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湖游记 |
[游记]西湖游记 |
2007-07-16 live.com |
西湖游记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几百年来一直这么说着。我生在苏州,奇怪的是直到本科毕业才有幸第一次领略她的秀丽,而且还是沾了同学的光,若不是崔同学偶然迸发的灵感,说不定还得推迟几年。拙政园的秀美、周庄的失望、寒山寺的艳遇,恍如昨日。 常年在天堂的一半进进出出,突然想去天堂的另一半走走。小杜两年前杭州的照片是一个诱惑,连同学热情的相邀更是一个契机。连同学近几年辗转于沿海多个城市,半年前从厦门北上至杭州。早就垂涎于西子的美色,有此机会当然蠢蠢欲动。为了避免站到杭州,早早便让二子老婆购票两张,定下出游的日子,也管不了周末天气如何了。东坡老先生有诗为证“山色空蒙雨亦奇”,晴空万里固然好,纵然下雨也应该别有一番风味吧。 周六,早起,打点行装,饭毕,出发。坐的是牛车(N打头),出了松江便是浙江的地盘了,一路南下。浙江的农村与苏州的农村并无多大差别,印象最深的是三层楼房比较多,且大多装着避雷针,多数房子半中半西,显得不伦不类。沿途经过嘉兴、海宁两个城市,就到杭州了。在车上和老婆开玩笑说同学会开轿车来接我们,被老婆斥为神经病。世上的事往往就是如此奇妙,一句玩笑竟然梦想成真,同学果然开着车来了!一年半未见,连同学依然是老样子,什么都没变,变的是手中的烟换成了“利群”。 中午时分,连同学载着我们去吃“黑丁酸菜鱼”,绕了两圈,却始终不见传说中美味的酸菜鱼。伊人羞羞答答,躲着不肯见人。天涯何处没有酸菜鱼,随便找了家店,第一个菜点的仍旧是酸菜鱼,彼处吃不到,就在此处吃吧。 酒足饭饱,连同学带着我们去见西子了。 第一站是“花港观鱼”。初入,便觉一股幽静清新之气扑来,满眼尽是怡人的绿。绿树成荫,鸟儿栖于其间,流水清可见底,鱼儿逍遥自在,仿佛错入陶靖节笔下的桃花源。所谓“花港观鱼”,自然有花有鱼。可惜我对花不熟,总是错把梨花当桃花,桃花却在那头笑。鱼有很多,品种却不多,看上去大同小异,就像我们看老外,高鼻子卷头发,细分不出。此处风景不错,霸占了相机的很多存储空间。 从“花港观鱼”出来,便是著名的“苏堤”了。遥想大宋当年,改革派与保守派斗争激烈,东坡先生夹在中间,两边不讨好,因此两度被贬杭州。除了吃点小酒,唱唱流行歌曲外(宋代的词应该就是现在的流行歌曲,东坡非常有才,喜欢自己写歌),先生还主持修筑了鼎鼎大名的“苏堤”。苏堤全长近三公里,两岸杨柳垂地,抬眼望去,西湖笼罩在一片雾气之中,犹如一位刚刚出浴的美人,忸忸怩怩,欲迎还拒。难怪苏老先生无限陶醉后留下了千古绝唱“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了。 苏堤望去,可见雷峰塔与保俶塔。雷峰塔敦实粗壮,保俶塔苗条瘦小,各有风韵。鲁迅早就告诉我们雷峰塔倒掉了,现在的雷峰塔有名无实,说得难听点是挂羊头卖狗肉。因此没有花钱进去。 苏堤过后就是白堤了。两位大文豪不仅在诗词上斗法,在修堤这件事上也是互不想让。在我看来,苏堤略胜一筹,风景更好。 白堤上有断桥,传说许仙白娘子相会于此。一路走来,见到了传说中的牌坊。武二也长眠于此,还有秋瑾,苏小小。 晚饭在心源茶楼解决,点一杯茶,东西可以随便吃。吃自助的下场往往是只能在别人在搀扶下走动。 车在花港观鱼,人在音乐喷泉附近,抱着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的美好愿望,决定安步当车,沿西湖走过去。不知是错误估计了距离的远近,还是高估了自己的脚力,看似触手可及的终点,却足足走了一个半小时。路越走越暗,人越走越少,内心的惶恐点点浮现。快到雷峰塔时,难得依然有情侣静坐湖边,连同学上去问那女的苏堤怎么走,在指点我们之后,女的情不自禁说了句“这么晚了还去苏堤,有病!”。再长的路总有尽头,寻寻觅觅之后,找到了来时的路。 第一天走了十几公里的路,相当于小型马拉松。 第二天,多云,雾气更大了,由于没有下雨,游西湖的人更多了,景区也脏了许多。意兴阑珊之下兴趣大减。 午饭吃的依旧是酸菜鱼。饭后,去连同学的住所看了看,客厅大得能摆下乒乓桌,与连同学挥了几拍,回忆起小学时的情景。 晚上六点半的火车。归去来兮。 总结:1 西湖很美,尤其是雨后人少时。 2 酸菜鱼很好吃,特别是用黑鱼做的。 3 杭州人骑自行车不要命,不要自己的命和别人的命。 照片在这里:http://zhoumj.yupoo.com |
转自:http://zhoumj9701.spaces.live.com/Blog/cns!F9D6337A462AE131!898.entry19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