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在向杭州飞驰,窗外是麦莎小姐离开后的一片狼藉,无数小树都同向一侧倾倒,这是对麦莎小姐俯首膜拜的见证,唯有那些久经沙场的老树,方能挺直腰杆目不斜视,在麦小姐的万众风情下仍然未曾意乱情迷。 到杭州已经是午后2点多,出了车站我就迫不及待的四处张望,希望能寻觅到西湖一角,因为从地图上看西湖里火车站并不远,然而四周的高楼在无言的宣示着这种想法的天真。当公交车在西湖大道上停滞不前的时候,我感觉到了杭州交通的拥挤,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其炎热。豆大的汗水在我额头上直冒,我只有东张西望来环节被炎热控制的神经。突然,发觉正前方的楼顶上空有一条淡淡的曲线,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山脉在天空勾勒出的一段线条。“恩,看此山势柔和,有点看头”,心里一阵窃喜,一睹西湖芳容的愿望更加强烈起来,但同时我又在心里暗暗告诫自己不要有太多的期许。 安顿好住宿已经是3点了,心急火燎地赶了一辆公交向第一个目标灵隐寺奔去。我知道这俩公交车将要绕湖行驶一段时间,然而从我一登上它开始,它就悠闲地在闹市里转着圈,迟迟不肯迈入那可爱的滨湖大道。我只好注视起车道上行人来,确切地说应该是注视行人中的一半人,哈哈。突然,眼前一亮,定睛一看,不是美女,是波光粼粼的湖面反射的阳光,透过杨柳的缝隙,直逼我眼。传说中的西湖就这样硬生生地跳入了我的眼帘,它来得是那样的突然和直接,以至于我在心中模拟过多次的心潮澎湃的感觉在此时都已经死了机,无法再把它连贯起来。远处的是山,近处是的水,环绕是的柳,点缀的是波光闪闪的“珍珠”。一切都跟梦里的一样。 车子绕湖行进一段时间后进入了远处的山林,崎岖的道路,浓密的树林,走在这里,就像行进在森林景区,而刚才繁华的杭州城早已经抛在了九霄云外,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此处和南京钟山风景区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灵隐寺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灵隐寺的出名或许不在于其香火是如何之旺盛,而更多的可能是由于白老的这一句诗吧,我一直这样认为,于是我来灵隐寺的目的不是为了烧香拜佛,而是想找找当初白大诗人的感觉。可惜,那价格不菲的门票把我这等善男信女拒之于佛门之外--阿弥托佛!寺庙收费是我最嗤之以鼻的,没想到灵隐寺也未免落俗,心中不免有点遗憾。 飞来峰顶 所幸,灵隐寺前有一小河缠绕,河的对面是飞来峰,很有诗意的名字,河里水质清澈,河草繁茂,加之流水潺潺,引来不少游客洗面嬉戏,景象好不热闹,我逆流而上,绕寺而行,隔河远观飞来峰上的摩崖石刻,到也别有一番情趣。不一小会,一堵白墙堵住去路,旁书:出口,真是扫兴至极,左顾右盼一番似乎没有其他好的去处,只有左边飞来峰上似乎有一小道寻山而上。好,大爷我今天就 走这条路了,爬爬山,活动一下筋骨,为明天游湖做点预热活动。于是,猫手猫脚地淌过小河,跃上岸边,回头一望河面的阵阵涟漪,浮想刚才游客在下游戏水的盛况,不免心中一阵窃喜。 开始爬山了,刚才未入山林前还人声鼎沸,现在一踏入林子顿时便都已无声可寻,真是恍然已尘世两割呀。爬山是一个和自我意志较量的绝佳过程,又特别是在你身处一个自己从未踏及的地方时,这种较量更为激烈。由于树木繁茂,道路崎岖,向上一望,你根本无法看见你走的路究竟会通往何方,这时稍微的犹豫就会滋长自己放弃的心理。同时道路的分岔也考验在你的选择,每个人都想选择一条好走的路,但是他自己却始终无法清楚自己现在走的这条路是不是最好的路。我这个人有点奇怪,困扰我的问题不是刚才说的是否选择了一条最好走的路,而是我贪念太重,总会不知觉的想穷尽所有的道路,不想让任何一条道路上的风景被遗漏,唉,毕竟皆凡人呀。 这次我选择的是逢岔选右的策略,就是在每个岔路口都选择最右边的一条道路。每次选择都是艰难的,因为每次都要放弃左边道路的风景。当到了第3个岔路口时,有趣的事情出现了,路口中间立一指示牌,上面有箭头指向左边的道路,发黄的木版,模糊的印记表明这块标志时间不短。这块牌子不在倒好,现在这样一树,到激起了一探右边道路的好奇心,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右边的一条道路。渐渐地,路上的石板不规则起来,还有些已从中间裂断,石板上也多了些青青的青苔,路边的杂草丛生,时不时还有被风吹倒的树枝横在路面,现在引领我前进的只剩下那强烈的好奇了。所幸这一路走来还不孤独,耳旁一直有几只蚊子陪伴,它们的孜孜不倦正如我的坚定不移一样执着。同时,它们也在警告我前进的脚步不要停止,否则将沦为它们的美餐。大概过了半个钟头吧,终于峰回路转,眼前豁然开朗起来,一圈不算太密的树林围绕着几块兀立的石块,周围四寂无人。“莫非这就是飞来峰的最高点?”带着疑问,快步跨上最高的石块,极目四望,发觉此峰被周围的山脉环抱将近一圈,虽不是附近所有山峰中最高的,但却也肯定是飞来峰的至高点。顿时,刚才攀登时心理的压抑和身体的疲劳一扫而空,取之的是登顶的喜悦和意气风发,和那么一点点的孤寂。转了几圈后,我没有选择在上面鬼哭狼嚎,引颈高歌,而只留下了一泡尿的酣畅淋漓,便寻路下山而去。 沿山脊而下,大概是到大半山腰的地方,发觉路突然多起来,都在向一个地方汇集,似乎前处有胜景,于是加快了脚步。绕过一片石头之后,发觉前面的布局和刚才山顶所见极为相识,也是一片树林围了几块大石,石头比刚才山顶所见稍大,在周围的树木映衬下显得非常突兀,走进一开,石头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飞来峰顶”,不禁宛然一笑:小样,要不是爷今天到过真的飞来峰顶,说不定还真被你这几个字给忽悠了呢。突然转念一想,多少人曾在此止步,未曾等到真正的峰顶,实乃可惜之至。 飞来峰下来时早已是饥肠辘辘了,在通向公交车站的路上碰见几个小沙弥刚从超市购物回来,提着几大包东西,大口喝着果粒橙,馋得我口水直流。没走多远,从旁边小路杀出一辆豪华MVP,向车里一望,两个光秃秃的脑袋映入眼帘:乖乖,俩和尚。不禁唏嘘感叹呀。 江南面王 到杭州不吃奎元馆的面,等于没有游过杭州。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吃面的人,杭州的面食之繁盛在来之前已有耳闻,而到了杭州不去号称江南面王的奎元馆吃一顿,又怎么能对得起自己的肚子。一天的舟车劳累,加上半下午的爬山游玩,我至此都是颗粒未进,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今晚这一顿面做准备,我对奎元馆的期许不可谓不高。奎元馆座落在西湖旁边最繁华的地段,地理位置优越,但我去的时候人没有我想象的多,可能是我进餐时间教晚有关吧。拿来菜单一阵扫视,588,不得了,有一种面居然标价588,果然不愧是江南面王,中华第一面。眼睛在此页象征性注目几秒,赶紧翻了过去,随意翻了几页,还是点了个招牌菜:虾爆鳝鱼面,好像是26块大洋吧。 在百无聊赖的一柱香功夫之后,一不算太对不起观众的女服务员端着一只冒着热气的碗向我盈盈走来,那只碗真的很秀气。我心中默默祈祷:老天保佑我,千万不要用这们一个小碗来慰劳我叫了一天的肚皮。“先生,你的面”,服务员娇滴滴的声音把我拉回了现实。说实在的,这是一晚卖像不好的面,白白的面条上横七竖八地堂着几片卷曲的鳝段,鳝段上面又点缀着几颗白里透红的虾仁。我用筷子把面和好,敲了几根面条送入嘴里,不禁叹道:好面条。此面条不仅外观白,而且入口柔软又有足够的劲到,这点面条的手工值得江南面王这个称号,但是汤汁有点油腻,爆鳝有点老,实乃几大败笔,但总体来说也算江南少有的特色之作。几筷子下去,一碗面已被我一扫而空,拍拍肚皮,有点失望的离开了奎元馆,并暗暗地下定决心,明天去吃老神仙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