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茶之忆.西湖龙井品茶日记唐汉茶业 |
[游记]茶之忆.西湖龙井品茶日记唐汉茶业 |
2008-04-10 tanghung.com |
茶之忆.西湖龙井 后来去上海念书,最最惦记的就是龙井,对父亲说等放假了要带龙井回来,他就笑我怎么记得那样牢。怎么会忘呢,我就在那样的记忆中长大啊。再后来,学了一些茶道,在龙井村买得好茶,又带了整套茶具回家,对父亲母亲说,爸爸妈妈我要给你们泡杯茶。所有的程序都是熟悉的,烫杯,试水温,注入小半杯水,闻香,再注满水,绿叶飘浮香气四溢。初时还是说着笑着,不知怎的那简单缓慢的动作中,这些年来我们一家所经历的,一一浮现于眼前。茶已成,端于父母前说爸爸妈妈喝茶,竟是哽咽不能言,父亲母亲眼中泪花闪动。不久后,是远别。 不知道当初父亲教导我们的时候,是怎样想的,他一生都安然生活,从不强求从不抱怨,却早早的让我们对未知世界有着深深的梦想和渴望。从大学开始我就不停地奔波旅行,甚至在上海也几乎每个月都要外出,永远无法停止对陌生地方的好奇和想象,完全不似父亲希望的那样安定宁静。我走得越来越远,这些年来难得承欢于父母膝下,父亲后悔吗?前天收到他的信,很欢喜地告诉我这封电子邮件是他自己独立操作的,他特意去学习电脑和网络,以后就可以更方便地和我通音讯了。看着父亲的信,禁不住泪如泉涌。 那人却不知自己做了老师。 忽遇同好,自是欢喜得无以复加。初时喜对茶加以评论,又常笑赞自己的冲泡技艺是如何的长进,甚至应允着给那千里之外之人沏一杯龙井。其实明白之所以这样的恣肆,是深知那人的关爱。原来我是这样被宠坏的女子啊。 然而人事之变如浮云,再怎样的心意和想念,都挡不过时间和距离细碎而坚韧的消磨。如今隔着无边的海隔着几万重山,想着当初言笑晏晏人面如花,我讶异自己竟然没有逃避龙井,馥郁如兰的龙井。是喝茶时看佛经的功效,还是真的已经渐渐消散一如烟尘一如水痕?果真如此,那必是佛祖之眷顾,给我以安静的心吧。 这个老和尚之梦,每年都要做,于是每年这个时候都要写信去感慨。那读信的人,也深爱龙井,然而从不曾到过江南。年年读这样的信,于她自然是极感煎熬和愤慨,更何况她的本行,就是园林。她本是有名的谦和娴淑,到底也忍不住要来骂我,说老和尚也是你可以做的吗整日价忽喜忽悲的没的坏了佛门清静。其实初到江南我就开始诱她,每到一处就十几张的明信片一起寄过去,还在每张后面歪歪斜斜地写两行字。可能因为都是在路边信箱旁草就,而写字之人惑于奇山丽水,神采飞扬英气流动。那时我年纪小,虽然分明知道经济上的原因她不能远行,然而大有青山不见吾辈应有憾之感,也顾不得许多,一心想她来。后来她的设计得了奖学金,春天逃了课到杭州。 那时新茶的采摘和焙制还没有开始,我们沿九溪十八涧到山里。时微风细雨润泽于疏林仄径之间,清晨悄无人,溪水淙淙之声犹如天籁。刚进山还看不到茶树,她却叹了一叹。我看看她,不出声,她终于说怪不得你每年写那样儿的信来。我只是笑,捡水面的石头走。若非水寒,可赤足蹋在水底的石砾上,只是我未免又想化做那老和尚了。渐至山深处,茶树沿坡散落,低矮,大致成圆形,颇象柑橘树而较矮小。此时茶芽初发,茸毛浅浅,叶片挺卷,细细的雨珠衬得芽儿嫩如莲心,应已可采摘。她大叫可惜,若迟来两日,便可亲见炒制新茶了。 龙井之最,在狮峰,我们却没有去成。所幸路上遇一女子,是龙井村人,自小以茶为生,言道家中仍有去年的茶,保存较好,邀我们一试。我们自然是欣喜之至,跟了她一路闲聊茶事,学会怎样辨识春茶夏茶秋茶,如何从汤色香气区分出狮峰龙井,以及龙井的实际制作。到得她家中,即带我们去专门炒茶的小作坊,她解释那许多用具时候,声音里满是欢喜高兴,如同述说着最爱。我们看着这个恬静简朴,一生与茶相伴的女子,万分感慨。出来后两人都不做声,半天我才说干脆你和我一起做老和尚吧,两个人采茶可以快一些。 后来自然是去了虎跑,在窗外绿树掩映的茶室里,取水沏茶。初啜之似乎无味,片刻之后觉大和之气,弥漫于齿颊之间,极之醇厚。以虎跑水冲泡龙井,方知古人所云“无味之味,乃至味也”。不觉羡慕古人,每春高卧山中,沉酣新茗一月,不知人间天上。想起虎跑寺做了和尚的那个风流才子,虎跑泉水龙井茶,不枉才子成和尚吧?
|
转自:http://www.tanghung.com/bbs/simple/index.php?t84.html40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