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湖旧事之白居易

[游记]西湖旧事之白居易

2008-05-22    sohu.com

搜狐博客 > 仄仄橙 > 日志 > 认真读书

2008-01-16 | 西湖旧事 之白居易

白居易家谱中,有如下记载:

德宗贞元元年乙丑(七八五)

白居易十四岁,时族居苏、杭二州;诗人韦应物为苏 州刺史,房孺复为杭州刺史,居易深慕其为人,私自念曰:他日得一郡足矣。

14岁那年的愿望终于在38年后,得以实现。在长庆三年癸卯(八二三),因朝中朋党倾轧,白居易请求外放,遂被任命为杭州刺史。(3年后,他又得任苏州刺史,两郡齐得)

白居易以中书舍人,自请为杭州刺史,是想逃避朝中的党争。既至天堂佳境,政事之余,自然要好好宴游湖山。这也是他少年时在杭州最为羡慕的事。“三年为刺史,无政在人口,唯向郡城中,题诗千余首。”无政只是自谦,题诗千余首,可能差不多。唐朝诗人中,白居易存诗最多,超过三千首,其中在杭州所写的现存两百余首,每至一处几乎都有诗为记了。

白居易在杭州刺史任上二十个月,入天竺山十二回,可谓频频,他留宿寺中,既赏月中桂子,也和诗僧韬光谈论佛法。诗僧韬光来自蜀中,白居易和他常对谈月下,并题其居处为法安堂。韬光初来,白居易即书诗一首,请他入城相见,韬光和诗一首,婉言谢绝。诗人白居易即亲自入天竺山与韬光品茗吟诗。现在韬光庵中的烹茗井,据说就是白居易和韬光汲水烹茗处。 

白居易少年游杭时即已对杭州充满向往,出任杭州刺史时,更是表现出发自心底的喜爱和爱护,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偏爱了,白居易守杭,恰值元稹镇会稽,元稹和白居易是生平旧友,在唐诗中两人齐名,人称元白。元稹赴任途中,路过杭州,老友久别重逢诗酒酬唱是免不了的。元稹到了会稽,每日都要遣人以竹筒盛诗送到杭州和白居易唱和。这此诗后来由白居易亲手编为《因继集》。他和元稹之间发生了一场有趣的笔墨“官司”:“知君暗数江南郡,除却余杭(即杭州)尽不如。”“可怜风景浙东西,先数余杭次会稽。禹庙未胜天竺诗,钱湖不羡若耶溪。”当他任满离杭时,对杭州自然是依依难舍:“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这句诗让我觉得白居易才是最爱西湖的人。直到他晚年退居洛阳时,犹深深怀念西湖,盼望有一天能重游西湖:

江南好,风景曾旧谙。日出江水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都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既是“能不忆江南”,那么杭州这个白居易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什么给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么看起来,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时候,很有兴趣去拾它几颗,也似多次去灵隐寺寻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赏三秋月夜的桂花。在八月桂花暗飘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首细寻,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飞堕于桂花影中。这是何等美丽动人的一副画面!
也许,月中桂子只是传说,那么钱塘潮奇观确实是存在的。寻桂子不一定能寻到,潮头却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极深的景观。钱塘江自杭州东南流向东北,至海门入海。钱塘潮每昼夜从海门涌入,异常壮观。钱塘潮在每年中秋后三日潮势最大,潮头可高达数丈,正因为如此,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趣意盎然。

在我第一次走在白堤上的时候,并不知道白堤并不是白居易所筑。杭州人民为纪念这位诗人市长,特意喊做白堤,并在异乡人认为“白居易修建的”的讹传中笑而不言。这白堤,是他诗里颇爱的白沙堤的简称。例如,“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等。而其中,“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最为传神。白居易将白堤比作裙腰,不知道苏轼的把西湖比作西子是不是受他启发。但是,白居易确实在杭州修过堤的,可惜湮灭已久。后人多传在今天的六公园附近。

转自:http://yama1917.blog.sohu.com/76700364.html53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