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号晚上12点,其实应该算4号了吧,从亚丁回来了。 川西的景色确实美丽,连绵起伏的山脉,嫩绿色的草原,蓝天白云,牦牛点点,天空很低,云朵就在头上飘,投在山顶上的影子是那么清晰,缓缓地移动,浮云掠影。那种空旷深远的感觉让人不能自拔。阳光晒在身上暖洋洋的,不过一旦云的影子掠过来,瞬间又是冷风阵阵。那里的人也很有意思,经常有藏族人在我们车经过时招手致意,或者喊声“你好”、“HELLO”、“扎西德勒”之类的。 29号那天出发的,途中经过了二郎山隧道,4176米长,全世界最高最长的隧道。就在过二郎山隧道时和其他4辆车走散了(我们超过了路旁的1号车却没注意到),可把他们急坏了,呵呵。顺带着,还去泸定桥看了看,想象一下当年飞夺的样子。傍晚在快到新都桥的时候,车停在一家宾馆门口后就再也打不着火了——电瓶坏了。周围的藏族人很热心,帮我们推车,想用土方法打燃,可惜现在的车跟以前不同了,失败鸟~呵呵,不过当时心里一点也不着急啊。晚上在修车铺修车,我是闲人,无事可做,却发现夜空格外的美丽,那是真正的伸手可摘星啊~~~月亮很亮,星星也很亮,夜色很纯净,还看到了人造卫星(我当时很白痴地说了句有飞机诶)。满天繁星,我真后悔没带张星象图来,努力的辨认了半天,只找到了猎户座和北斗七星。夜里挺冷的,跺着脚,等着车修好,抬着头看星星,修车铺还在放流行音乐,呵呵,很特别的感觉啊。 第二天,30号,我们驱车赶往日瓦乡,也就是香格里拉乡。很多人认为香格里拉在云南,我认为它是亚丁,而且事实上它就是亚丁。一路上大家不断地翻越一座又一座山峰。高尔寺山(4421),剪子湾山(4659),山顶上那种高原的风景真的很美,但又跟高原不一样。我在青海湖时看的是延伸到天边的草原和油菜花,而在这里是浅绿色起伏的山峰,还有修筑的格外漂亮的藏式民居,是用当地一种黑色石头垒起来的,方方正正的,像碉堡似的。 在卡子拉山顶上,海拔4718,也是此行经过的最高点。就是在标明海拔的那块牌子底下,居住着藏民。他们搭的是帐篷,估计是随时都在迁徙吧。我们经过时他们应该是在吃午饭。天气很好,他们就围坐在帐篷外面的草地上,晒着太阳,吃着青稞饼,喝着油茶。有个藏民过来邀请我们也去坐坐,可是周围的人无动于衷哪。帐篷附近拴着一只黑色的藏敖,我很想走近看看土生土长的藏敖是什么样的,可刚走几步就听到有人在我背后用不熟练的汉语着急的喊:“狗,狗,不要过去!”呵呵,就这样只在十多米外看了看那只懒洋洋晒着太阳的藏敖。他们有两个帐篷,有一个小女孩正在做馒头,那个喊住我的藏民还解释了几遍“馍馍、馍馍”,呵呵,他的汉语不太流利啊,说话都很简洁,只有主干,最基本的词汇连接在一起。他跟我说话时首先提起的就是容中尔甲,看来他们应该挺以他为豪的吧。也是在卡子拉山上,我们快到山顶时,有只鹰展着翅膀迎面冲着我们的挡风玻璃而来,擦着车窗掠过,挺大一只的,真正的雄鹰展翅,呵呵(就当它是只雄的鹰吧)。 过了卡子拉山,我们又翻过了海子山。海子山上全是砾石,据说是第四纪冰川覆盖的遗迹。海子山上有种很奇特的植物,它的叶子很大,都长在底部,中间是形状像个柱子的花,半米多高。晚上,我们到达了日瓦,住在教育宾馆,感觉像是在当地小学的院子里。看到他们的教室了,还有男生宿舍女生宿舍的牌子。 7月31号,往亚丁进发了。亚丁是日瓦的一个村,号称最后的香格里拉。我们在尚未竣工泥土飞扬的盘山公路上颠簸着,看着有时会有越野车一骑绝尘的超过去,不得不感慨出来玩还是开越野的好~。就在这烂石路上颠啊颠啊,突然,群山环抱中突然闪出了一片浅绿色的平地和一栋栋村舍,这就是亚丁村。呵呵,当时的感觉就是“豁然开朗”,一下来到了世外桃源。我们在亚丁村并未停留,而是穿村而过,奔赴景区。车到了龙同坝就不能再前行了。龙同坝到洛绒牛场是12KM的路。由于一起来的人大多似乎走不动的样子,只好所有人都骑马了。骑马要排号,等了一两个小时。亚丁骑马是管理人员排号,不准自己挑。我排的时候看到一匹极其漂亮的黑色骏马,当时那个激动啊,拼命的抚摩着马头。突然发现马旁站了个人,忙问可不可以自己选马,答曰:不可以。又问马的主人是谁,那人指着前方说,是他。我扭头一看,那里站了一群人。于是问:哪个?那人还是指着那堆人说:就是他。晕死,面露极度失望表情,不再问了。还感叹了句:“唉,骑不到了。”又赖在那匹黑马旁边使劲摸马。终究,那匹马没有任何人骑。 牵我马的藏族DD,一开始就告诉我他是香格里拉乡的(就是日瓦乡)。看着他满脸的自豪,现在应该是每个日瓦乡的人都是这么自豪的对别人提起吧。一开始骑马时,我可是心惊胆战的,生怕掉下去。而且那些马走路是沿着路的边沿走的,真怕它失足,不过很快就习惯了。往冲古寺时,走在我后面那匹马的牵马的DD问我多大,看他样子就知道以我22岁的高龄肯定比他大好几岁,没想到他居然不相信我比他大,哈哈,我沾沾自喜了好几天啊,那位DD芳龄17哈。我始终没说我年龄,佛家有曰:“不可说。” 不知道是不是来的时机不对还是天气不好,这次在亚丁看到的景色并不是特别美,觉得还不如在途中很多地方的景色。在亚丁,远远的望到了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三座雪峰,藏民心中神圣的三座神山。在亚丁,随处都是玛尼堆,是用白色的石头堆起来的,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我问牵马的藏族DD多久才能放一块上去,问了两次他都是回答很久很久了,几千年了,唉~~~语言不通的障碍啊~~~~他的汉语不是太好。亚丁天气变化很快,忽晴忽雨,晴时阳光照在身上发烫(我穿的黑色的裤子,吸热啊),一旦阴下来就觉得好冷。刚上山时还下了阵雨,好在不大,到冲古寺就放晴了,不然可就扫兴鸟~~。在快到洛绒牛场时,天上又乌云密布,很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冻的我直到哆嗦,赶快翻出双手套带上。藏族DD说看样子要下大雨了,所以在洛绒牛场我只是匆匆停留了一下,眺望了神山:北峰观世音菩萨仙乃日(6023米),南峰文殊菩萨央迈勇(5958米),东峰金刚手菩萨夏诺多吉(5958米),当然,还抓紧时间吃了块怡口莲补充热量,真的好冷啊~~~~~~~~~ 下山时感觉相对轻松了。看着其他上山的人们心里突然有种过来人的感觉,呵呵。在下山途中,路过一个步行下山的大叔,藏族DD开玩笑问他骑马不(老子就在马背上),大叔居然来了句:“不了,我是无产阶级。”顿时我产生了极大的罪恶感,仿佛我是解放前的地主,正拿着鞭子抽打长工,逼他们给我牵马,天哪~~~~~~~~~~对了,给我牵马的DD很帅啊。下山时还碰到一对半老夫妻,四五十岁的,他们好象是步行穿越过来的(我也想啊,只有以后咯)。给我牵马的和给佛同学牵马的是兄妹。那位大妈先是称赞兄妹都很漂亮,尤其是哥哥,真漂亮,然后就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哥哥真漂亮啊真漂亮我要和帅哥照张像的话。我那时正好没骑马,在步行,于是我只好走到10米外的地方等鸟~~~大妈没和帅哥合影,照了张他牵马的像,我突然庆幸幸好我没在马上,不然影响景观了~~~老夫妻说他们一起走的还有个57岁的已经走到前面去了,后来,我继续下山时发现,原来那个57岁的就是自称无产阶级的大叔,额那时又是骑马从他旁边经过,罪过啊罪过~ 这次在亚丁看到的景色一般,听说亚丁最美的景色是骑马看不到的,要步行去,可能真是这样。同志们,下次徒步穿越吧。不过牵马那对兄妹还满有意思。我嘛,那么帅的帅哥给我牵马,不枉我花了180块大洋的马钱,还付出了屁股被磨破的代价。藏族DD说亚丁明年可能要通车了,那样不会再有人骑马,他们到时只能把骡马卖掉了。他们家已经在亚丁牵了6年的马。下山快到龙同坝时,藏族DD说起他家在什么村什么,又说三座雪山什么,最近记者什么,然后什么什么,可怜啊,我基本都没听懂,但看他说了那么大一堆那么辛苦又不好意思说没听懂。DD汉语说不顺溜,却一路上都在唱歌,居然还是童话和不得不爱。他妹妹也在唱,也是流行歌曲。流行歌曲影响广泛啊!!!记得我前面说修车铺也放吧?他妹妹说前一天晚上在日瓦教育宾馆看到过我们,确实还挺巧啊,藏族DD也说我们还真是有缘。哦,顺带说一下,我骑马排队时抓着提问的那个人就是牵我马的藏族DD,巧吧?当时看排到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帅,而是很怕打击报复。 离开亚丁,我们晚上住在了稻城。下雨了,很冷。街道上很静,没有路人,没有车辆,一座静悄悄的小城。由于是旅游旺季,在稻城宾馆的标间已经满了,所以只好住了又贵又差的稻城亚丁酒店,只有它还有房间。三四百一个晚上,居然热水只供到11点还忽冷忽热,居然屋子里连把椅子都没有,没空调,马桶有问题,破酒店连刷卡都不行,真TMD恶劣啊~~,要是我和朋友去玩,肯定去住民居,又便宜又可以结识当地人。 8月1号,我们开始返程。早上出发没多久,又下雨了,好冷,车上的温度计显示只有6度。途经的忘了是哪座山,风景极其优美,大片的草地,开满了高海拔特有的小花,色彩缤纷,随着风一摇一摇的舞动。呵呵,不过,看着小花草地随风舞动煞是美妙,我自己下去走了圈,那冷风吹的我快冻死在那了。六七度可是我们冬天的温度啊,我就穿了件短袖T恤加秋装外套加单裤,晴天还好,这阴天刮大风可受不了。同去的其他十几个人,在草地上东跑西跑的,照像,采花,热闹啊。他们引来了两个好奇的喇嘛,一大一小,小的10岁。于是他们又开始围着喇嘛聊天照像。这堆人又引来了附近的两个牵着马的牧民,于是他们又和牧民聊天照像,然后他们又照集体照。无语ing~~我坐在车里以旁观者来看觉得有种别样的幽默。高原上人烟稀少,很安静,所以他们热闹的声音才会这么有吸引力。 这几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