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生态纪录片西湖鸬鹚日记

[游记]生态纪录片西湖鸬鹚日记

2008-04-03    zjbird.cn

本报讯 北方的冷空气来了!北方的冬候鸟也到了!今年最早一批抵达杭州过冬的候鸟是鸬鹚。10月5日,有人目击第一只北方飞来的鸬鹚在三潭印月的“潭”上歇脚,现在大部队现身了。

在西湖钱王祠码头至湖心亭的中间段湖面、柳浪闻莺的喷泉上,齐刷刷地停了大约三四十只鸬鹚。它们沐浴着冬日的太阳,懒洋洋地晒羽毛,乌黑油亮、站姿笔挺,那可爱的样子令人忍俊不禁——

根据往年的情况来看,这群鸬鹚整个冬天都要呆在杭州,预计来年四月份左右才会离开杭州。这意味着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可以欣赏到鸬鹚们在西湖上的“演出”。

10月5日,三潭印月

“冲锋队员”曾来探路

这是黄金周的最后一天,西湖迎来了第一只自北方飞来过冬的鸬鹚。目击过这位神秘的小客人的西湖船工夏庆回忆当时的场景:

当时我正划着载满游客的游船从花港驶向三潭印月。这时,我看到不远处湖面上,盘旋着一只鸟,它一直绕着三潭印月转圈。转呀转大概盘旋了有十分钟左右,忽然俯冲着向下,我看不到了,估计是已经停在岛上了。

因为这只鸟平常不多见,所以我特意留心了一下,上岸之后还特别去找了一下。一看,好家伙!真是有慧眼,那只鸟就停在三潭印月的“潭”上面,好像很熟悉西湖地形。

我定睛一看,觉得应当是只鸬鹚,但它只是在那里站着,许久都不动,我没看到它捕鱼。

10月21日, 雷峰塔下的水杉树林

“先遣部队”曾现身

浙江野鸟会鸟类爱好者钱斌告诉记者,今年最早的鸬鹚“先遣部队”早在今年10月下旬就来了。他曾在雷峰塔下的水杉树林里看到过。

雷峰塔下的水杉树林是鸬鹚钟爱的另一个西湖景点,也常有成群的鸬鹚出没。很多在白天飞到西湖湖面上晒太阳和觅食的鸬鹚,晚上会集体飞回到这里的树林子里睡觉。也有新潮点的鸟儿愿意飞到刘庄的那片水杉林里过夜,因为在那里还能碰到别的北方来客,像是鸳鸯。

那天,晴天,很暖和,还有微风。从苏堤往雷峰塔方向望去,水杉林里停着三五十只鸬鹚,一动不动的,像睡着了一样。

11月24日,柳浪闻莺的老喷泉上

“绅士们”在晒日光浴

时而乖张地停在喷泉的喷嘴上,时而调皮地扎入水中,当鸬鹚突然从水中冒出来时,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它的嘴里多了一条挣扎的小鱼。

这两天,路过西湖柳浪闻莺一带的游客们都被上百只野生鸬鹚从北方带来的本色“表演”所吸引。这群明星的身子比鸭子要稍微狭长些,一袭黑色的羽毛在阳光下发亮。它们的嘴巴长长的,顶端还有个钩。

在这一带晒太阳的鸬鹚少时有三四十只,多时有上百只。目击者说,多的时候喷泉的一圈都停满了。

上周连日来,西湖天气晴好。它们整天都耗在喷泉上晒“日光浴”、梳理羽毛。甚至,它们还把翅膀摊开了晒,好像要把披着的“黑绸缎”里里外外都晒个遍。

但它们这样做不是为了偷闲。“它们身上的羽毛,跟其它鸟类相比透水性要差很多。”浙江自然博物馆副馆长、鸟类专家陈水华介绍说,下水后,鸬鹚羽毛很容易就打湿了,它们只好在太阳底下把羽毛都晾干,“当然,透水性不好,可以让鸬鹚在潜水中减少阻力”。

11月27日,记者目睹一只鸬鹚捕鱼

从西湖里叼“白条”

鸬鹚捕鱼的本领一流,而且动作值得欣赏。昨天,当记者在游船上给鸬鹚拍照时,便见识到了它一整套的捕鱼动作。

只见到,它掠过水面的姿态很正,颈和脚都伸得笔直笔直的,飞行的路线也很直。猛然间,它发觉水面上有动静。说时迟那时快,它猛地扎入水中。

几秒钟之后,记者发现它的嘴里已经叼了一条银闪闪的小鱼。开船的师傅说,那应该是“白条”,游客一片叫好。

据介绍,西湖里有很多对鸬鹚胃口的美味,像是小的鲳条、包头鱼、白条鱼等等。你看鸬鹚懒,那是因为西湖里美食丰裕,清蓝的湖水在鸬鹚的眼里,就像是“满汉全席”,所以,它要么不动,一动就一定有收获。在它的嘴插入水面的那一刻,水被搅动,鲢鱼、鲫鱼等鱼儿就会往上游,鸬鹚就能很轻易地捕捉到鱼。

本报记者 韩晓军 本报实习生 陈伟

摄影 屠春

转自:http://www.zjbird.cn/Article/nearactive/46845711275.html25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