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杭州游记只二:西湖三墓(二)

[游记]杭州游记只二:西湖三墓(二)

2007-08-02    sina.com.cn

可是真正被称为“西湖三墓”的又是哪三座墓呢?真是让我大跌眼界,它们是岳飞墓、于谦墓、和张苍水墓,而他们三人又被后人称为“西湖三杰”。岳飞当然是我们所熟悉的。可对于谦,我们的印象就很模糊了。要不是最近正在读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可能就只记得他的《石灰吟》了。而张苍水又是谁呢?不仅我不知道,很多住在西湖边的人也不知道。

与岳坟的人头涌动相比,坐落在西湖三台山边的于谦祠就显得清静了很多。于谦祠的山门就在杨公堤外的新西湖边。白色的牌坊倒映在一湾春水之中,牌坊后是郁郁葱葱的松柏和迎风怒放的桃花。牌坊上刻着“丹心托月”四个大字。穿过山门,便来到了于谦祠的门口。于谦祠白墙灰瓦、朱漆大门,横匾上写着篆体的“于忠肃公祠”几个大字,显得庄严肃穆。祠堂内,有一座铜制的于谦雕像,背后刻有他的广为人知的《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分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也是钱塘(今杭州)人。少年时代,就十分景仰文天祥。曾在书房中悬挂文天祥画像,并题词:“殉国忘身,舍身取义,气吞寰宇,诚感天地。”于谦天资聪颖,且发奋苦读,所以成名很早。他十五岁考取秀才,十六岁作《石灰吟》,二十三岁中举,二十四岁考中进士。宣宗初年,于谦以御史的身份曾经“正词崭崭,声色震厉”(明史)替皇帝教训谋反的汉王朱高煦。英宗年少,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许多地方官吏进京上朝时都带上礼物孝敬王振。而于谦则不理这一套,只带着“两袖清风”去上朝。

英宗十四年,二十出头的英宗在王振的教唆下,率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结果完败于瓦剌,在土木堡被俘。“土木堡之变”之后,瓦剌酋长也先挟英宗而攻北京,明朝危在旦夕。此时于谦力挽狂澜,反对南迁,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坚守北京。而后又拥立景帝,击败也先,保住大明社稷,使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景帝八年,被遣送回国的英宗在在曹吉祥、石亨和徐有贞的支持下夺门成功。英宗在复辟之后,以谋反罪把于谦在闹市处死并弃尸街头,抄了他的家,家人都被充军边疆。于谦死的时候,“阴霾四合,天下冤之”(明史)。抄家之时,人们发现贵为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的于谦,家中竟无积蓄,连抄家的锦衣卫也不忍落泪。

英宗去世之后,宪宗即位,旋即为于谦平反,其遗体由其女婿归葬与杭州西湖三台山麓,并建旌功祠。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于谦墓和于谦祠。于谦墓和岳飞坟一起为婀娜的西湖增添了一份精忠报国的阳刚之气,也让西湖更加名垂青史。清代诗人袁枚有诗曰:“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ca35b73010008t530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