中部主景区辟闻莺馆,又在距闻莺馆不远处置巨型网笼“百鸟天堂”,营造烟花三月,柳丝飘舞,莺声清丽的氛围。闻莺馆东面,以草坪和密林带为主形成友谊园景区,引种了一批日本樱花,草坪北侧铺石砌台,矗立着“日中不再战纪念碑”。闻莺馆西侧,是柳浪闻莺重建时填平水荡沼泽而营造的大草坪,草色遥连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侧,是迁建来此的康熙御题柳浪闻莺景亭碑;南侧种植了一片高大的乔木树林,与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构成富于层面,角度变化的生动图景。 六、花港观鱼。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南宋时,内侍官允升曾在离这里不远的花家山下结庐建私家花园,园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养五色鱼以供观赏怡情,渐成游人杂沓频频光顾之地,时称卢园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宫廷画师创作西湖十景组画时将它列入其中。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年),皇帝玄烨驾临西湖,照例题书花港观鱼景目,用石建碑于鱼池畔。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诗中有句云:“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 花港观鱼入口。牌匾上的字是舒同写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685.jpg 这块石碑上的四个字是康熙题的。下面的鱼字故意少了一点,只有三点,好象说表示鱼是活的。人摸鱼字,握拳绕碑一圈,可保年年有余: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687.jpg 花港观鱼的红鱼池: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699.jpg 这张看着特象济南红叶谷: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704.jpg 牡丹亭: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712.jpg 花港观鱼内的其他景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697.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705.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709.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714.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719.jpg 七、雷峰夕照。呵呵,终于说到雷峰塔了,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白娘子吧?不过,白娘子只不过是传说。雷峰塔具体的历史是怎样的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648.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649.jpg 八、双峰插云。巍巍天目山东走,其余脉的一支,遇西湖而分弛南北形成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南山、北山。其中的南高峰与北高峰古时均为僧人所占,山巅建佛塔,遥相对峙,迥然高于群峰之上。春秋佳日,岚翠雾白,塔尖入云,时隐时显,远望气势非同一般。南宋时,两峰插云列为西湖十景之一清康熙帝改题为双峰插云,建景碑亭于洪春桥畔。其时双峰古塔毁圮已久,以至连此景原有的内涵也一度难为人知‘插云’者虚言也。设景碑亭于此,实为权宜之计。“浮图对立晓崔巍,积翠浮空霁蔼迷。试向凤凰山上望,南高天近北烟低”。这是南宋诗人王洧的《两峰插云》诗,它告诉人们:双峰插云的景观。 九、南屏晚钟。南屏晚钟,也许是西湖十景中问世最早的景目。北宋末即赫有名的画家张择端曾经画过《南屏晚钟图》。尽管此图远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图》那么蜚声画坛,但却被记载于明人《天水冰山录》中。南屏山,绵延横陈于西湖南岸,山高不过百米,山体延伸却长达千余米。山上怪石耸秀,绿树惬眼。晴好日,满山岚翠在蓝天白云得衬托下秀色可餐,遇雨雾天,云烟遮遮掩掩,山峦好象翩然起舞,飘渺空灵,若即若离。后周显得元年(九五四),吴越国主钱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后来成为与灵隐寺并峙于南北的西湖两大佛教道场之一的净慈寺。 十、三潭印月。三潭印月岛又名小瀛洲,与湖心亭,阮公墩合称为湖上三岛。全岛连水面在内面积约七公顷,南北有曲桥相通,东西以土堤相连桥堤呈“十”字形交叉,将岛上水面一分为四水面外围是环形堤埂。从空中俯瞰,岛上陆地形如一个特大的“田”字,呈现出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水景称胜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独具一格,为我国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明万历三十五年(一六零七),钱塘县令聂心汤取湖中葑泥在岛周围筑堤坝,初成湖中湖,作为放生之所。后人在岛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称为“三潭”,清初岛上又加营建筑曲桥,堂轩,沿内湖环植木芙蓉,复经清光绪间退休将领彭玉麟在此营造别墅,小瀛洲初具风貌。 游船上距离太远,拍的不好。不过没关系,此景就在钱包内,大家可以掏出1元纸币细细观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1295.jpg 乘船游览西湖时,随拍的其他一些景观: 这个不是在船上拍的,而且,不好意思,忘了是啥名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691.jpg 锦带桥。该桥与断桥同在白堤之上,外观也是一模一样: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671.jpg 东浦桥。位于苏堤之上,很靠北的地方: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678.jpg 吴山天风。位置在西湖东: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657.jpg 西湖游船(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拥挤的船上,未发现心仪目标,看来自己的修行还不够,等俺回去再练它五百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661.jpg 严重超载啊(十人修得同船游;百人修得同船挤;千人么,那个……就会修得一同水下眠):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680.jpg 说着说着,都差点忘了“虫二”的事了。“虫二”,其实就是“風月”二字去掉外框,意即:“西湖美景,风月无边”。 出西湖,挥挥手告别杭州,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上海,正在向我们走来。
|
转自:http://www.haohao.com.cn/dispbbs.asp?boardid=37&id=2269343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