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杭州西湖散记之四 平湖秋..

[游记]杭州西湖散记之四 平湖秋..

2008-03-10    yooko.cn

西湖散记之四—— 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位于锦带桥西,三面临水,背倚孤山,景区面积6000多

平方米。由御碑亭、平湖秋月亭、四面厅、八角亭、湖天一碧楼等建

筑组成。

早在唐朝,这里就建成望湖亭。南宋时,随着孤山皇家道观四圣

延祥观的建造,这里又建望月亭。“望湖”,“望月”,这为日后平

湖秋月定址于此埋下伏笔。明人徐渭有《望湖亭》诗咏之:“亭上望

湖水,晶光淡不流。镜宽万影落,玉湛一矶浮。寒入沙芦断,烟生野

鹜投。若从湖上望,翻羡此亭幽。”

历年间,司礼太监孙隆斥巨资复建西湖旧景时,将望湖亭改建为

龙王堂。文学家张岱在《西湖寻梦》中记载道:“修葺华丽,增筑露

台,可风可月,兼可肆设席,笙歌剧戏,这无日无之。今变建龙王

堂。”

其实,作为西湖十景之一,平湖秋月在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

景址,南宋时以及元,明两朝文人赋咏此景的诗词多为月夜泛舟西湖

之作。从舟中赏月的角度抒写也不难看出,如南宋孙锐诗中有“月冷

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舟”之句,明洪瞻祖在诗中也写道:“秋舸

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留传至今的明万历年间的西湖十景

木刻版画中,《平湖秋月》一图也仍以游客在湖船中举头望月为画面

主体。

直到清康熙皇帝品题西湖十景,才把这一地带作为景域所在。清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将原有的龙王堂修建为御书楼,并在楼前筑

起三面临湖的一座平台,平台围以栏杆,旁构水轩,悬挂康熙御题

“平湖秋月”匾额,平台向南伸出并贴近水面,很有“凌波”之意。

御书楼高阁凌波,绮窗俯水,平台宽广,视野开阔,长锦铺地,丹红

缀翠,鱼戏平湖穿远岫,雁鸣秋月写长天。“天开眉目山川丽,地得

肤毛木石灵”,极富诗情画意。成为临湖赏月的好地方,后人又勒石

建景碑亭于其左,内竖“平湖秋月”景名碑。

以后,经重新规划和逐年翻建,扩建,新建造了一组亭台楼阁:

四面厅、八角亭与“湖天一碧”楼,形体适当,造型结构丽而不俗、

雅而有致,形成了一片狭长的沿湖园林,并遍植四季花木,点缀假山

叠石,亭台楼阁错落其间,为平湖秋月增色不少。游人漫步白堤之

后,可入亭小憩,凭栏眺望湖光山色,或在平台上品茗赏景悠然自

得。晴日,吴山、紫阳山、玉皇山历历可数。雨雾天气,湖水茫茫,

犹如一幅泼墨山水画。

秋月之夜,自古公认为良辰美景,充满了诗情画意。杭州人赏月

有三大去处:一是泛舟湖中三岛之一的三潭印月,二是攀登凤凰山的

月岩,大多数杭州人更喜欢且歌且行,涌到月白风清、水天一碧的平

湖秋月。不仅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更因为“水天一碧,表里俱

澄彻”。

清秋气爽,湖平如镜,在此纵目高眺远望,但见玉镜高悬,清辉

如泻,湖天一碧,水月相溶。远山的剪影在夜幕中渐渐消隐,皓月下

的葛岭、苏堤、六桥、三竺等胜迹便推陈在人们的眼前。柔和的灯光

里,临湖的亭台楼榭现出绰约的身影。苏白二堤如彩虹轻掠湖面。堤

上绵延成链的灯影如繁星坠落,微风吹拂,荡漾的一湖秋水拨乱路灯

的倒影,荡弯水中的垂虹,景色奇绝,而又深邃莫测。西湖的秋夜宁

静温馨,凉凉的夜风裹携着江南丝竹之音贴着湖面吹来,几分凉爽,

几分惬意,令人心旷神怡,如入蓬莱仙境,不知今夕何夕。

杭州人喜欢这诗一般的清幽,到过杭州的人也无不发出由衷的赞

叹。宋王洧《平湖秋月》诗云:“万顷寒光一夕铺,水轮行处片云

无,鹫峰遥度西风冷,桂子纷纷点玉壶。”明代徐文长也写过一首藏

头诗:“平湖一色万顷秋,湖光渺渺水长流。秋月圆圆世间少,月好

四时最宜秋”,彰显“一色湖光万顷秋”的万般风情,还用每句诗的

第一个字点明了“平湖秋月”的景名。

有许多回味隽永的楹联,都是刻画秋夜美景的传世之作。清人德

馨题曰:“玉镜净无尘,照葛岭苏堤,万顷波澄天倒影;冰壶清濯

魄,对六桥三竺,九霄秋静月当头。”,秋月之绮丽神韵并致;骆成

骧题曰:“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

点明了平湖秋月的四季宜人;彭玉麟题曰:“凭栏看云影波光,最好

是红蓼花疏、白苹秋老;把酒对琼楼玉宇,莫孤负天心月到、水面风

来”,写的是一番心情,而江峰青所题“佳趣此偏多,量来秋水篙,

照我全身都入画;吟怀闲不得,携有清风两袖,看花沿路去寻诗”,

更把“明月清风入画图”的宜诗宜画渲染到极致。

转自:http://yooko.cn/article/14/97/341862.shtml55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