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湖之行-写意阁 |
[游记]西湖之行-写意阁 |
2007-07-16 bybk.net |
这次有机会赴杭州开会,我们提前一天就到了。那天下火车到酒店报到住下才10点多,于是我们就琢磨着出去逛逛。 来到杭州当然要去西湖了,坐着公共汽车,我们来到西湖边上的南湖口下车。这里的一片水面并不是很宽广,远望过去就是雷峰塔了,塔顶据说是涂了金的,当日那时还略有些阳光,因此显的金光耀眼。再往近点就是苏堤了,我们一行人等决定从苏堤逛起。 苏堤口立有苏东坡的一座雕像,因为这是当初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建的一道湖堤。我当时还问这道湖堤到底有什么实际功用,同行的老师说可能只是用于赏景的吧,我想东坡先生毕竟是一个文人呀。苏堤口另外还立有一碑,是沙孟海先生写的“苏堤”二字,沙老先生是有名的书家了,我在那照了一张像。后来我发现浙江很多名胜都有沙老的题字,难道沙老与浙江有什么特殊的渊源,还真是不清楚。 登上苏堤,挺开阔的一条柏油路,两边是草地和郁郁葱葱的乔木,那些树木除了法国梧桐和垂柳之外我就不知道其他的名字了,再往外就是湖水了。我们去的时候已近初冬,但四处仍然弥漫着勃勃生机。要是初春之时这里的风景必然更是迷人,“苏堤春晓”之景不知道要迷煞多少人,真的是“暖风熏的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苏堤上有六桥,顺序不清楚,但名字还是记得的,映波、锁澜、压堤、望山、东浦、跨虹。压堤桥上观景最佳,两边都水面开阔,可尽揽西湖美景。一边可远望孤山,一边还可近看“三潭印月”,同时亦可仰承雷峰塔的金光。 走下苏堤,我们就往白堤方向走去,但是没走多久,大家又想去湖中的三潭印月上看看,于是我们坐着那种无舵摇船前往湖中各个景点。泛舟西湖也是别有一番韵味啊,遥想当年西子与范蠡,想想如今我们船上要是有幽幽琴声相伴,另外再奉上一杯清茗,那该是多好的西湖之韵呀。可怪的是船老大尽跟我们讲些俗不可耐的事儿,不过也不能都怪人家,哪时不是俗人一大把,自己还不经常是俗人一个。三潭印月的实景其实不在湖中那个岛上,而是岛的旁边,不过恰好可在岛上观景罢了。那是三座类似佛塔的小塔立于湖中,据说在八月中秋之际,三塔之间的湖面上可见三个月影,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光学现象。我们还就此问船老大了,他说其实没有,都是人做出来的,哈哈。在湖中岛上的“我心相印”亭上观三潭印月是最佳的,此亭一边是粉墙,一边是走廊,显得很是别致。“我心相印”是一佛语,俗人我在此不敢妄谈。船老大跟我们说,湖是天然湖,岛是人工岛。三潭印月算是最大的一个岛了,整个岛并不都是陆地,只是围了起来。岛上建亭榭走廊,直堤曲桥,从空中看该岛酷似一“田”字。岛上曲桥还是清雍正时李卫所建,岛上还有一个“三潭印月”碑,像是康熙御笔,碑是在一个亭子之中的,亭上的篆体楹联颇有意思,“潭月澄心印,湖光豁性灵”,但不知何人手笔。 从岛上下来上船,此时天已经下起了一些小雨,船老大将我们送到了“中山公园”码头上岸。幸好雨也小的很,我们一行人等向白堤走去。途中路过了“平湖秋月”亭,这是一个平台。据我们一个老师讲他有一次晚上来,正巧湖中有表演,而他们就在这个平台上品茶观赏,想想就觉得很是不错。过了平湖秋月很快就到了白堤,白堤的一旁是西湖,一旁那个湖就记不清叫什么名字了,好像是西里湖。湖中种了一片荷花,当然此时没有花了,有的只是一片残枝败叶,这使我想起了《红楼梦》中黛玉与湘云的两句和诗,“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唉,想这些冷郁的词作甚。 白堤或许是由于两旁的树木少些吧,显得比苏堤宽阔些,而且上面现代化的作用太过明显。白堤上有两座几乎一摸一样的桥,锦带桥和断桥。我们是先上了锦带桥的,没有做什么停留就直奔断桥,因为断桥可是久负盛名呀。杭州三怪:孤山不孤,长堤不长,断桥不断;断桥残雪更是西湖一景,何况断桥上还有许仙和白娘子的传说。登上断桥,结果发现这桥居然和前面的那座一样,不知道原来就是这样还是后世的人工所作。不管怎么说,我也算是见到了这传说中的断桥,遂照相留念。断桥的那头有一碑亭,好像也是康熙御笔,“断桥残雪”。 这一路走来,时间已经到了4点多,我已经尽兴了,大家都有些累了,于是坐车返回酒店。不过还有好些景致没有观赏,比如“曲院风荷”,比如杨公堤,留待将来有机会再来吧。 |
转自:http://bybk.net/user1/robinouyang/archives/2006/7813.html24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