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杭州西湖游记 |
[游记]杭州西湖游记 |
2007-10-14 sina.com.cn |
28号晚上从北京火车站出发,整个车厢就没有空铺了,看来大家都觉得28号走比较好。本来是北京到上海的火车,但是火车到无锡的时候,感觉下了80的人,我们这个小间6个人就只剩下了2个人了。 上午到达上海,然后从火车站坐地铁到火车南站去转车去杭州。开始以为动车组的票不好买,结果到了南站,发现他们设立了几个紧急售票窗口,就是只卖两个小时以内出发的剩票。很快就买到了票,去了候车室。上海火车南站给人的感觉很宽敞、明亮,而且没有火车站常有的那种难闻的味道。 29号下午到杭州,从杭州火车站出来,排队去坐出租车。狭小的通道,大概50米长,两米多宽,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火车站独有的难闻气味。当时心里那个郁闷啊。而且旁边有位姑娘一直在唧唧喳喳地和她男朋友说的不停,说得人更加烦闷不堪。就在这里面站了一百多个人,而且因为外面的出租车一时没有这么多,所以在里面站了二三十分钟才等到了一辆出租车。 出租车一驶出火车站,我便觉得心情豁然开朗。路边全是青青的柳树,长长的柔美枝条在柔风中摇曳。路边的公车站也是那种古色古香的原木做成的回廊,和旁边的树色、水色浑然一体,相映成趣。 一路上都觉得看到的景色让人特别舒适,而且路上的各种路名的指示牌也很有意思。看到的路名都取得很有江南特色,或者说带有一种古诗词的韵味。“秋涛路,凤起路,碧珠二弄(这个路名让人一看就觉得很绮丽)” 一路从杭州市区出来,经过江干区到下沙地区。司机告诉我他4:30要交班,所以必须在三、四十分钟内赶到下沙,但是如果堵车就完了。呵呵,当时已经3点20了,所以他基本上只要有机会都是在飙车。 找到小豆经历了一番周折,等到安顿好已经到晚饭时间了。因为她30号要上一整天的课,所以计划我一个人去西湖。 杭州有很多游专线,你可以根据自己所在位置和目的地选择。下沙有一趟B1从下沙高校区到黄龙体育馆。 一大早起来去坐车,B1很有意思,它的车站和别的公交车都是分开的。先买票才能进一个等车的古色古香的回廊,然后这个回廊是半封闭的。而且出闸口做得有点像地铁的那种,就是车进站要对准回廊上的自动门。(杭州的公交车我觉得有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设计,就是在车站的站牌上有一个电子显示器,显示各个公交车的距离和达到时间。比如说,它会显示B1离车站还有1500米,到达时间8分钟。可以让乘客做到心里有数。) 可能是因为下沙只有这趟车到杭州最繁华的地段——武林广场,所以车上拥挤的状况和北京相比毫不逊色,车里基本上就转个身都难,有位仁兄甚至还在我的背上看地图。到西湖可以坐到杭州大厦下,然后坐个出租车,起步价就可以到西湖的苏堤。 在西湖的边上有很多出租自己自行车的地方,一般是300的押金,每小时10块。不过,我后来好像也看到有5块钱一小时的。 我是从北山路那边出发的,所以离苏堤非常近,先去岳庙看了看,然后就上了苏堤。一座座的桥把苏堤连了起来,跨虹桥、东浦桥、压堤桥、望山桥、缩澜桥、映波桥。中间还去浙江美术馆里看了一下,免费开放的,正好里面是马世晓的书法展。我出来的时候,有一群由老师带着的孩子正准备进去参观。觉得杭州的人文精神很浓。 苏堤一路过去,道旁柳枝摇曳,视线所及,都是美丽的画面。因为当天没有阳光,所以水面上弥漫的是一片淡雾,与晴天时清波潋滟相比,有另一种美感。骑着自行车在西湖边慢慢行走,感觉真的非常好。呵呵,如果人能更少一些,就更好了。 路边有一个老大爷在放风筝,旁边是几个在闲聊的老人。杭州、西湖给人的休闲味真的十足。 北山路和南山路好像整个把西湖围了一圈,西湖边的马路上最多的是咖啡馆和餐厅。看到了淘宝的咖啡吧,但是没有进去。 上午看到的一家餐厅特别有意思,好像是叫林间雾霭。餐厅的门脸是开放式的,只有一些帷幔和柱子。一个玻璃做的透明空中通道在林间若隐若现,餐桌就设在通道上,走在路上可以看到里面有人在走动。可能是因为还没有到吃饭的点,所以好像没有什么客人,我开始还以为是一家艺术长廊呢。 骑着自行车到处转悠,有的地方只能步行。走走停停,五个小时就过去了,可是还是觉得自己好像没有把西湖看完。而好多景点,我们就这么看,根本就已经看不出以前的诗书中所描写的韵味了。什么平湖秋月、三潭印月,都比较适合晚上来看;断桥残雪,没有雪,这么去体会这种韵味。 虽然还想继续走下去,也骑了自行车,可是觉得自己的体力真的不行了。走到后来,完全就像行尸走肉了。 我其实觉得要真正地去体会西湖,应该在挑一个旅游的淡季,在西湖边住五六天,每天骑着自行车,带本书,带点水,在西湖边走走停停。走累了,就在湖边的长椅上坐下,看看风景。晚上也别急着回去,慢慢走在湖边,肯定又能体味到一个别样的西湖。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b04497101000axg18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